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7-15李红燕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合欢树词句关键

李红燕

(河北省威县贺钊中学,河北 威县 054702)

关于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李红燕

(河北省威县贺钊中学,河北 威县 054702)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科学地规划和处理教材,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领悟思想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善于为他们释疑解惑,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兴趣;关键词句;善问解惑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工夫。那么,身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究竟该如何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见解,写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科学地规划和处理教材,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去。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阅读教学时,他们的大脑就非常活跃,各种智力因素便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才会好。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地规划和处理教材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根结底,阅读教学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文章的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从理解不确切到理解确切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自己应准确而深刻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在备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体悟出蕴含在优美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做到师生共同与作者心灵交汇、共鸣。

例如,我在教学《感悟珍珠港》一课时,开头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风光旖旎的夏威夷海滩,波光闪耀的太平洋海水,金子般的沙滩海岸,亭亭玉立的椰树,无忧无虑的人们在自由地嬉戏,男女情侣在悠闲地度假,幸福写满了人们的脸庞。看完这张幻灯片后,我动情地对学生说,这个美丽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争,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赶快打开书,阅读一下课文,看看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美军在这次战争中人员死亡了多少,失踪了多少人,受伤了多少人,美国为什么损失如此惨重,日本和美国究竟谁是战争的真正赢家?作者为什么认为战争没有胜利者?有了这些疑问,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阅读中去。

二、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课文思想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学生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什么是关键词句呢?所谓关键词句,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解释文章中心主旨的词句;对课堂教学而言,是指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词句。阅读教学抓关键词句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们最能体现文章的特点,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最能反映文章的中心主旨。抓住了关键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就找到了突破口,就很容易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课文阅读,能够启迪自己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称得上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

例如,我在《捡麦穗》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学生读完第一遍后,我围绕课文的一个关键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结尾说‘我’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是有深度的,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初读课文是难以准确理解的。我启发学生再读课文,第二遍读完之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感悟到:烟荷包和卖糖老汉、作者之间的关系,丑陋粗糙的烟荷包寄托着作者对卖糖老汉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上面镌刻着卖糖老汉对小时候的作者那份朴素的疼爱,作者看到烟荷包就想起了卖糖老汉,作者想找到烟荷包,其实是在寻找生活中朴素的爱。

三、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善于为他们释疑解惑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善于提问的学生往往进步比较快。善于问,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一种体现,其次善问也说明他们心中有疑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心中的疑惑通过善问,得到了教师的解答,他们怎么能不进步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发问,使他们善问、会问。作为教师,我们要诚恳地欢迎学生提出问题,要耐心地为他们解惑。

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质疑,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疑惑,向同学和教师发问。当他们的疑惑得到了解决,他们就会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快感。

例如,我在教学《合欢树》一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好奇地提出了问题:“文章以‘合欢树’为题,但文章开篇并没有写合欢树,而是写母亲生前的三个生活场景,合欢树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写合欢树有什么寓意呢?”“作者先是找借口不去看合欢树,后来又后悔没去看树,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愫?”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课堂阅读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我适时地对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进行了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学会质疑,大胆质疑,然后引导他们通过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这些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抓住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内容、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新理念转化成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 周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 刘年喜.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7).

[责任编辑 张文娟]

Some Thoughts about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Reading

LI Hong-yan
(Hezhao Middle School, Wei County Hebei, 054702, China)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read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By following way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reading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and processing teaching materials, looking for ways to stimulat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guiding students to grasp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text to apprehe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encouraging students bravely ask questions and being good at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clearing up doubts for them.

reading interest;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being good at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78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77

李红燕(1969- )女,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合欢树词句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合欢树
合欢树
合欢树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