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7-13李新文克瑞斯蒂罗切斯

运动 2016年18期
关键词:体系信息化体育

李新文,克瑞斯蒂·罗切斯

(1.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四川 成都 610054;2.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诺校区,美国 科罗拉多州 81007)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新文1,克瑞斯蒂·罗切斯2

(1.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四川 成都 610054;2.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诺校区,美国 科罗拉多州 81007)

本文主要对体育教育信息化概念与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内容与意义,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现状;对策

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与教学资源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信息化的建设也成为发展方向。建设信息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给各大高校的体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1 体育教育信息化概念与特征

1.1 体育教育信息化概念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即为信息,将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等作为教育系统中各个领域的技术手段,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体育教育的信息化指的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方式,把体育教育信息中的丰富教育资源以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方式进行处理,由多媒体信息平台进行,通过网络媒介的高速传输至体育教育的最前沿,保证教育者对高校学生的信息传递,进而完成教育目的。本研究中,信息化的高校体育教育指的是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技术。

1.2 高校体育信息化特征

从基础技术角度分析,信息化的高校体育重要要素为信息,应以信息技术作为媒介的方式进行应用和传播,而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前提是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的高校体育在基础技术角度分析具备数字信号化、联网化、多媒体化及智能模拟化等特点,数字信号化便于操作信息技术系统,保证其稳定性,增加信息储存量。联网化可实现信息资源的扩充,网络实现共享,时空层面的限制被打破,可保证自由的人际合作。多媒体化可实现一体化存储信息设备,表现为多元化的信息特征。智能模拟化合理化了人机交互,使人们对繁杂事务的处理时间被缩短。从教育本质角度分析,信息化的高校体育本质在于为高校体育教育服务。因此,从教育本质角度分析信息化高校体育具备共享性、主体性、合作性及交互性等特征。共享性是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且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也是信息化的重要特征。主体性是将学生置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让学生从中自主获取适合自己的信息,使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合作性是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3项主体之间提供沟通、交流、合作的机会。交互性是保证人与人、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2 高校体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结构缺乏创新

现阶段,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各大高校的教育过程中,以往的教学结构很难适应现在的需求,虽然改革教育体系正在逐渐深化,但未取得突破性成效,教育体系的改革并未深入教学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对信息化现代技术,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认识程度存在不足之处,仅认为信息化的高校体育即为技术方式和体育教学资源两者的叠加整合,教学要素在主体为计算机的教学体系中并未涉及现代信息技术,未能创新教学结构。

2.2 信息化人才缺乏

在建设信息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过程中,教师队伍非常重要,但在传统教育的作用下,一些体育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的处理和收集方式、检索技术和工具等,甚至少有涉猎体育专业的信息化内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存在自身能力欠缺的问题,与信息化体育教育建设所需的专业性人才不符,使得信息化高校体育的建设水平、进度受到严重阻碍。

2.3 信息资源建设滞后

在以往教育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出现消耗能源和材料的现象,在消耗中大量可用资源产生,但多数资源因教师有限的量化处理技术被浪费,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因高校主管部门专业性指导不足,出现建设滞后的问题,建设标准未及时得到统一,分散的信息建设物力及人力,未充分发挥出体育信息挖掘系统的真正作用,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库得不到及时更新。

2.4 缺失政策导向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各大高校的相对经济利益模式已经形成,但共享性、开放性的信息资源必将给各大高校的相对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如果缺少相应的政策对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平衡,必将影响信息化高校体育的建设。

3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

3.1 建设组织体系

建设信息化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应具备专业化的分工及其运作能力,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奉献精神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各大高校的管理方式方面因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种类,可由体育科学学院或各个高校的信息化部门负责建设组织体系,发布并收集信息,信息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后期制作及信息传输等工作,实现校外网与校内网之间的对接,将训练成果和比赛结果及时、直接地发布至学校内外,提升学校荣誉,并对内实现资源共享,更新和连接校内体育相关知识,将预防损伤及体育健身等优质信息传达至校内,让校内教师和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建立校内与校际双向共享平台,成立信息反馈室,负责编辑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内容,并总结和归纳同行业之间的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同行业之间的沟通。

3.2 建设软硬件条件

高速摄像机、计算机、数字化模拟运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体质测试中心等为硬件条件,在信息化体育教育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资源标准及规范为软资源,尽管在信息化高校体育体系建设中比较重视硬件条件,但由于在资源投入方面,体育教育事业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应不断强化信息化体育教育的宣传,使体育教学及体育运动中使用先进仪器的频率增加,在日常的体育教育和训练汇总推广信息化教育设备。

3.3 建设网络平台和信息库

第一,各大高校体育教育中建立了网络授课平台,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具体、直观地演示理论知识,取得良好效果。体育教育中远程教学的建立,使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同时也摆脱了地域条件依赖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结果。第二,信息化体育教育的核心为资源建设,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有能够创造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狭义上分析,信息资源就是数据或文献资源,此种形式下的信息资源表现为各种信息,在多种媒介中存在,是两者的集合。信息化体育教育体系的建立就是将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与体育信息相关的网络平台,可由体育局联合教育厅建立,形成体育信息库,汇总并详实各大高校中的零散资源,将更加优质、实用的信息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

4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4.1 转变教育理念

建设信息化高校体育的首要环节就是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高校教育也逐渐发生变化,要想实现教育设施的信息化,教育软硬件条件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体育场馆和体育教室,促进教师队伍和教育工程的信息化,要求教育理念的适时转变。高校体育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对体育教育内容、目标、标准及要求的信息化进行全面认识,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以往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由以往的继承性教育转变为创新性教学,由以往的竞技体育教学转变为协作教学。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重心上不仅要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深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在自身素养方面不断提升,增强信息技术水平,还要深入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课题,重点关注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科学地评价并有效指导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对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发展自我。

4.2 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在建设信息化体育教育体系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要想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就应该掌握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而在学校层面而言,除建设信息化设备和场所之外,科研基地和信息化教学中心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建设体育信息知识平台与课程网站,再按照高校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特点,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体育信息化教学培训和研讨,促使教学环境信息化。

5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的意义

信息化的体育教育是现阶段各个高校发展体育建设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融于创新实践和体育教学的重要步骤,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带领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我国多数地区的高校因经济不发达,加上闭塞的信息渠道,使得教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始终不足,无法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中设施相比,信息化的体育建设难以满足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需求,使得体育信息中的优质资源在多种因素的阻碍作用下无法实现共享,信息化的体育教育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使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进度密切相关,且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整体目标进行落实,切实发展体育事业,将科技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为教育发展和体育科技提供支持,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6 结 语

高校体育的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承上启下,为学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对学生终身体育精神起着促进和辅助作用。现阶段,虽然高校体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教学结构缺乏创新、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缺失政策导向等问题,但可以从建设组织体系、建设软硬件条件、建设网络平台和信息库等方面出发,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促使体育资源、学习对象、教学模式向着信息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体育终身化打好基础。

[ 1 ]蒲继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J ].前沿,2012(21).

[ 2 ]张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

[ 3 ]耿美厚.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进程的研究[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 4 ]董建国,郭彬.体育信息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对的策略探讨[ J ].运动,2016(4).

[ 5 ]张迪,高铖,许斌等.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3).

[ 6 ]陆敏.对无锡市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G807.4

A

1674-151X(2016)09-08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8.041

投稿日期:2016-08-20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教改项目:建设校园体育健康之个性化定制系统,开创体育教学新模式(2015XJYYB080)。

李新文(1974—),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系信息化体育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