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瓶新装”,一种可行的编题方式

2016-07-12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叶先玖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装抛物线变式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叶先玖



“旧瓶新装”,一种可行的编题方式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叶先玖

小专题教学,通常以思想方法为魂、题组训练为媒、计算推理为线来串联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的解题策略.因而,选择一些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典范性习题,是习题课常用的教学套路.由于停留于表面认识,变式及生长不足,缺少系统归纳及共性提炼,看不透基本图形及性质,导致重复机械演练过度,结果是讲一题会一题,题目略微变式,学生仍觉困难.教学实践表明,“旧瓶新装”,是一种可行的借题生长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本文以八年级下册教学中的一道选择题为例,从选择经典题、深度挖掘、继承经典、借题发挥等角度,呈现个人的一些做法及思考,抛砖引玉,探讨如何借用经典,催生出新题、新意、新机,最大限度地发挥经典习题的价值.

一、细觅“旧瓶”,发现经典

经典范例(2012年江苏省扬州市)如图1,线段AB的长为2,C为AB上一个动点,分别以AC、BC为斜边在AB的同侧作两个等腰Rt△ACD和Rt△BCE,那么DE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

选题说明:立意动态几何构思矩形小专题习题课时,笔者依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4页的数学活动为素材,思考对第68页第13题进行改编,在查阅资料时,有幸选取到本题及201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第9题,作为示例;精选2014年绥化市第11题、2015年绥化市第21题,2015年江苏省泰州市第16题、常州市第8题,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第12题等五道题,作为习题跟进巩固,着力渗透分类讨论、翻折变化、方程思想、等积转化等方法,力求掌握有关解答折叠与最值等问题的基本策略.

二、慎审“旧瓶”,换装新衣

选题时,因为配备有参考答案,笔者并没有对上题作细致的解答,受参考答案先入为主的影响,备课时只预设了下面呈现的解法一.课堂中,在倾听学生交流时,学生却给出了更优化的解答.

1.审视解答

解法一:(函数求值法)如图1,设AC=x,则BC=2-x,因为△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CA=45°,∠ECB=45°,可证得∠DCE=90°,从而得DE2=DC2+CE2=x2-2x+2.所以当x=1时,DE2取得最小值,DE也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

解法二:(保角构造法)通常解答含特殊度数的角的几何题时,习惯于保全这个特殊角进行补形构建,从而转化成特殊图形进行解答.如图2,由∠A=∠B=45°,如果延长AD、BE交于点F,可得△A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证得四边形CDFE是矩形,则DE=CF,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F⊥AB时,DE最小,结合三线合一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得DE的最小值为1.

解法三:(特殊位置法)上述两种解法严谨,无可挑剔,但作为一道选择题,费时不合算.不难看出,图中两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同,而且随着点C的移动,两个三角形在AB上任何一点出现的机会均等,即两个三角形的地位是相等,因而,可采用特殊位置法,找出临界点,定位分析解答,显然就是AB的中点.此时有CD=CE,从而直接得到DE的最小值为1.

课后反思解法,此题虽小,但关联知识点、基本图形、数学方法较多,理应算是一道经典习题.

2.审视变式

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引起了笔者对此题改编的兴趣.虽然本题只是一道3分的填空题,但从解法多样化角度看,本题可以说是思维含量较高的一道试题,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拓展的必要.经过研究发现,本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共点等边”图形为背景求线段值,考查的核心知识点是特殊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由于解答思路不同,可以渗透不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可以多角度进行改编.

外部基本图形变式:不难发现,在不改变题目条件下,单纯地更换图形形状,如图3,可以把两个等腰三角形换成两个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最为经典也是常见的图形,通过作AF⊥CD,可以求出AD的最小值;如图4,更换为两个正方形,同样也能求出AF的最小值;类似地,还可以简单地更换“外衣”,用不同特殊图形去替换原题中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得到不同的新题,其实本质及解答方法并没有变,从而让学生收获“对一题”而“会一片”的训练效果.

图4

内部基本知识变式:如果从图形旋转角度改编,如图5,线段AB的长为2,C为AB上一个动点,分别以C点为顶点,在AB的同侧作顶角为45°的等腰△ACD和△BCE.

(1)连接DE并求DE长的最小值.

(2)如图6,当C运动到AB的中点时,将△BCE绕C点逆时针旋转β(0°﹤β﹤135°),连接AE与BD交于点F.

①求证:AE=DB;

②当β=45°时,求DF的长.

