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排舞教学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

2016-07-13

运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舞步基本功舞蹈

陈 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41)

论排舞教学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

陈 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41)

本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排舞教学实践,讨论高校排舞教学中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既能丰富排舞教学与训练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排舞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缓解了排舞教学日益突显的矛盾,提高了排舞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排舞项目在高校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排舞教学;基本功训练

进入排舞课堂,学生问:“排舞难否?”答曰:“不难,会走路即会跳排舞。”学以时日,再问:“可否增加难度?如何跳得美?”本文通过普通学生对排舞的疑问和需求,反思和改进排舞教学理念,对排舞教学中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及其内容设置进行实践研究和教学经验总结,旨在为排舞教学研究提供研究素材,为排舞在高校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1 排舞教学中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1.1 学生渴望自我成长的主观愿望

任何教育都是关于“人”的教育,是由人参与其中的。人(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人类总体)的意志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功能和目的,使教育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存在”。排舞课程开始之初,收到来自学生的诉求:“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我身体好僵硬,排舞课可以让我变得灵活吗?”“看到那些跳舞的女生跳得好棒、好帅气,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我该怎么做?”“我们喜欢韩舞和欧美风格的音乐,动感时尚。”教学总是伴随着教育的,排舞教学也不例外,排舞教学如何回应学生发自内心渴望改变自己的需求,逐步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学习课题,经过排舞课程获得一定舞蹈基础技术积累,值得深思。

现代教学的内涵即“教”与“学”的联结,王阳明曰:“种树者必培其根……”排舞教学的这个连结过程犹如培养一颗大树, 渴求舞艺精进或又无舞蹈基础的学生如树之种,需要“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的教育,“自然日夜滋长”。排舞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包括力量、柔韧、控制力与稳定性、协调性与灵活性,并强调身体的各关节及其相互协调配合,如身体的WAVE练习时,既需要胸部、腹部和髋部3部位各自独立控制,又需要其依次协同完成。再如,头部基本功训练中,需要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控制,但是经过讲解示范练习,学生发现自己的头发也可以像舞者那样“甩”起来。类似这种练习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自我,关注于自己,接受自身并对自身的改变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预期性。正如弗洛姆说:“我捧出自身,我融入他人,由此我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排舞课程的连续性结合舞蹈基本功的叠加性训练,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力量、柔韧、控制力与稳定性、协调性与灵活性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进,将“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不断融合,以把握自我存在和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带来更深层次的身心体验。

1.2 提高排舞教学质量的客观需求

日本课程专家佐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中讲到:“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排舞是以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排舞教学中,学生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自由的表现形式和不断重复规定的舞步组合循环来完成整首排舞。尽管音乐和舞步是统一固定的,但是理解与接受能力或身体条件的差距,致使学生往往缺乏对于自身的清晰认识和良好控制,仍处于简单的动作“克隆”或模仿的自然状态,难以全身心地感受它。表现出来就是整首排舞跳起来要么显得生硬、拘谨、无活力,要么用力过度,动作夸张、松散、不协调。经过反复学练可以增加完成动作的流畅性,但反观极少数曾经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只需稍加练习便已矫矫不群。透过现象细究深层次的客观原因,则主要是有无基础的差别。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看,弥补这一空缺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排舞教学中加入舞蹈基本功练习。因为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克服自然形态、掌握舞蹈技巧。如何认识学生自然条件的差异,如何尽快缩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排舞项目需要之间的距离则成为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为学生补上舞蹈基本功底训练,经以时日,让学生的学练有根基,善于把舞蹈基本动作化为自己的动作,在运用至整首曲目的完成中,排舞动作的质量自然提升。

