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美国文学的杂合翻译研究

2016-07-20柳亚萍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等待

柳亚萍

【摘要】本文从霍米·巴巴杂合理论的视角,从语言和文化二个方面分析美籍华人哈金作品《等待》,具体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来分析在“第三空间”二者的相互协调,在加入新元素的同时也保留原有元素,达到读者可接受的程度。

【关键词】杂合 《等待》 第三空间 归化和异化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前的纯语言层面转向了文化层面,而贯穿了中外翻译史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也演变为异化和归化之争,但是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是一种文化侵略,因此都会对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只不过异质成分的输入量不同、针对的目标文化不同,所形成的颠覆力有所不同而已。”

一、杂合理论概述

“杂合”(hybrid)这一概念最早是从生物学中发展而来,出现于17世纪,指“不同种、属的两种动物或植物的后代”。之后,杂交这一概念也被用于电子学等其他自然学科中。在社会学的学科中,语言学首先使用了这一概念,出现了洋泾滨语(Pidgin)和克里奥尔语(creole)。这一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汉译名目前还不统一,本文拟以用《文学翻译杂合研究》的作者韩子满使用的术语“杂合”。

在殖民和后殖民语境下,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导致了“杂合”的形成。殖民地文化在语言、文学和文化多个层面都表现出杂合的特征。著名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将杂合的概念引入后殖民研究,反对传统理论范式中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方法论,认为在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空间”(third space)。在“第三空间”中,文化被重新整合,翻译不再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的桥梁,而是引进了新元素的一种策略。

二、《等待》中杂合现象及杂合化翻译策略

语言、文化和文学是翻译研究中三个重要因素。语言是文化和文学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和文学的发展。本文以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等待》这部作品的特点。

1.语言杂合。哈金的语言简洁,《等待》以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为背景。在语言杂合上例如:在写红卫兵时使用了Red Guard,童养媳使用的是child bride,美人痣和泪痣分别为,beauty wart/tear wart。同时,哈金在其小说中comrade(同志)这个词也运用的十分具有中国特色及时代特征,如comrade judge为法官同志。在处理“有钱能使鬼推磨”时,虽然英语中有对等成语“money makes the mare go”,但哈金坚持字对字的译过去即“with money you can hire the devil to grind grain”。哈金曾说:“我想要我的语言略带异国风味,但也一定要可以接受”。前面这些词都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介绍了新元素,使得西方英语不再那么“纯洁”,也使英语的权威规范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如霍米·巴巴所说,译文掺入了殖民地的异质文化成分,使殖民者文化变质走样,有助于劣势文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同时他将叔叔阿姨直接写为uncle,aunt,说明在其作品中,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是异质的,它是一种杂合的状态。

2.文化杂合。小说《等待》描写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其中中国特色饮食占了很大比例。同时,对于有一定文化底蕴的饮食词的处理,哈金也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韭菜盒子的对应英文翻译为leek pancake;糖醋排骨的对应英文翻译为sweet-and-sour ribs;炸年糕的对应英文翻译为fried pies made of glutinous-rice flour;蒸芋头的对应英文翻译为steamed taros, peeled and sprinkled with white sugar。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前两个例子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而第三、四例子则采用异化加注的翻译策略。在《等待》中所涉及的菜肴文化,将中国特有的食物通过归化和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展现出来,对待字面清晰明了的菜肴可直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在异化无法表达是,需要变通,在杂合中得到理解。

哈金用“TV coupon”来代替“TV piao”,coupon为优惠券,它的意思与票不同,但是哈金使用了外国人所熟悉的优惠券来讲述,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见在其作品中,在将许多异质元素介绍到西方的同时,也保留了西方读者所熟悉的元素,达到文化杂合。

三、结语

哈金在其小说《等待》中,使用了大量杂合,通过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表现出来,哈金不同于完全成长在美国的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谭恩美等,她们所描写的中国只是听父辈的讲述,而哈金是生活在中国并且根据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创作,这两者具有差异性。因此,哈金尽可能表现中国当时的社会。就从语言杂合和文化杂合来看,在读者的接受范围内,将归化与异化结合起来,但其中也不免出现淑玉裹脚的争议,具体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54-58.

[2]胡显耀,曾佳.从“把”子句看翻译汉语的杂合特征[J].外语研究,2011:69-75.

[3]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3-8.

[4]夏怡悦.母语为英语的读者对哈金《企业家故事》中“中国英语”的评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等待
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论等待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等待》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慢养习惯 守望花开
“等待”,生本语文课堂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