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庄教育集群:探索具有内生动力的生态性治理机制

2016-07-17郭秀平

人民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集群课程教育

郭秀平

2011年5月,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为龙头,涵盖北京方庄地区25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的方庄教育集群宣布建立,成为北京市最早建立的教育集群。五年来,方庄教育集群建设步步深入、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的“抱团取暖”式、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现在又走向了以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改变区域教育结构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形成了鲜明的地缘性、生态性、内生性、自主性、社区化的运行特点,推动了方庄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种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

多元主体理性参与的治理体系

现代化治理不仅需要多元的主体,还需要这些多元主体的理性参与,这就要通过多元主体互动、协作等方式,建立一套有效的治理体系,使不同的教育主体能够共同参与教育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进而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

现代化治理体系具体表现为:治理规范由过去单一的政策法规变为政策法规、道德和社会契约并存,治理程序从效率优先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方向由单向的自上而下变为上下左右互动,等等。

为适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方庄教育集群建立、健全了多元主体理性参与的集群教育治理体系。

比如,方庄教育集群代表大会为集群决策机构,大会代表中除集群校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外,还有社区和政府代表。这些主体有序参与集群治理: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分别由集群校的教代会、家委会、学生会选出;社区代表来自集群的服务区,原则上每个居委会一名代表,由居委会推荐、选举产生;政府代表由街道办事处和教委派出。

集群理事会、监事会是集群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由大会选举产生,对大会负责,按照大会形成的决议开展工作,是两个相互制约的执行机构。理事会作为集群的指导、组织、协调机构,其成员由教委领导、办事处领导、集群校校长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集群监事会负责评价、监督集群工作,成员由集群服务区的社会人士组成。

另外,根据集群代表大会提议,方庄教育集群成立了由集群服务区所在地的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师等组成的集群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集群教育、教学纠纷的调解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培训工作。

仅仅靠主体的多元未必能促成理性参与,是多元主体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治理体系真正促进了理性参与。

扁平化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扁平化是教育治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显著特征。一方面,作为专业人员,尤其是作为往往与管理者具有相同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教师需要较大的专业自治空间,也具备专业自治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能够参与决策,因为教师对决策实施起主要作用,扁平化的治理结构可以满足教师的自治需求,发挥教师的自治能力。另一方面,治理结构扁平化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育管理结构“断层”的弊端,包括学校内部与外部管理的断层,学校内部层级管理的断层。

方庄教育集群建立了具有鲜明扁平化特点的治理结构。

在日常管理中,集群没有建立科层式管理机构,而是实行简约化管理。集群建立了“一处、二部、三中心”的组织机构,即秘书处、资源部、联络部、课程研发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测评中心,以及集群云平台,作为集群的支撑和发展平台。集群组织机构负责集群的内外联络、课程研发、教育测评以及资源开发等工作。集群的各种信息由集群组织机构通过云平台及时发布,重要信息通过短信平台直接发到每一个集群校教师手中。集群的组织机构并非单设,而是分别由各集群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兼任。比如,集群课程中心由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校课程中心牵头,负责组织集群课程开发、实施。

在项目管理中,集群采用竖井式管理。集群项目的立项申请由集群理事会、监事会共同审查,垂直领导,符合立项条件的,集群理事会根据权限予以批准,或报上级审批。项目获批后,明确管理区隔,由理事会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监事会检查项目执行情况,集群校的各级管理部门不再“插手”。

具有内生动力的生态性治理机制

方庄教育集群是龙头校和其他集群校形成的一种既自主又合作的“1+N”体制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得到教委支持和授权的“自组织”,其依托的区域并非行政区,而是彼此相距不远、便于合作的地缘性区域。集群龙头校起引导、示范、号召、建议作用,与其他集群校是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平等中的首席。各集群校有权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大家互相尊重,共赢共生,自然生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集群组织机构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其发布的通知没有强制性,集群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以及如何参加。

集群发展不是外力推动的,而是通过满足成员的内在需求,激发内生动力推动自身发展的,所以其治理机制具有生态性特点。

首先,生态性体现在资源、环境的共享。以前,各集群校虽有强烈的发展需求,但缺乏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集群的资源共享功能实现了教学硬件、软件、課程、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2015年集群共享使用北京十八中音乐厅78次,篮球场24次,足球场则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集群学生训练。芳星园中学的京剧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音乐教师、左安门中学的围棋教练、东铁一中的跆拳道教练等,都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了集群共享。

其次,生态性体现在外部环境对个体、群体内部发展需求的满足。比如,集群立足于宽思路、多途径,采取措施全面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解决了集群校所面临的现实需求,得到了集群校的积极响应。具体做法一是打通集群内学生直升通道,使优秀学生在集群内能够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的优质教育;二是集群内职普融通办学,打通学生的就业渠道;三是实行“高考加会考”模式,打通学生升入高职院校通道;四是打通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生的升学通道;五是积极发展国际教育,打通国外留学的通道;六是积极联系高校,实现与高校联合办学,解决文化课成绩优秀高中学生的升学问题。

最后,生态性体现为系统内各要素的生长与相互适应以及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集群发展不是资源的简单整合、平均,而是集群内各种元素组合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比如,在集群成员校特色课程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集群通过横向贯通的方式,跨校开发新课程。例如,集群的2014年暑期职业体验教育课程共开设了19门,涉及厨艺生活类、多彩生活类、电子与信息科技类、主题创作类等4个主题;集群内4所中学、8所小学的427名学生通过云平台自主选报了适合自己的职业体验课程。

集群通过纵向衔接的方式,跨学段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养生、足球和击剑等课程。例如,集群的“足球一条龙”培养模式,以北京十八中为龙头,以俱乐部训练为串联,从集群的12所幼儿园抓起,完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段衔接,进行连续15年不间断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6年以来,北京十八中3名同学加入了国安足球俱乐部,6名同学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届全运会足球选拔赛,以北京十八中及其附小学生为主体的银潮足球俱乐部少年队,代表国家赴意大利米兰参加第四届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一举闯入淘汰赛,刷新我国在该项赛事的最佳战绩纪录。

集群通过纵横融通方式,打破学校和学段的限制,形成了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

现在,集群基本形成了区域生态校本课程体系,初步满足了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集群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在职业学校、专业学校、普通学校选择跨校课程,“跑校制”已经成为方庄教育集群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集群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