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构建探析

2016-07-28赵倩

创新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竞争力河南省

赵倩

(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构建探析

赵倩

(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产业布局优化,主导产业明确,是产业聚集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前提,是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必备条件,是加快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构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为此,本文主要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竞争力

近年来,河南省已形成一批全国具备较高影响力的行业,为防止产业布局散乱、区域产业相似、聚集效应较低等现象的出现,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河南制造转变为河南创造、河南速度转换为河南质量、河南产品转化为河南品牌。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基础上,使河南省逐步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重点投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也是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得以实现、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的重要途径。

1 河南省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二五”五年时间中,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制造业,在其各项工作改造中稳步提升,针对产能过剩进行及时解决,并在落实与执行国家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同时,为服务业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可靠保障。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相关系,作为经济结构的重点,很大程度上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及地区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是指进一步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实现其不断升级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主要体现在通过经济发展达到产业带动作用,以第一产业逐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如何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进行产业竞争力培养对河南发展极为关键。

1.1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在河南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在经济增长方面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也进一步提升了第三产业的地位。以2010年为例,河南省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值比例分别为14.1%、57.3%、28.6%,于生产总值增长而言,三大产业的贡献比例分别为0.6%、0.8%、3.4%,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此类产业结构与合理化、高效化发展趋势相符。但相比全国产业结构,明显存在农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过低现象。由此可见,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对农业发展依赖程度较高,第二产业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体,第三产业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具有显著的“雁”型特点(二三一),与国际标准产业布局(三二一)之间存有极大差异。为此,在今后发展中,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对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扩大。

1.2河南省产业竞争力现状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比较。区域产业竞争的本质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可通过利益相关体间资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争夺展现出其产业竞争力,其生成机制可通过图1分析。

图1区域产业竞争力生成机制图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面对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其他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仍存在多数产业竞争力不足,新兴产业竞争力落后,产品结构初级化严重的现状。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现状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了解,资源型产业为河南省优势产业集中类型,“初、粗、低”为此类产业结构特点,初级加工业则为其主要结构。制造业则为其支柱产业,原料、初级产品加工扩张水平较低、深加工产品不足等此类产业的主要特征。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在河南省发展中仍具有相对落后的竞争力,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现阶段还无法起到主体作用。

2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构建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在“十五”计划中被确定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都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息息相关。为此,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完善的产业竞争优势,且将其定位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针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构建进行探究。

2.1增强产业发展协调性

“两个加快、四个转变”在“十一五”期间被提出,是指发展、转型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从投资拉动转型逐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同时发展,并以工业推动逐步转变为三次产业协调推动,从资源类转变为创新类,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建立,为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起到推动作用,其不仅与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相适应,还能将所有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激发出来,同时,要求立足市场实现发展制高点的占领,在河南省产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要求以资源优势发挥、短板拉长、做大总量为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河南省整体经济实力,从传统农业大省逐步转变为经济、新兴及文化大省,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作为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主攻方向,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构建中应对发展协调性加以重视,对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对社会投资流动合理化起到引导作用,实现要素资源向国家鼓励发展产业进行合理配置。除此之外,还需对已制定的放宽民营经济准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实现市场竞争有序性、公平性,对河南各个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2制造业改造提升

2.2.1产能过剩问题有效处理。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及地方指导文件,对政策引导作为不断加强,协调组织,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处理。

2.2.2生产力布局调整及优化。针对重点产业,应做好综合平衡发展工作,以此满足外部条件需求,如资源、能源等,且对生产力布局加以优化,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2.2.3产业转接与承接加大引导作用。将区域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对东部区域产业升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产业格局优化,要求产业发展主体为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中西部欠发展地区起到引导作用,将其特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产业转移,做好承接工作。

2.2.4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必须对高端制造业加以重视,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更新、改造机械生产设备,大力开发新产业,以此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2.2.5稳定和拓展外需。选用科学方式对国际市场份额加以稳定,对出口产品的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对高污染、高能耗等产品出口进行严格限制。

2.3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在Spss软件应用情况下,对中原六省产业竞争力收集数据实时因子进行分析,其结果由表1显示。

表1 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表2 中部六省主成分值及评分表

在方差贡献率方面,第一、二主因子F1F2最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相关主成分因子的合理化选取,利用计算获取中原地区六省5个主成分数据,以此将其产业竞争力实际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得知,综合得分与排名方面河南都居于第二位。但在基础竞争力因子F1中,其居于第一位,由此得出,在基础竞争力方面河南省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其他竞争力因子方面,都存有居中、落后现象,为此必须加大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产业结构优化环节,河南产业形式发生了改变,如产业聚集区向创新型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各项产业发展,同时在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新增长点培养方面将科学发展载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河南整体产业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产业聚集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集约节约水平、就业承载力等方面,并进行各个聚集区的大规模建设,创建各类专业示范产业聚集区活动,如创新型示范集聚区等。如2011年就有超过6.5亿元的产业聚集区投资,16亿元以上为规模较大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聚集区,对进一步强化河南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4促进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河南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但为对人们多样化需求加以有效满足,必须进行各类服务性产业的大力扶持,以此对服务供给加以丰富,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符。在进行各类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发展建设中,要求做好各个行业的衔接工作,进行公共平台的搭建,实现发展模式创新,对发展机制加以完善与改进。同时做好服务质量提升及服务标准化。在三次产业比重内2015年河南省服务业有所增加,已高于33%,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5%以上,由此可见,河南省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正在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省政府公报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河南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5%,全省装备和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等产业超5 000亿元,服装服饰产业超4 000亿元,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超2 000亿元,形成20个以上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75个超百亿元企业。预期2020年,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将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且基本达到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后发地区,河南省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等,这些问题都会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本文站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构建角度分析,通过产业发展协调性有效增强等措施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提升的目的,能够为河南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改进,是产业能力提升、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婧.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构建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8).

[2]王文芳.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南化工,2016(1).

[3]张慧毅,魏大鹏.环境约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4]杨爱荣,冷传明.Shift-Share方法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5]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6]杨云霞.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构建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5-21-3

收稿日期:2016-5-2

作者简介:赵倩(1968-),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战略。

Discussion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Henan Province

Zhao Qian
(Henan Strategic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Industrial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clear dominant industry are the main premis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competitiveness,are prerequisites for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and are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Henan Province.To this end,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Henan province;industrial structure;competitiveness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竞争力河南省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送伞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