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黄液”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6-07-31高艳丽王保平潘芳晁吉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科创面抗菌

高艳丽 王保平 潘芳 晁吉萍

“三黄液”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高艳丽 王保平 潘芳 晁吉萍

目的观察“三黄液”治疗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12应用中药“三黄液”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三黄液”和碘伏外洗创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伤面痊愈率为69.44%,对照组创伤面痊愈率为41.67%,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液”治疗软组织损伤能明显加速创伤面的愈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碘伏。

软组织损伤;三黄液;骨科;黄连;黄柏;黄岑

软组织损伤是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包括骨折),预防创伤面感染、促进创伤面愈合是创伤骨科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导致很多病原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存在抗菌药物价格较高,病菌变异速度较快等影响因素,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传统中药由于其独特的抗菌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中药抗菌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1-5],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西药相比,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更易于为患者接受。我院近年来应用自制的“三黄液”护理创伤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使用碘伏(硕康碘伏,有效碘含量0.45%~0.55%)的情况相比较,“三黄液”在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方面临床效果甚佳,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72例样本均来源于2012-06—12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骨科住院病例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程、受伤的部位、创伤面积大小、症候积分与损伤程度等主要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对比,两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资料对比

2 治疗方法

2.1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相关内容制定本次研究的诊断标准:①有明显外伤史。②身体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创伤部位(包括骨折)多在四肢、头面部、躯干等部位。

2.2 治疗方法

2.2.1 “三黄液”的组成“三黄液”主要成分:黄连,黄柏,黄岑等。

2.2.2 治疗组完全清除创面污物及坏死组织,并根据不同等级的软组织损伤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Ⅰ度软组织损伤在清创后直接用“三黄液”外洗,每天清洗1~3次;Ⅱ、Ⅲ度软组织损伤在清创后,先进行缝合、包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酌情减少每天用“三黄液”清洗伤口的次数。所有创伤面在清洗完毕后都使用沾有“三黄液”的湿纱布外敷,同时要观察伤口的变化情况;要预防液化物滞留、创面浸渍和干燥结痂等情况的发生,在此过程中,要持续并反复使用“三黄液”作用于创口,直至创伤面愈合为止。

2.2.3 对照组在完全清除创面污物及坏死组织后采用碘伏外洗创口,清洗完毕后用无菌纱布外敷创伤面,余下处理步骤与治疗组相类似。

2.3 疗效评判标准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的状况及治疗后伤面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治疗效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关节活动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无变化。

3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下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各组计数资料采用两组等级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各组计量资料以(±s)表示,在正态条件下采用t检验,不满足要求时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4 结果

4.1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治疗效果(表2)可得出:治疗组痊愈率为69.44%,对照组痊愈率为41.67%,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z=-2.035)。

4.2 两组创伤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创伤面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头颈部创伤面愈合时间平均为(4.59±1.16)d,而对照组为(5.93±1.43)d,两组头颈部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t=-2.214);治疗组四肢部创伤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2.43±2.16)d,而对照组为(14.41±2.53)d,两组四肢部愈合时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t=-2.409);治疗组躯干部创伤面愈合时间平均为(8.50±1.12)d,而对照组为(10.25±0.35)d,两组躯干部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05,z=-1.879)。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总体愈合所需时间比较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4<0.01,t=-2.991,表3)。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疗效对比(n)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面愈合时间对比(d,±s)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面愈合时间对比(d,±s)

组别n头颈部四肢部躯干部合计治疗组36 4.59±1.16 12.43±2.16 8.50±1.12 9.49±3.96对照组36 5.93±1.43 14.41±2.53 10.25±0.35 12.53±4.10

4.3 两组治疗后创伤面愈合疗效比较对比两组创伤面愈合的治疗效果(表4),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创伤面愈合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z=-2.176)。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面愈合疗效对比(n)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黄液”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包括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碘伏。

5 讨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它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软组织损伤(包括骨折)后,预防创口感染、促使创伤面快速愈合是外科面临的基本问题。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外用中药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加速创伤面愈合的效果[8]。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物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起到抑菌或杀菌作用;碘伏的杀菌作用表现为它的碘化作用以及对细胞外层细胞膜的破坏作用:游离碘直接与菌体蛋白以及细菌酶蛋白发生卤化反应,破坏了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而导致微生物死亡;而中药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细胞或者间接诱发干扰素起作用,其发挥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9]。与抗生素抗菌作用相比,中药无论是单味药还是其有效成分的抗菌作用强度,在一般情况下虽然不及抗生素,但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碘伏对真菌及细菌繁殖体都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且储存稳定,但腐蚀性明显[10],这也是“三黄液”治疗优于碘伏治疗的原因之一。

