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2016-07-26谢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钢板老年

谢宗鹏

【摘要】 目的 比较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治疗满意度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75.76%, 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 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提高治疗满意度, 同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钢板;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6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 多伴随相关的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的发生。临床上多认可尽早治疗的观点, 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如压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疾病等, 降低死亡的风险。临床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材料也越发多样化, 专家学者们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1]。本次研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进行治疗,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3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1例, 年龄68~85岁, 平均年龄(73.14±5.18)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3例, 年龄68~85岁, 平均年龄(72.26±5.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对其外侧的髋关节进行切口, 采用钢板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应用透视下骨折闭合复位, 大转子顶点内侧闭合穿抗旋转钉髓内固定。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需进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 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2]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得分≥80分为优秀, 70~79分为良好, 60~69分为尚可, <60分为较差。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同时, 观察组满意30例, 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满意10例, 不满意23例, 满意度为30.30%,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Harris髋关节评分, 观察组优良率为75.76%, 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髋关节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现象。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 肌肉张力也较差, 往往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活动。据研究表明, 当老年患者出现股骨转子间骨折却未得到手术治疗, 1年内的死亡率极高。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使患者得到稳定的内固定结构, 帮助其股骨端的稳定, 帮助患者尽早方便活动, 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材料也越发多样化, 专家学者们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采用此方法的患者治疗满意度也较高。经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75.76%, 高于对照组的45.45%(P<0.05)。这与秦伟光等[3]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可更有效的帮助患者术后的康复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 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提高治疗满意度, 同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玉辉, 平少华.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中国医药, 2015, 10(11):1641-1643.

[2] 任磊, 孙永青, 崔准, 等. 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研究.实用骨科杂志, 2015, 21(1):12-15.

[3] 秦伟光, 李忠华, 张秀华, 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临床骨科杂志, 2014, 17(3):324-326.

[收稿日期:2016-03-07]

猜你喜欢

股骨转子间骨折钢板老年
观山海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