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考招改革凸显扬长教育理念

2016-07-1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

人民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科目北京市考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北京市按照“统一部署,系统设计,把握节奏,有序推进”的原则,于2016年4月7日公布《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拉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序幕。

北京考招改革:思路

在深化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从首都实际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手,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第一,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表面上是考试科目和分值的变化,本质上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力求“真正把学生放在正中央”,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北京的中高考改革都采取选考模式,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理念;支持考生按特长选择多种组合,充分尊重考生的个性化发展,让考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给每个考生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中考改革借鉴高考改革的思路,实行全科兼学、学生选考、折分计入的模式。支持考生按特长选择多种组合,充分尊重考生的个性化选择,科目可选择(尊重学生发展的多元)、赋分可选择(尊重学生学习的强项),考题可选择(尊重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可选择(走出校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予每个考生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

第二,打“资源优质”与“机会优质”的政策组合拳,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北京市通过“资源优质”与“机会优质”政策供给的组合拳,统筹小学入学与优质初中对口直升、高中名额分配等红利政策的组合运用,让区域内学生享受小学、初中和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与机会的总和趋于均衡。在中高考改革中,力争通过改革计划分配方式,将招生计划向教学水平薄弱的学校和区(县)倾斜,充分发挥考试招生政策的传导作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让首都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学生。

第三,既充分借鉴浙江、上海改革方案,又突出首都特色。

浙江、上海率先在全国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北京市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充分借鉴了两地区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措施。同时,北京市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又紧密结合首都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勇于创新,以首善标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基于上述思路,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北京中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北京中考中招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调整中考科目。从2018年起,考试科目包括9门,中考满分为580分(不含加减分)。具体包括:语文100分,数学100分,外语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外语听力、口语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

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5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其中均分别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所选3门科目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3门科目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体育成绩为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2.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 016年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市级统筹分为以下四类:一是10所优质高中的跨区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一”);二是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或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二”);三是部分艺术、体育类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的专业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三”);四是确保每所公办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不低于总数的30%,对2015年中招升入优质高中比例低于30%的一般公办初中,采用定向分配到校的方式补足名额(简称“校额到校”)。

3.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市在初中年级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中考分数中包含活动情况的考评,每门课原始分中包含10分。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源单位参与开发。目前共有1000多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渗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含电子与控制、健康与安全、自然与环境等六大领域。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团体预约、送课到校三种不同方式参加活动,在每次活动后都有活动记录,将来这些记录就是中考分数中实践活动情况确定的依据。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培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學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包括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级外语人才贯通培养、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师资贯通培养、高精尖创新中心贯通培养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贯通培养等项目。贯通培养项目采取以高职或本科院校为招生单位,普通高中学校协助培养,完成高职阶段教育后通过专升本转段进入本科继续培养。贯通培养项目涉及招生学校10余所,2016招生计划8000多人,且招生计划全部分配到初中校。参加贯通培养试点学校将招生计划的20%用于招收“艺体特长推荐生”,各初中学校在本校自主推荐,人数不超过分配到本校贯通培养名额的20%,“艺体特长推荐生”在贯通培养招生中优先录取。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统考科目改革。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英语考试改革。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听力考试中增加口语,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3.录取模式。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即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相关配套政策改革如下:

1.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17年秋季起,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实行合格性考試与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发展等六个方面。从2020年起,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高中学校为高校提供完整版和精简版两份报告册,便于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参考使用。

3.减少和规范考试招生加分项目。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按照教育部等部委有关规定执行。2015、2016年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从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基础教育改革的“破冰”之旅

从总体来看,随着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一些多元化的选才标准开始“破土”,一些原来受制于高考制度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破冰”。

改革促进了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一直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北京市一方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市民能在家门口就读到好学校;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均衡配置资源,提高名额分配比例。“就近入学”成为首都义务教育新常态,2015年全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为94.0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为90.55%。全市家长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综合得分逐年提高。

改革推动了以生为本,科学选才。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赋予学生在自己的课业选择上、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更多的自主权,改变“分分计较”的局面,高校招生录取探索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中考分数加入实践活动考评情况等,都有助于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解决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困境,让高考“指挥棒”更加多样化,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化。

命题改革引导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中考命题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高考命题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贴近社会实际,贴近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考试的能力导向。继续保持和增强北京试卷注重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增强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及时跟上。

根据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进展和要求,北京市还需要及时制订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方案,形成系统完备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给考生和社会明确、稳定的预期,保证各项改革的稳步实施。

同时,根据中高考改革措施,学校需适应走班分层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计划,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也需加强,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学校师资配备、教学条件、实验条件也要适应考招改革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科目北京市考试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高考“新科目”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