1.3 缓解排舞教学中日益突显的教学矛盾必要途径

在排舞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教师在排舞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学生在学习排舞动作时亦处于矛盾境地。面对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一方面,若只教授初级排舞,基本动作简单易学,易产生兴趣和成就感。但是这种机械的重复和完成,很难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由于缺乏专门的基本功训练,在完成一些舞蹈化的排舞动作时,不仅身体姿态未能纠正,动作也很难符合音乐风格要求,完成水平较低;若采取先易后难,逐渐增加至中级难度,学生在复习初级内容时,会产生机械重复,兴趣降低,动作质量亦不高。而对分段型或者间奏型排舞又难以接受,加之课时限制,较难在有效时间内跨越初级水平向中高级水平迈进;另一方面,单纯的排舞舞步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记忆舞步上,没有基础的同学容易茫然失措,再次课复习时候才能慢慢进入状态。而有基础的同学,初级排舞可以跳出风格,中级排舞可以快速学会,快速进入更高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虽然上述矛盾和两难可以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技巧进行调控,有所改观。但是经排舞教学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两难或者矛盾现象,必须要从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着手,无基础者从零开始,持续累积;有基础者纠正错误习惯亦或坚持自我精益求精。加入基本功训练后,对整个排舞动作的完成规格加以要求,学生自然意识到,不论有无基础,就算简单的动作,要跳出风格、跳出感觉也是有难度的,需要不断修炼。而此时,所有的学生在经过舞蹈基本功训练后,对自身和动作规格有了清晰的内部感受和外部理解,学生学练排舞舞步的动力和切入点会完全不同以往。

1.4 排舞运动普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排舞自2004年进入中国,2008年后得到迅猛发展,高校排舞课也逐步迈入健康、规范、科学的发展阶段。在多年的排舞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方面:从最初引进的初级排舞《5678》《Cowgirls Twist》,到后来的组合排舞《Lovey Dovey》《Gangnam Style》,排舞参与者从陌生到深入,从模仿复制到融入自身风格,从初级到高级,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随着网络传播途径的充分利用,排舞项目发展已不局限于最初的“会走路就会跳排舞”的舞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撞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排舞音乐风格,排舞音乐的时尚多元决定了舞步的变化各异,排舞编排者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组合型、分段型、间奏型和表演型排舞不断涌现,使排舞参与者在不断循环的基本舞步中,身体动作随着韵律不断变化愈加丰富。排舞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正是不拘泥于低端徘徊与定型,推而及之,排舞教学势必要紧随排舞项目不断向高端转移的必然趋势。

根据排舞项目在高校推广普及的研究不难发现,高校学生经过高考洗礼,进入大学,天性释放。回顾高考压力之下,体育课尚不能准确定位,更何况与之相应的排舞课程。而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又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接触世界各地的音乐元素和舞蹈风格,加上处于突出个性、彰显风格的年龄段,新鲜时尚流行元素是他们迫切渴望演绎的。排舞运动所具备的这种不断地把各种舞蹈和音乐元素组合、变化、融合、优化、创新的特点,恰好符合高校学生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但是要从初学排舞起,增加基本功练习,因为有了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无论排舞曲目如何推陈出新,千变万化,都能够快速学会舞码并演绎出自己的风格。

具体到排舞课程中,当需要进行排舞表演或者考试的时候,单纯地学练排舞基本舞步,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展示自我、凸显个性的需求,这就势必要求,排舞教学过程中持续不断进行舞蹈基本功的反复学练,并将基本功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消化,融合为自身的身体语言,一转身,一甩头,一姿一态,形成自己的舞蹈风格, 结合排舞曲目动作的学习。在需要排舞展演或考试时候,自然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才能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自信地、创造性地展示排舞。

2 结 语

排舞已经在中国全面推广普及,各类排舞表演及赛事亦若雨后春笋,有增无减。随着“阳光排舞进校园”等活动的持续推进,排舞课已被很多高校增设为教学项目,成为高校排舞教学质量把控的核心环节,是普通学生了解该运动项目的窗口,也是排舞推广普及的重要平台。排舞教学中增加舞蹈基本功训练,从力量、柔韧、控制力与稳定性、协调性与灵活性等方面练习,提升学生的舞蹈或者运动能力,是遵循学生自身成长,改进排舞课教学质量,消解排舞课堂教学矛盾,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排舞运动高质有序发展的迫切需求。

[ 1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2 ]李遵.排舞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 3 ]鲍其安,周亚军.排舞[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 4 ]柴鑫. 正确认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J ].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9).

G83

A

1674-151X(2016)09-10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8.052

投稿日期:2016-07-15

陈娟(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舞步基本功舞蹈
恣意起舞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学舞蹈的男孩子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舞蹈课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