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2016-07-15景庆敏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学法指导课前预习

景庆敏

摘 要: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把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放到了教学的首要地位。在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中来,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这样,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深刻,有助于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关键词:学习主体;课前预习;探究;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54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运用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他们转变被动的学习心态,积极探究新知识,使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加强师生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他们会为了掌握课文中的内容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使课堂教学在积极参与和讨论中提高了效率。

二、注重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来分析和探究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的见解,掌握了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找出了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能针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因此,有效的课堂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在预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效率,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预习成效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是否有效。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读课文,还需要针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反复阅读和讨论,以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在他们遇到思维障碍时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深入的分析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重难点。在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通过阅读领悟作者创作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通过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拓宽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多媒体进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利用其生动、丰富、直观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多媒体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全方位的展示课文内容,同时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恰当进行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他们的语文思维活跃起来,并在多媒体课件的指引下,逐步深入地探究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设计出优秀的多媒体课堂,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使教学改革有较好的创新模式。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催化作用,发挥多媒体的优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直观、生动地再现作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了解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五、 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会在互动中获得不断提高。在学生进行探究和思维时,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能充分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让他们在质疑和探究中高效的掌握课文内容。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需要教师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给他们创设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学习的真谛在于“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才能使学生如深海潜泳,学得深入。有效的学法指导,不应是简单方法的机械灌输或归纳,而应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去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让学生做到“练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常见的有效学法指导有情境分析法、背景分析法、典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想象分析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分析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并要求教师找准分析角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然,每种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使他们在探究中发展语文思维和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学法指导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