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2016-07-18马赟赟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介入治疗

马赟赟(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马赟赟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借助抽签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8例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治疗组患儿48例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与对照组77.08%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对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治疗,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室间隔缺损疾病就是指患儿的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出现异常开口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先天性心脏病[1]。在传统治疗中,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也是治疗的唯一途径就是开胸手术,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2]。近些年来,室间隔介入方式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治疗效果较好,不但术后损伤较小,患儿能够得到较快恢复,而且在创口也不影响美观,住院时间较短,是室间隔缺损疾病治疗的有效途径[3]。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借助抽签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8例,治疗组患儿48例,患儿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21.35±5.37)岁,其中包括35例女性患儿,61例女性患儿,患儿体质量全部介于11~59 kg,平均体质量为(38.25± 11.05)kg,按照疾病类型划分,包括51例膜周型VSD,45例脊下型VSD,VSD直径均在3~14 mm。所有患儿全部利用临床体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儿局麻或者全面处理,实施介入术治疗。首先,对术中使用的铺巾进行消毒处理,使患儿保持仰平卧位状态,选择右股动脉以及静脉位置进行穿刺,将短鞘管置入。其次,借助多功能导管做好造影处理,以便能够掌握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借助右股动脉将导丝介入,直至到达左心室为止,利益X线再穿透至右心室以及肺动脉。第三,于右股静脉位置将抓捕器介入,直至到达肺动脉位置,并借助X线将导丝介入,而后按照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右股静脉的顺序将其拉出体外。第四,利用介入导丝的引导,将长鞘管通过右股静脉送至左心室以及主动脉弓位置。第五,将介入的导丝退出,借助长鞘管将对称形VSD介入封堵器置入,并利用X线方式对VSD进行封堵。第六,对左心室、主动脉位置进行造影处理,当心脏彩超显示室水平没有出现分流、主动瓣没有出现反流现象,就应该将VSD介入封堵器进行释放。第七,退管操作,使用纱块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在止血操作时使用绷带包扎的方式进行。在4个月后对患儿进行随访,当左右心内膜的封堵器被完全覆盖,代表VSD关闭。

1.2.2 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48例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治疗组患儿48例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①对感染情况进行预防,以防出现心脏负荷加重情况:对于VSD患儿来说,患病时抵抗力就会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病房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注意,保证室内能够空气流通,对探视以及陪伴人员也应该做好控制工作,避免出现感冒等疾病。在日常中,应该多休息,不参与较为剧烈的运动,保证患儿大便的通常度,减少患有剧烈哭闹现象,少食多餐,以免对心脏负荷造成较大负担。②心理护理措施:患儿入院初期会有较为强烈的不适应感产生,焦虑情绪就会加重,配合度较低,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实施责任制管理方式,从而使患儿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更加愿意配合治疗。

术中护理措施: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核查,对术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医师的要求执行。将患儿体位摆好,并将术中使用设备连接好,将术中能够用到的急救用品准备好,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第一时间向医师报告,在患儿体征恢复后,才能够继续操作。

术后监测以及护理措施:首先,应该对患儿进行循环系统监测,在患儿进入病房后,需要给予患儿心电监护持续12~24 h,病情需要时也可以持续72 h,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处理,每个半小时查看一次患儿的生命体征,持续6次,当患儿处于平稳状态时,就可以4小时/次。其次,需要做好患儿的体温监测,在手术当天或者术后第1天时,患儿就会出现发热情况,应该给予患儿物理降温,并做好营养支持。

1.2.3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的穿刺位置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还需避免患儿出现血栓以及栓塞并发症,对封堵器脱落情况进行防治。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出血情况、血栓、栓塞、封堵器脱落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选数据全部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即(±s),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即(%),采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与对照组77.08%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1、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n(%)]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性治疗措施,现已在各大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儿穿刺位置容易出现出血血肿、血栓、栓塞、封堵器脱落等现象[4]。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出现,就应该做好围术期护理,以便促进患儿更快恢复[5]。综合上述实验分析,治疗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由此证明,对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治疗,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6]。

参考文献

[1] 王宁,曲斌.5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98-99.

[2] 张永红.30例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1):1069-1071.

[3] 马红梅.小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修补术4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66-68.

[4] 吴雪英,沈咏芳.1例小儿冠状动脉瘘联合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5):1436-1437.

[5] 曾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镶嵌治疗围术期护理配合[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87-1389.

[6] 陈忠丽.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护理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1):319-32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266-02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介入治疗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