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本科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6-07-28许岩桂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分段应用型

许岩桂,孙 晔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服装设计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本科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许岩桂,孙晔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在分析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通过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企业三方协同合作开发衔接课程体系与实施,丰富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职升应用型本科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3+2”分段培养;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调研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我校(南通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统筹开发了高职学段(3年)和本科学段(2年)连贯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探索并实施了适合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课程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 培养模式的确定

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为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办学的新模式。“3+2”分段培养的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前3年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高职教育,完成学业后,通过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我校共同考核的学生将被备案录取,升入我校接受2年的大学本科教育,最终学习成绩合格者,毕业时颁发大学本科教育学历和学位证书。

二、 转段后工作方案的制定

1.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高职和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培养适合区域服装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的持续、终身教育。“3+2”分段培养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面向服装企业,从事服装设计管理、质量控制、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

2. 确定能力要求和专业核心课程

(1) 能力要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服装加工企业、服装品牌公司、服装商场专营店,从事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初期可以从事时装设计师、版型设计师、流行企划师、时尚团队管理者等岗位工作,5~10年后可以从事品牌时装主设计师、时尚艺术总监、时装供应链管理者、品牌市场运作经理等岗位工作。在前3年的高职教育阶段学习期间,学生需掌握相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后2年的本科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调研、走访相关服装企业和用人单位,掌握市场最新需求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体系,做好高职、本科专业课程的衔接,制定了符合“3+2”分段培养模式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服饰图案”“创意服装画”“中外服装史”“服装美学及心理学”“服饰配件设计”“品牌服装设计与运作”“服装设计管理”“服装展示设计”“高级成衣工业制版”等。

三、 转段后的课程体系

“3+2”分段培养教学开展以来,我校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服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培养试点专项工作组,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进行探索。

1. 专业课内容的衔接

在“3+2”分段培养模式下,由高职升入本科的学生已接受过3年的高职教育,学习过设计类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升入本科后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提升、加强服装创意艺术和综合艺术设计的培养为主。专项工作组完善了衔接后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以“服装设计学”课程为例,在高职阶段以分类服装的设计方法为主,能进行品牌开发设计,强调基本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设计理论的提升、服装色彩和服装材料的多元化运用上,详见表1。

表1 “服装设计学”课程内容衔接简表

2.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

为体现“3+2”分段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在高职和本科教育阶段推行能力层次递进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在前3年的高职教育中,学生应取得“服装设计定制工(四级)”“服装制版师”证书,进入本科阶段后,要求根据个人就业倾向进一步提升职业资格能力。以“服装设计定制工(三级)”“服装陈列师”“色彩搭配师”等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结合学校、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要求的衔接,详见表2。

表2 “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衔接简表

3. 完善“1.5 + 0.5”教学模式

“1.5 + 0.5”教学模式中的“1.5”, 指用1.5 年时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职业素养和通用能力的课程学习。将教师的自主研发科技产品及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与创新培育项目的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并以此建立

产、学、研、创、培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训标准,通过整合我校和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校内实训资源,建立健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校内实训体系,实现校内实训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1.5 + 0.5”教学模式中的“0.5”是指用0.5 年时间进行校外顶岗实习,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共享,与企业共建兼具教学与生产功能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将校内外实训资源的共享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的纽带。

4. 完善“三证”标准

与四年制本科教育不同,五年制高职与本科“3+2”分段教育提出“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三证”标准,从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考核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毕业要求组织课程学习,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仍然是学科性的。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 考核,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其中,理论模块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间或采用开

卷考试、论文与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 技能模块考核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为标准,以大学本科2年内取得对应科目和级别的证书为要求。

四、 结语

通过转段后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设计、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的有效实施,完善了“3+2”分段培养中本科阶段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方案,整合了我校和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师资资源,建设了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企业三方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三方协同合作开发的衔接课程体系、教师交互完成部分课程的教学及合作完成服装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葛涛.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1):44-4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要课题(2015JSJG016);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JSJG231)

作者简介:许岩桂(1970—),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E-mail:164106155@qq.co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6)03-0192-03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分段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分段计算时间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