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读”情境教育

2016-07-12董筱婷

人民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吉林儿童情境

董筱婷

从1978年至今,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已经走过了38个春秋。从最初的语文教改实验,到成为代表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本土化教育学派,情境教育迸發出勃勃的生机。作为从小学教师、从一线实践中诞生出的教育理论,情境教育的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地推广、辐射出去?4月24-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杂志在江苏南通主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推广会——李吉林‘情境教育专场”,试图找到答案。

在小学里读“大学”

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中,情境教育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名义获得的特等奖,这很不寻常。而获奖者李吉林是一位小学教师,这更不寻常。

走进情境教育,首先要走近李吉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胡金波提出,研究情境教育应该聚焦“李吉林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知名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情境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原创性,而创造是李吉林的人格标志。在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看来,情境教育的产生、发展,源自李吉林“求真的品格,创造性的人格”,源于她几十年如一日专注的研究以及她对儿童、对教育真切的情感。“这是一种对儿童的情怀,一种麦田守望者的精神,一种对教师专业性的深刻理解。”

爱是创新的原动力。李吉林说:“情境教育的探索之所以能一步步展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始终怀着对儿童无限的挚爱。”这种情怀促使她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小学里读“大学”,进而创造出极富魅力的教育理论。

“李吉林验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学校课堂是实验室,是研究室。”成尚荣指出,“李吉林的经历告诉我们,小学老师也可以成为教育家。”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教育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但是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认为,对于教育家来说,任何一项改革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李吉林对情境教育的探索历经38 年之久,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令人感佩。“她的一生就是教育家精神的写照”。

破解“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世界性难题

情境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击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课程组织方式有三种不同的逻辑主线。一种是“知识中心”,以知识作为逻辑架构;一种是社会中心,以解决社会问题组织课程;还有一种是儿童中心,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

我国传统的课程组织主要是围绕学科知识展开。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看来,这种组织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知识学习的系统化,但它有一个先天的不足,即知识的去情境化。

学校教育是语言符号的学习,它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是有距离的。因此,“去情境化的课程组织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知识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对所学的知识就有可能不感兴趣,课程也就失去了意义”。郝京华认为,“李吉林在语文学科中发现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弊端,也是整个学校教育都存在的弊端”。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知识和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关注知识产生的境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裴新宁指出,“知识的学习扎根于知识产生的情境,发展于知识应用的情境”。当知识和情境高度整合时,学习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学习,而不是浅表层面的符号学习。

裴新宁补充,现代学习科学强调知识与学习的核心属性是情境性。情境教育主张教师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把周围世界、现实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培育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调脑、身、心全融入的学习与学习科学追求的深度学习规律相符。

具体到操作层面,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可以是儿童的周围世界,也可以不完全等同于真实情境,而是“人化”“美化”“童化”“优化”的情境。

相对于真实情境,郝京华认为,仿真情境更有优势,“真实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仿真情境课程,可以既具有真实情境课程的典型特质,又是简化了的情境,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情境教育的独特价值还在于解决了“认知和情感相统一”这一世界性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指出,情境学习范式以“情”为“魂”,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将科学认识和情感艺术相结合,将知识性、工具性、文化性相统一,以情启智,以美启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审美、智慧、情感、道德的发展。

谈到情境教育对课程论的贡献,郝京华认为,“李吉林看到知识中心、课程中心的弊端,并没有像杜威那样作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另辟蹊径,用情境教学这种方式弥补了这种不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她的独特贡献。

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好的教育创新成果,其生命力在于引领、改变实践。

“从媒体角度看,推广什么不推广什么,取决于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第一,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第二,历史和国际坐标考量。第三,经得起时间检验。”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李曜升认为,情境教育围绕“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全面发展”这一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途径,其研究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理性认识,不仅扎根中国本土,还具有世界影响,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胡金波认为情境教育推广要善于“聚力”:一要聚焦作为教育思想的情境教育;二是聚焦作为教育实践的情境教育;三要聚焦作为教育方法的情境教育。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推广项目让更多的儿童能够享受情境教育的成果,而且要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像李吉林老师这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老师。我们还将把情境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让他们及早掌握情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上好学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高,因此教育领域迫切需要建立改革成果的共享机制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表示,推广情境教育,昭示着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情境教育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据悉,全球著名的学术类出版公司——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已获得版权,将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翻译成英文出版,情境教育将开始大步走向国际,为回应世界教育改革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吉林儿童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