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及意义

2016-07-18叶恒林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工匠精神

叶恒林

摘 要:文章从企业科研开发体系构建层面上分析,认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行,扩大了爱科技钻业务的群众基础,是科研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导师带徒制度的升级版。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群众基础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已运行几年了,从试点到规范运作,初建雏型,给矿山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以德兴铜矿泗洲选矿厂郑钢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2015年,以郑钢为主的劳模们为各工种培训达36个课时,参加学习培训人员达212人次,成立攻关课题公关小组,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创经济效益77.5万元。

德兴铜矿劳模创新工作室硕果累累,如: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李全胜、精尾综合厂赵银保、建设公司江健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矿山生产发展、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均在各单位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相对班组自主管理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等,作用和效果有显著提升,分别分别是:

一、突出“敬业”精神,塑造“江铜人”新内涵。德兴铜矿的劳模们本是各行各业的技术业务精英,由他们牵头,组织本单位的各工种技术骨干,形成一个“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团队,为本单位安全生产排忧解难,以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为例,2015年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的课题有18个、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有65个,参加突发故障排除的有17起,分别占全厂78%、80%、74%,劳模们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新技术给他们带来无限成长的机会,相比过去单枪独斗的时候,团队的战斗力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活力。

二、突显 “传承”精神,技术技能代代相传。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技能提升,为江铜科技兴企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强化了“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众所周知,技术创新,重在技术积累,积累来自于企业技术人员一代一代的“传承”,企业管理的健康标志之一,就是看企业“传承”功能是否有效,从矿山2014—2015年两年的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成绩优异者人数看,95%与该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关,或受到劳模的指导,或参加过培训学习,或本人就是劳动劳模。可以说,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导师带徒制度的升级版,同时又进一步丰富了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内容,拓宽了空间。

三、突显“人才”观,削弱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潮。世界经济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一个社会或经济组织团体中,大量的精英生活呆在军队里,说明这个社会在动乱;大量的精英活跃在官场上,说明这个组织团体比较疆硬;大量的精英活跃在文化技术领域,说明这个组织团体昂扬向上,正在走向文明繁荣。

江铜集团德兴铜矿从50年代末期开始建设、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学而优则仕,技而优则仕,是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基本特点,现在,基层生产单位成立以劳动劳模为中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身边的人学技术、钻业务,是该矿文化思想一个新拐点。近两年,该矿成立了一个1160平方米的职工技能训练中心,可同时满足百余人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技术交流、成果展示、技能比武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为该矿职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破解生产技术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又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起到了助力作用。

当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它的发展,它的效益,只能说开局良好,以后的道路依然漫长,承担的任务很多,要得到健康发展,生根发芽,还有两个条件不可和缺少。

(一)专家团队。劳模们也要学习,背后要有个专家团队做业务指导,日日新,日益精,日日深入;单看靠内培的培养和交流,近亲繁殖是不健康的。

(二)要有稳定的资金做保障。工作室可分为三个档次:公司级、省级、国家级,同时要有适当的奖励资金,使这些技术骨干们有尊严有情面有地位。

接下来,我们再从科技兴企的战略层来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及意义,一个大企业的科研开发体系是由五个主要因素构成的,才能生根发芽,健康成长,根深叶茂,这五个主要因素分别是:

(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技术业务精英深入基层,带动身边的人爱技术学业务;

(二)有高端专家介入,开发、研究、引领,专家科研所(院)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良好互动,不断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三)有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各工种精英人才有作为、有发展、有荣誉;

(四)江铜集团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推动,在资金上和人才培养政策上有保障;

(五)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符合潮流,与时俱进。

四、结语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行,在文化层面上起到了巩固该矿“敬业”精神,进一步培养了“工匠”精神,削弱了“官本位”文化思潮;在科研体系战略构建上看,扩大了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王萍.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认识[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

[2]孙炎. 浅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现实意义[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02).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工匠精神
敬业精神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论敬业精神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