APP下载

纪录片创作中的纪实性、真实性和观赏性(下)

2016-08-01李燕

大观 2016年7期
关键词:观赏性真实性纪录片

李燕

摘要:以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说明问题和展现客观真实,以此让纪录片更具备观赏性。“观赏性”能够让“真实性”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魅力,是纪录片能够打动人心与受众共鸣的关键因素。但是纪录片终究是真实的影像艺术,这就要求“观赏性”与“真实性”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和谐统一。

关键词:纪录片;纪实性;真实性;观赏性

一、纪录片中真实性与观赏性的关系

(一)现实存在与主观思考的关系

纪录片无论在题材选择、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者的这种主观行为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无论任何的艺术形式都不能避免的,并使纪录片有了主观的方向,是影片的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而主题和情感都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影像本身的真实是受众建立真实感的基础和关键。纪录片的真实感是来自影像本身内容的真实,在此条件下创作者可以将一切能动性的思考尽可能的用在创作的过程中,这样才可以提升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二)客观纪录与主观表现的关系

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形式,虽然在电影发展史中,并没有占据电影工业的主导地位,但是纪录片电影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其它类形电影不具备的特点和性质。不断的追求真相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目的,所以在纪录片创作中真实的重要性是不可撼动的,同样真实性也占据纪录片的“首把交椅”。

纪录片的本质就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素材上的主观表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影片创作者必须要用心去观察现实世界和思考生活。心如花,默默开放,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必须用心才能看见,灵魂是任何主体存在的前提基础[1]。纪录片不是新闻报道,而是经过影片创作者的独立思考、选择与后期制作才诞生的影视艺术类型,正是如此,创作者的主观思考才能成为影片的灵魂。事物存在,这是肯定的,如何去拍摄,从哪种角度去记录,这就是主观表现内容中的思考。纪录片的表现来自对客观真实事物的记录,这一过程一定要以纪实主义的原则为宗旨,主观表现是客观记录的能动性体现,应此主观表现必须是有根据的,也是一定要具备客观性的表现,客观性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度。所以,再现客观真实并不是纪录片的唯一目的,然而,录实仅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通过纪录片的视听表现方式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以此去打动观众的情感,这才是纪录片最终的目的。利用影视语言与观众达成共鸣,这就是优秀纪录片的成功之处。

真、善、美是要经过观众的阅读才能被理解的。纪录片仅仅只是创作者表达内心思考的外在体现,真正实现美好事物的理想才是影片创作者的终极目标,同样纪录片的创作亦是如此,所以,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融合的度正是影片真实性的体现。

二、纪录片创作观念

(一)用真实奠定基础

在纪录片创作中,导演不应该去主观的安排事件的发展,也就是说不能够用“演出” 等行为进行创作,使纪录片失去了客观真实的面貌。“演出”是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由演员 重新扮演或是演绎,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运 用影视表现手法重现历史事件,以此方式 对表述内容的强调。而这恰恰是与纪录片 的宗旨不相统一。在影视语言中的再现有两种方式,一 是影片中的人物按照曾经的经历再次还 原,就像影片《北方的纳努克》中导演弗 拉哈迪就让人物去还原纳努克上一代长辈们的生活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再现的方式,就是 演员来扮演,创作者们还会通过美工、化 妆师、布景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达到需要的 艺术效果,导演还会告诉每位演员应该怎样去表演、去演讲等等。笔者认为,这完全是虚假的方式,仅仅是套着“情景再现”的外衣 进行着“表演”。这是从本质拆卸了影片的真实性,纪录片的前提是客观真实而绝非是 表演,更不是按照导演的意图进行的一系列的演出行为。所以说纪录片更是要以真实作 为前提基础,也就是真实的影像基础也是纪录片的根基,所有创作者的表意一定建立在影像 素材真实的基础上。

(二)用艺术展现真实

安德烈·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电影美学理论、是纪实主义理论的源头。在这种美学观念的指引下,天然不经打磨的物品是其追求的目标,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一种以自然的方式 完成的作品,所以大多独立影片都取材自真实的生活而非由导演安排和再现生活。在自然的 形态下,有很多有待我们去发现的美。忠诚的客观纪实是纪实主义一贯所坚持的手段,毫不 粉饰的再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纪实影片的作品可以通过摄影机的客观性最大程度上的展现 真实,因为摄影机的本质是“照相录实”和“真实再现性”。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独立纪 录片创作者具有和故事电影导演同样的对艺术手法的运用权。真理才是纪录片导演的最终追求和目的纪实美学一直是纪录片创作必须坚持的美学原则。纪实美学是纪录片发展理论源泉,在 其作用下,诞生了法国的真实电影、美国的直接电影、中国的新纪录片运动等纪录片创作的 派别。中国以往的纪录片受苏联模式的影像,长期注重其宣教的功能,忽略了纪录片真正 的特性,即真实性。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优秀的纪录片进入中国,在八、九十年代, 中国纪录片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如《藏北人家》、《望长城》、《流浪北京》、《沙 与海》等。《沙与海》导演康健宁在拍摄上惯用画意的构图方式,使影片以 一种写意的方式展现平凡的生活。这些在当时优秀的作品让中国纪录片看到了一股更加真实的力量,很多纪录片导演揭竿而起。实际上这股力量就是纪录片惟一生存的命脉,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优秀的纪录片并非是纯粹的记录客观,艺术的表现己是纪录片发展的趋势。在纪录片创作的观念上要明确这点,这样影片才能够更加富有生命。也可以说在创作时更应该考虑到意境氛围的营造,有了“意”的加入会显得更有韵味。

