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2016-07-15吴春奎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力学中职学生实践

吴春奎

摘 要: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建筑类专业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建筑力学的重视程度,构建具有实践性和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中职学生可以在建筑力学的课堂上不断进步。

关键词:建筑力学;实践;中职学生;教学质量

建筑力学课程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理论性强,公式复杂,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课程。由于很多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兴趣不足,所以他们在学习建筑力学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把建筑力学当成是不可能学会的科目。因此,建筑力学课程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也导致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偏低。作为中职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师,我们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简化教学难度,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建筑力学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中职建筑力学教学的质量。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职教师在进行建筑力学教学时,必须要首先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师知道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方向才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够切实地找到良好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知道需要掌握的是什么,才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跟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统筹兼顾”。比如,讲建筑力学“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时,我为这节课设计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要求中职学生了解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方法;理解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能力目标(通过用几何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提高对建筑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素质目标(培养中职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在新课引入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中学过的力学。然后,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描述,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面临升学的压力较小,但是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都想学到一技之长,然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为学生着想,选择对学生有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中职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筑力学的学生的专业课,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时要多下工夫。比如,讲中职建筑力学“弯曲内力”时,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几组图片,分别是工厂厂房的天车大梁,火车轮轴,楼房的横梁和阳台的挑梁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然后,我利用电子课件给学生详细地讲述用截面法确定弯曲内容以及弯曲内力的正负号规定。我还会带领学生一起画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把作图时的注意事项系统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弯曲内力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扎实学生的基础

建筑力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很大,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益。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中职学生面对的困境是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基础差,因此中职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在建筑力学的课堂上更具有活力。比如,在讲建筑力学“压杆稳定”时,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授课,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有动力。我先提出了一个例题:某型号柴油机的挺杆长度l=25.7 cm,圆形横截面的直径d=8 mm,钢材的E =210 GPa,бp=240 MPa。挺杆所受最大压力F= 1.76 kN。规定的稳定安全因数nst=2-5。试校核挺杆的稳定性。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对扎实学生的基础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不仅理解了求挺杆的柔度的方法,还学会了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力,进而校核挺杆的稳定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因此中职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地位,与学生进行双边互动。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长久的合作模式,以此应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中职学校还要注重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给中职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我鼓励学生到工程企业中去实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完善学生的综合实力,实现校企学生的三方共赢。很多中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表现较好,最后都留在了企业中,成为各个企业的优秀人才。

五、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快有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提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全体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建筑力学课堂教学前,我会根据教学方案选择多元化的问题,对于上等生我会选择一些具有难度和拓展性的问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对于下等生我会选择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以巩固学生的基础,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中职建筑力学“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我要求上等生自主思考与解题:设低碳钢的弹性模量度E1=210Gpa,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2=28Gpa,求在正应力σ相同的情况下,钢和混凝土的应变的比值;在应变ε相同的情况下,钢和混凝土的正应力的比值;当应变ε=-0.00015时,钢和混凝土的正应力。我给下等生设计了判断题:轴力的大小与外力有关,与杆件的强度刚度无关;拉、压杆横截面上各点的内力分布相同,既应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

猜你喜欢

建筑力学中职学生实践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力杆在建筑课堂上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