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运行规则刍议

2016-07-15周芳邹冬生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关键词:基本理念生态经济核心概念

周芳,邹冬生(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生态经济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运行规则刍议

周芳,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摘 要:基于生态经济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而其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却鲜有专门论述,简要梳理了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等生态经济核心概念,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产值观、生态经济财富观等主要生态经济理念,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辩证统一和经济有效与生态安全兼容等生态经济基本运行规则。

关键词:生态经济;核心概念;基本理念;运行规则

随着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学界“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研究日益增多[2]。然而,对于生态经济有关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却鲜有人认真梳理。为此,笔者从生态经济的核心概念、主要生态经济理念和生态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展开探讨,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生态经济核心概念

自20世纪60年代鲍尔丁先生提出“生态经济学”概念至今,人们对于“生态经济”及其核心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知。主流观点认为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等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和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力求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经济核心概念主要有三个,即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三者在生态经济研究和实践中密切关联,其中生态经济系统为载体、生态经济平衡为动力、生态经济效益为目标。

(1)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图1),其中生态系统即是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经济系统即是生产、交接、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所构成的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技术系统是指各级种类技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生态经济系统不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简单堆砌,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决定着自然生产力(潜在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现实生产力)的基础;经济系统决定着经济生产力,支配着潜在生产力能否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技术系统则决定着自然生产力转化成经济生产力的方式,决定着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效果。

图1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价值的循环与转换,而技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循环与转换的平台和转换器。

(2)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作为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结合的一个范畴,既是检验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与经济协调的信号,又是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生态经济平衡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动态性和可控性。正确把握生态经济平衡的这些基本属性,对分析和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是包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复合效益,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劳动消耗后所获得的有形产品,也包括获得的各种对人有用的无形效应。在现实生产中,生态经济效益有时是生态和经济两个效益的整合,有时则是两者的离散。显然,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不仅要充分发挥两者的整合效应,而且要防止两者离散效应的产生。

二、主要生态经济理念

生态经济观是人类对生态经济问题的总的认识或观点。生态经济观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人类经济活动、生态与环境交互影响与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知。主要的生态经济理念包括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产值观和生态经济财富观。

(1)生态经济生产观。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是通过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生成物质财富的过程。而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则是人们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合起来,通过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精神和人口的过程[3]。坚持生态经济生产观,不仅要关心怎么样生产,还要关心怎么样消费及消费与生产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强调经济再生产过程的高效持续发展,也要关注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

(2)生态经济产值观。经济学中的产值一般是指用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有效物质资料的价值。而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讲,价值则是用环境效益表现的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有效物质资料的价值。显然,生态经济价值观强调应把劳动价值区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相应地产值也有无效和有效之别。生态经济价值观认为,并非所有抽象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对消费者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当它的载体即某些具体劳动或使用价值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时它就是有害的,因为它最终还要由社会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来补偿。同样,记入总产值中的某些产品,如果其生产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则这类产品的产值是无效的,因为清除它生产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需耗费产值。因此,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是应从现行统计产值中扣除其中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和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致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产业财富总量。

(3)生态经济财富观。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财富就是指物质财富,马克思则在此基础上对“财富”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货币财富和能力财富。现代生态经济学家对其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认为财富是物质生产产品、精神生产产品、人口(后备人口和就业人口)等现存财富和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等潜在物质财富的总称,或者说是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称。生态经济财富观的最大特征在于不仅把劳动者的生产经验、技术及后备人口、就业人口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而且还将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等潜在物质财富也看成是国民财富的有效组成部分。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加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补偿[4]。这一论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经济财富观,即财富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式高效持续集聚和拥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自然财富的总和,标志着生态经济财富观在我国成为主流的财富观。

三、生态经济基本运行规则

基本经济法规则是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根本性规律,是经济正常运行、运作必须遵守的科学法则。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也具有自身的一系列运行规则,基于生态经济核心观概念及主要理念,经济运行一般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规则。

(1)人类利用自然而又受制于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适应、改造和协调三个阶段。实践表明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多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必然带来自然灾害,最终制约人类经济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保持在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限度内,也就是说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高效持续发展。人类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生态经济意识,改正自然资源利用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包括掌握好自然资源利用向度,把握好自然资源利用效度,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辨证统一。实现生态经济系统有效运行,经济是主导,生态是基础,技术是手段,其中经济主导和生态基础两者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而言,发展经济是引导人们对生态利用和保护的方向和强度,但生态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进程始终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发展经济必须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制订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并借助技术进步来推进目标和计划的实现。这里的技术进步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装备设施和营销手段的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和效用的提高。

(3)经济有效与生态安全兼容。经济有效性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增进福利的过程中,需要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生态安全则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能继续存在并不断再生,以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5]。在以往经济活动中,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重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而忽视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致使经济与生态的矛盾日益恶化,甚至生态灾难频发。从生态经济视角看,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合理不合理,关键看是否能兼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兼容就合理,否则不合理。生态经济强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要求应是有效而不是最大,并以维持生态环境安全运行为阈限。

总之,人类要现实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就是要站立于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度,在动态过程中统筹生态、经济和技术的作用方式,从整合与离散两个方面综合分析生态、经济和技术的作用效果;既要关心怎么样生产,还要关心怎么样消费及消费与生产之间有机联系,在强调经济再生产的持续高效的同时要关注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要强化生态经济财富观,即财富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式高效持续集聚和拥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自然财富的总和;要增强生态经济意识,掌握好自然资源利用向度,把握好自然资源利用效度,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借助技术进步来推进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强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要以维持生态环境安全存在和运行为阈限。

参考文献:

[1]许新桥.生态经济理论阐述及其内涵、体系创新研究[J].林业经济,2014,36(8):48-51.

[2]赵海兰.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4(7):26-28.

[3]谢海涛.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博弈与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3(10):20-20.

[4]牛文浩.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我国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物价,2012(12):74-77.

[5]褚艳宁.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诅咒”向“资源福祉”的转化[J].经济问题,2015(2):31-34.

责任编辑:黄燕妮

The core concepts, main points and basic rules of ecological economy

ZHOU Fang,ZOU Dongsheng*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ain)

Abstract: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at ecological economy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its core concept and basic rules have been rarely discussed, the core concepts, main points and basic rules of ecological economy are briefly reviewed.In this paper, the eco-economic system, the eco-economic balance, and eco-economic benefits are included in the core concepts of ecological economy.The points of production, output value and wealth are included in the main points of ecological economy.The basic rules of ecological economy subsume the ideas that human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re subjected to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dominance are regulated by the ecological basi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r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Keywords:ecological economy; core-concepts; main points; basic rules

中图分类号:F0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16)01-0100-03

DOI:10.13331/j.cnki.jhau(ss).2016.01.017

收稿日期:2015-12-03

基金项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资助课题(2013-1618)

作者简介:周芳(1990—),女,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生态经济核心概念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新课改探析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