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恰当、策略正确是高考胜利之宝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2016-07-15张会文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张会文

(河北平山中学,河北 平山 050400)

方法恰当、策略正确是高考胜利之宝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张会文

(河北平山中学,河北 平山 050400)

一旦进入高考复习,面对繁杂的历史知识,时间紧、任务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正确的策略。该文对高考历史复习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高考历史;备考;方法;策略

一、通读历史教材

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读教材,而读教材需要读的内容有哪些?笔者认为需要读目录、读引言、读课文、读插图、读材料、读地图、读引文、读注释、读思考题、读大事年表等。通读教材需要教师给学生提出三个明确的要求:其一,在了解章节目录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二,通过分析与归纳,弄清每一个方面都讲了几点,每个点又包含了哪些内容,且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其三,找出每个章节的关键词、核心语,明白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并划出来加强记忆。

二、整合知识结构

每一块知识都有其结构,高中历史教材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部分,再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而中国古代史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每一社会又分若干时期。这些知识结构我们仅从教材的目录上就能看出个大概。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历史概念也常常有固定结构,如一个历史事件一般包括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性质等几个方面。甚至其中每一个方面做分析时也是有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也包括:一是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二是原有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直至激化,于是便爆发了革命。

教师要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从构建知识体系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本质特征。

三、联系知识点,融会贯通

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要善于联系,只有善于联系,才能整合贯通。联系知识点,最主要的是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纵横联系。纵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的,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特点也不同,一定要将其前后连贯把握,切忌割裂。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的,就是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的特点不同,要学会横向的比较进行联系。

二是中外联系。中外联系就是复习中国历史时,要将历史现象或者事件放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复习世界历史时,也千万别忽视了要联系中国。比如,复习列强侵华的历史,就一定要联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再如,复习三次科技革命,就一定要联系其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是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机遇等问题。

四、注重探究思维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观点论证评价题,这类试题因为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所以特别有利于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特别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思维,见仁见智地进行探究,也最能反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水平。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让学生根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找准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论证评价的要素,进而形成丰富的答案。

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由于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由于答题丰富性的差异,所以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一定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思维模式是不是完整恰当,对问题的认识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不是能较为完整地解答认识观点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学生在考场上均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具体表现为在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时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考虑问题全面,认识问题有深度,而且常常能发表自己鲜明而独到的见解。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的是思维狭窄,知识贫乏,证据与观点之间缺少联系,推理不合乎逻辑,论证评价苍白无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加强这一类题型的训练,促进学生灵活地思维,从而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

五、重视限时训练

我国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抽样,能力覆盖。事实证明,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要想取得高考的最终胜利只能是空想。所以,在历史高考备战中,我们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内容如下。

1.重点训练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快速、准确而完整地完成题目的解答的能力。

2.重点训练正确地解读并充分地利用给定的材料,特别是文言文材料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

3.重点训练分析能力、概述能力、比较能力等。

4.重点训练找准答题角度的能力,并在关键词上下足功夫。

六、精选练,重评析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我们不主张学生拥有过多的资料,只要重点选用一本即可。而教师则与之相反,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料,且学会精心选题。在选题时,准备让学生做的题,教师一定要自己先试水,对一些偏题、怪题、难题、超范围题、答案模棱两可的习题,坚决不让学生做。在编制试卷时,一是要根据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编,做到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的统一。例如,试卷的长度、题量、题型、分值、难度系数等均要与高考保持一致,要具有示范性。如此,学生既能熟悉多种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又能从心里明白高考各项能力的要求。二是编制的试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在平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心编选,要找出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档案”,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做到“题不错二”。

对试卷的讲评也要模拟化,要求教师对高考的答案做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与解题技巧。许多教学同仁有这样的体会,即讲评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讲评重在思路和方法上的点拨。有一位高考研究专家说得好:“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能超过多次的单纯的习题练习。”上好讲评课,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数次的不必要的书面练习,可以克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弊端,可以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精选精练,注重评析,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考模式不断变化又经常出新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加强对复习方法的研究,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复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进而实现最优的复习效果。

[1] 肖明中.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2] 蔡长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09(17).

[责任编辑 张文娟]

Proper Method and Strategy Is the Treasure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Victory

ZHANG Hui-wen
(Pingshan Senior High School, Pingshan Hebei, 050400, China)

Once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review, we are in the face of multifarious knowledge of history with limited time and heavy task, which requires us to use appropriate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revie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history review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is just for your referenc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history; exam preparation; method; strategy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13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4.102

张会文(1974- ),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