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

2016-07-31陈艳君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陈艳君

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

陈艳君

目的观察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10—2014-11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头位难产孕妇9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如果两次宫缩不能分娩出胎头,进行剖宫产。治疗组产妇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对胎位进行纠正。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1.01±0.16)h、产后出血量(232.45±20.36)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手;旋转胎头;头位难产;治疗效果

头位难产是一种以头先露为主要特征的难产,是目前产妇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头位难产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2]。目前临床治疗头位难产的方法较多,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我院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10—2014-11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孕妇9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1±9.2)岁;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7.2±0.8)周;其中有39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有32例产妇为持续性枕横位,17例产妇为持续性枕后位。治疗组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30.2±8.9)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1±0.6)周;其中有40例为初产妇,9例为经产妇;有34例产妇为持续性枕横位,15例产妇为持续性枕后位。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及胎儿方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头位难产的诊断标准[3]。并且符合徒手旋转胎头术指证。排除患有严重心功能异常及肝肾疾病的患者[4]。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早期进行胎头吸引术,如果两次宫缩不能分娩出胎头,必须行剖宫产。治疗组患者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首先旋转胎头前产妇必须排空膀胱,屈曲大腿,持续吸氧,调整产妇的精神状态。然后采用右手对产妇阴道进行检查,了解产妇宫颈及先露的情况,清楚胎儿方位。在宫缩间歇期,轻轻上推胎头,使其松动,方便旋转,然后采用食、中指对其进行旋转至枕前位,动作要轻。如此两次,如果不能分娩出胎头,必须行剖宫产。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5]。

1.5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有38例(77.55%)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治疗组有46例(93.88%)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治疗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治疗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0.581,t2=13.173,P<0.01,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组别第二产程时间(h)产后出血量(mL)对照组(n=49)2.45±0.19 302.78±31.34治疗组(n=49)1.01±0.16 232.45±20.36 t 40.581 13.173 P<0.01<0.01

2.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新生儿Apgar评分总分为(8.36±1.31)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总分为(8.14±1.28)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P>0.05)。

3 讨论

头位难产是目前妊娠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其诱发因素较复杂,主要有产妇产力不济、胎头位置异常、产道解剖结构或生理特性异常[6]。其中以胎头位置异常较常见。胎膜早破是预示头位难产的主要标示。有临床报告显示[7],胎膜早破诱发难产的因素和风险较明确,并且胎膜早破的严重程度与难产发生风险程度成正比。目前临床治疗头位难产的方法较多,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临床报道显示[8],徒手旋转可以使胎儿的枕横位及枕后位变为枕前位,有利于产程顺利进行。我院对49位头位难产的产妇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有93.88%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能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通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第二产程时间为(1.01±0.16)h,产后出血量为(232.45±20.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采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能有效的减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用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秀君,郭建波.人工矫正头位异常在产程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40-2141.

[2]贺艳辉.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6-27.

[3]胡玉芹,童春丽.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11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38.

[4]尹小超,邓远兰.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后)位产程处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4):72-73.

[5]管艳玲.头位难产应用徒手转胎纠正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75-176.

[6]贺艳辉.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6-28.

[7]沈淑云.双手配合旋转胎头处理头位难产疗效观察(附120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5):658-659.

[8]Megan S,Bradley,Robert J,et al.Effect of rotation on perineal lacerations in forceps-assisted vaginal deliveries[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3,122(1):132-137.

2015-05-06)

1005-619X(2016)01-0041-02

10.13517/j.cnki.ccm.2016.01.019

132003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