外科软组织损伤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11]、链球菌、杆菌及厌氧菌。针对这些常见病菌,我们选用“三黄液”进行治疗。“三黄液”是我院自制的中药外用洗剂,其主要成分为黄连、黄岑、黄柏等。组分中的黄连具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以及抗血小板凝聚、抗凝血、抗氧化、抗变态反应等作用;黄柏用于热毒疮疡,湿热湿疹,多与黄连同用,有解毒、止痒、抗菌、保护血小板之功效,还具有降压、降糖作用;黄岑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三者结合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凉血止血、收敛及改善微循环的功效。药敏试验证明,“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2]、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杀菌作用[13]。由于“三黄”(黄连、黄柏、黄岑)中富含黄连素(小檗碱)、黄岑苷、黄岑素等有效抗菌成分,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损伤创口感染、促进创伤面愈合,都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同时可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和避免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在发生悄然变化,从早期重视创伤愈合的速度逐渐偏重于创伤愈合的质量[14],而且更加关注于机体组织功能的修复与重建,因此,机体组织功能修复与重建日渐成为创伤修复发展重要的研究方向[15],而中医的一些传统方法在治疗慢性、难愈合创伤面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疗效。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统计分析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三黄液”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是快速有效且安全的,从创伤面愈合的情况及治疗效果来看,其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使用碘伏的对照组。概括来说,我院研制的“三黄液”具有如下几项优点:①药方组成简单、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药源充足、使用方便。②无耐药性、无毒性反应、无副作用,属无伤害治疗。③能缩短创伤面愈合时间、促进创伤面愈合、减轻瘢痕组织的色素沉着(因碘剂沉淀,部分对照组患者创面局部发黄)、减少瘢痕形成。④药液对创伤面无刺激性,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临床实践证明,“三黄液”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疗效显著,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的中药洗液。

[1]李仲兴,王秀华,孟晓洁,等.五倍子水煎剂对100株溶血葡萄球菌等CNS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4,21(5):411-414.

[2]张丽娟,张贵君,李仁伟.金莲花蛋白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测定[J].天津中医药,2007,24(1):63-65.

[3]李仲兴,王秀华,赵建宏,等.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7,24(4):328-331.

[4]张晓燕,汪选斌,王林海,等.前愈汤剂体外抗菌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8,25(1):94-97.

[5]罗萍,孙小燕,荆迎军,等.东亚飞蝗甲壳素提取条件的优化及衍生物壳聚糖抑菌活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94-9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2-210.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5.

[8]刘金保,周杰.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3):49-51.

[9]彭建全,严名扬,张剑慧,等.三黄双花洗液促进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7(30):53-55.

[10]谢帆,张巧玲,付大仁.碘伏消毒液杀菌性能试验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36-37.

[11]赵建萍,李国雄.骨科感染标本的病原学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35-136.

[12]郭庆昕,陈长贤,陈晋兰,等.复方三黄液对60株骨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81-1782.

[13]罗新中.三黄液治疗烧伤、外伤残余创面[J].中医外治杂志,1999,8(3):30.

[14]付小兵.软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研究的发展方向[J].创伤外科杂志,2004,6(3):237-239.

[15]周云峰.蜕皮甾酮对兔实验性皮肤伤口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1-5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nhua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woun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2 cases of applying external use of Sanhuang decoc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wound from June to December of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72 subjectsmeeting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 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y were treated w ith wound washout of Sanhuang decoction and iodophor respectively.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wound surface was 69.44%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41.67%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was 100%in both groups.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ison of wound healing time showe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wound healing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howe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nspicu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Sanhuang decoction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soft tissue wound,whose treatment effects are clearly better than iodophor.

Soft tissue injury;Sanhuang decoction;Orthopedics;Coptis;Phellodendron;Radix scutellariae

2015-02-25)

1005-619X(2016)01-0053-04

10.13517/j.cnki.ccm.2016.01.025

300381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骨科

猜你喜欢

骨科创面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