(三)用真情代替宣教

很多纪录片创作者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教条着某种主流的声音,主流声音之后才是自身 的思考。纪录片利用丰富的表现方式可以讲述过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现在和人们都在预知的未来,纪录片本身具有“纪实”和“创作”的性质,同时也授予了纪录片更大的作用与使命。这必定是一种有利于文明社会媒体传播方式,在任何地方,纪录片都可以视为社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中国早期的纪录片与新闻片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表面上来看差别就是纪录片的时间长于新闻报道,内容也比新闻更加丰富。所以,一直以来纪录片成为了反映社会各种事态的工具。在中国从纪录片这种影视艺术类型衍生了新的一种影片类型——“电视专题片”,这种画面加解说词是标准的格里尔逊模式,带有强烈的教说意图。这种类型纪录片,不管是理念还是主题的选择上,各各方面都突出了教化性,就像似一场演讲,这种教说式的创作思想—直影响着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新纪实主义的纪录片所拍摄的内容是展现真实客观的人、物、事与其所在的时间和空间, 这绝不是说纪录片就是对生活得复原,而是需要在创作中秉承纪实 美学的观念。《音乐人生》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位音乐痴狂者,影片记录了主人翁从儿童到少年的生活、思想和对待音乐的态度,在90分钟的影片浓缩了这 位音乐少年7年的生活。影片没有解说词,少有采访,记录式的影像讲述了这位少年的真实生活,对音乐的执 着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影片导演借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真实性与真实性中所 蕴藏的感性,为受众所接受·作为一种影视艺术的门类,不能只靠“以理服人”,更应该“以 情动人”,纪录片必须具备情感的表达,这样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用真情 来创作,就是要融入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以此来打动观众的内心,而不是教化式向观 众表达创作者思想。

当下的纪录片中存在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的体现是过于强调客观而忽视了艺术创造,使纪录片缺乏观赏性;第二个极端是全部用虚构的影像画面来诠释真实,这使得影片失去了其真实的属性,导致影片功能性的消失。所以,纪录片必须强调以真实作为影片的生命。纪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纪录片创作需要坚持的,而真实的前提是影像本体内容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任何艺术表现手法都应该为纪录片创作所服务,以此提升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总之,影片素材本体内容的真实是纪录片真实的核心部分,也是纪录片导演在创作中必需始终坚持的美学原则。不但是对的客观真实保证,又是强调真实基础上的主观表意,从而在深层意义上保证了客观真实与艺术创作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纪录片中的表现技法与“真实性” “观赏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得出了纪录片创作过程是客观记录与艺术再现的结合,应该具备“真实性”与“观赏性”相统一的特点。具体结论如下:

(一)纪录片中视听语言的呈现

纪录片视听的表现要求真实自然,主要是为了体现真实的场景与影片氛围,是声音 与画面相互说明对方,互为补充,是建立在主观能动性下的声画统一,让真实看上去更加真 实,也是“真实性”与“观赏性”和谐统一的体现。

(二)纪录片中“真实性”与“观赏性”的关系

纪录片中影像本体的“真实性”奠定了影片的根本属性,受众观影的心里底线是真 实,所以在创作中应该以声音、画面、时间、空间等客观真实的前提为基础,是在其基础上 的艺术再现和主观表意。“观赏性”需要在纪实美学的规范下,与构成真实客观本体内容 充分结合,不仅是为了营造影片的艺术气质,更重要的是完成真实性的艺术回归,从而拉近 影片与观众的关系,使真实更加真实,用艺术的表现手法让受众更加信服荧幕上的影像画面。

(三)纪录片的创作观念

创作观念上仍然是以真实为基础、用艺术展现真实、用真情代替宣教,通过艺术的手法 将真实的拍摄融入情感进行创作,能够打动观众,与之产生共鸣。在这个层次面上塑造的本 质真实才更加生动,更能够揭示现实中的真实,体现了纪录片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纪录片仅仅表现客观真实的生活还是不够的,优秀的纪录片应该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的升华,通过艺术表现手法为观众找到最佳观看角度。同时具备质疑的批判精神是纪录片创作者应拥有的基本素质,去观察,去发现、去讨论,不断的去琢磨这个现实存在的世界,揭示出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注释】

[1]吕新雨.“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J].电影艺术,2012(05):81-86.

猜你喜欢

观赏性真实性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天价片酬”与“明星烂片”缘何相伴而生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怀念瑞典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