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促进康复的效果

2016-07-31王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理功能剖宫产产妇

王林

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促进康复的效果

王林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对生理功能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将2014-01—2015-01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4 h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疼痛程度,对促进产妇术后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复护理;疼痛;剖宫产

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术后切口可给产妇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成为妇产科术后较常见的问题,我院于2014-01—2015-01对130例行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260例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产妇215例,经产妇45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3.6±1.8)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2±0.9)周。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2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23.2±2.5)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9±1.2)周;初产妇108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24.0±1.1)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0.6)周;初产妇107例,经产妇23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初产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患有血液病、免疫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纳入标准: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经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3],符合头盆不称、出口狭窄、臂足位以及胎儿窘迫等手术指征;患者没有麻醉禁忌证以及服用阿片类药物史。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调整饮食,给予常规镇痛以及杀菌、消毒等抗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预剖宫产术会造成产妇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而精神紧张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使代谢行为发生异常改变,使术后疼痛加剧[4]。因此,应做好产妇的术前心理疏导工作,术后与产妇主动交谈,耐心听其诉说,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和规律,帮助产妇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减轻其焦虑程度,消除抑郁、紧张、恐惧的心理因素,以对于不良情绪而造成的增敏性疼痛达到缓解的目的。告知产妇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母乳的影响,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对产妇家属也要进行心理教育,解释清楚术后的情况,使家属能够配合工作,在生活上关心、体贴、鼓励产妇,对可能产生疼痛的处理要明确告知产妇,使其能够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1.2.2 疼痛护理向产妇说明使用镇痛药物的必要性,讲解发生疼痛的原因,对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制订缓解疼痛的干预方案。指导患者掌握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正确表达疼痛的方法。指导产妇预防和减轻疼痛的技巧,如科学的咳嗽和深呼吸的方法,防止缝线牵扯而发生疼痛,对于留置引流管的产妇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扭曲和牵拉管道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握自我镇痛方法。

1.2.3 音乐护理疗法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可选择产妇喜好的活泼、欢快的轻音乐2~3首,听音乐时嘱产妇全身放松,闭上双眼,30 min/次,2次/d,有助于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可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1.2.4 按摩伤口教授产妇用手掌按摩四肢肌肉,按摩的过程中,嘱产妇四肢放松,同时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动作要轻柔,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3次/d,连续一周。

1.3 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采用VAS疼痛评分表,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可耐受),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分表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5]。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表1)观察组产妇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表2)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4 h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s)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24 h 48 h 72 h观察组130 7.48±1.55 3.07±1.56 2.49±1.27 1.68±0.30对照组130 7.50±1.57 6.03±1.59 4.11±1.31 3.36±0.49 t值0.122 7.543 5.051 11.216 P值>0.05<0.01<0.01<0.01

表2 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s)

表2 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s)

间(d)1.6±1.5.915 P值<0.05<0.05<0.05<0.05<0.01

3 讨论

疼痛在剖宫产手术后最为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腹部创伤。剖宫产是有创手术,手术本身会严重影响腹部组织器官的正常稳态,创伤可能会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同时还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使疼痛的程度加强。②子宫节律性收缩。术后用药(缩宫素)可使子宫平滑肌受到刺激而收缩,虽然用药是为了促进子宫复旧,但是强烈、规律的子宫收缩会造成产妇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对用药敏感的产妇疼痛更为剧烈。③情绪影响。有研究显示[5],产妇恐惧和焦虑的情况会使心理产生明显的波动,有可能导致切口损伤发生恶化,恐惧和焦虑越严重,机体痛阈越低,疼痛表现的也就越剧烈。④胀气。由于产妇长时间卧床,缺少运动,胃肠蠕动相对欠缺,而饮食不当易使胃肠道产生大量气体堆积,引起消化不良,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胃肠道胀气,加重切口的疼痛。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不断加强,整体的护理水平也应提升,尤其是对疼痛的护理。在众多护理措施中,心理护理干预应做为重中之重,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帮助产妇建立信心,减少消极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和对疼痛的耐受性,通过评估学会降低疼痛程度的正确处理方法,正确认知疼痛。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产妇肠功能得以较快恢复,减少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乳量少等现象。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产妇对疼痛产生正确的认识,是根据产妇心理、认知以及自身机体和环境等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调节产妇的应激状态,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妇的预后意义深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后生理功能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疼痛程度,对促进产妇术后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陆艳,王荣跃,程君君,等.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48-152.

[2]王洪芬.护理干预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方法和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0):2399-2400.

[3]叶凤英.优质护理与功能制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727-730.

[4]李绍军,曾菊华,郭亮晶.60例剖宫产术后疼痛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19):103.

[5]胡毓兰.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6):126.

2015-08-18)

1005-619X(2016)01-0074-02

10.13517/j.cnki.ccm.2016.01.036

117000本溪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生理功能剖宫产产妇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