图5

图6

解析:(1)由上述解法一可求得DE的最小值为1.(过程略)

(2)①C为AB的中点,可得AC=CD=CE=CB=1,∠ACD=∠ECB=45°,所以△ACD≌△ECB.由于△ECB是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始终有AC=CE,CD= CB,∠ACD=∠ECB,又因为∠ACD+∠DCE=∠BCE+ ∠ECD,即∠ACE=∠DCB,由“边角边”可得△ACE≌△DCB,所以AE=BD.

②当β=45°时,证得四边形ACBF为菱形,BC=AC=1,△D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得DF=BD-

三、拓展“旧瓶”,换装新意

适当更换条件,关联更多的知识点和方法,也可以进行如下深层次思想方法方面的融合,进行质的变式尝试,以期进一步提升思维含量.

1.着眼背景动态性

在组织正方形小专题时,着眼动态几何,复习最值问题,笔者重温上述经典范例,开发成通过定量计算,从而推理在正方形运动过程中,某一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开放性说理题,以最大限度发挥上述经典题的价值.

改编题1:在直线BC上,线段BQ=12cm,C和D分别为直线BC上的两个动点,连接A D.

(1)如图7,分别以BC和CQ为斜边在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BAC和△CMQ,连接AM,求出AM的最小值.

图7

(2)当C运动到BQ的中点处时,作等腰直角△BAC,D从C出发,在射线CB上运动,连接AD,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①如图8,当点D在线段CB上时,探究BD与C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指出点D在何处时,正方形面积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图8

图9

②如图9,当点D在CB延长线上时,在BC下方作正方形ADEF,连正方形对角线交于O点,判断△AOC的形状,指出当点D运动到何处时,△AOC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1)由上述三种解法可知AM最小值为6cm(过程略).

(2)当点C运动到BQ的中点处时,可得BC=6.由∠BAD+∠DAC=∠DAC+∠CAF=90°,得到∠BAD= ∠CAF.又AB=AC,AF=AD,从而可证△BAD≌△CAF.所以BD=CF,∠FCA=∠ABD.而∠BAD+∠ACB=90°,所以∠ACB+∠ACF=90°,即∠BCF=90°,得BD⊥CF.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D⊥BC时,正方形面积最小,由三线合一可知,此时D为BC的中点,可求得正方形的最小面积为9cm2.

(3)同(2)的方法可证得△BAD≌△CAF,得BD=CF,∠FCA=∠DBA.因为∠ABC=∠ACB=45°,得∠ABD= 135°,得∠FCD=∠FCA-∠ACB=90°.而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DO=OF=AO=OE,在Rt△DCF中,由∠FCD=90°及DO=OF可得OC=OF,从而可得OA=OC.由于点D在CB延长线上向左运动时,而点F是在垂直于BC的直线上运动,随DA长度不断增大,所以OA也随着增大,而AC长度不变,所以得△AOC是等腰三角形.当△AOC是等边三角形时,必有∠AOC=60°,得∠COF=30°,∠OCF=∠CFO= 75°,可得∠FDC=15°,从而得∠ADB=30°.过点A作AG⊥ BC于点G,由BC=6可求得,在△AGD和△AGB中,由∠ADB=30°,∠ABC=45°,可求得,得即D运动到距离B点时,有△AOC是等边三角形.

2.着眼问题的存在性

上述经典素材,从图形的对称性视角出发,着眼问题存在性的探究,可以再深度挖掘,以二次函数综合题与正方形为背景,立意三角形全等与相似、正方形性质、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点,渗透分类讨论、待定系数法、运动与变化、数形结合、方程思想与转化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题,基于此,笔者就上题与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第26题进行融会,改编成如下试题,作为九年级学生周测试题.

改编题2: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2,0),Q是线段OA上一动点,D为OA的中点.分别以AQ、OQ为斜边作两个等腰Rt△AKQ和Rt△QHO,作直线KH交y轴于点G.

(1)当KH最小时,如图11,以OA长为边在第二象限作正方形ABCO,连接DC,将线段DC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DE,以直线AB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C、E两点.求直线GD的解析式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1,点P从点C出发,沿射线CB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F⊥CD于点F.试问:当t为何值时,以P、F、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相似?

(3)在(1)的条件下,M为直线AB上一动点,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N,使得以M、N、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0

图11

解析:(1)由前面解法易得M(0,1),又D(-1,0),可得直线GD的解析式为y=x+1;过点E作EL⊥x轴于L点,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A=OC,∠AOC=∠DLE,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OCD=∠LDE,可得△ODC≌△LED (AAS),所以EL=OD=1,DL=OC=2,点E的坐标为(-3,1).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AB即直线x=-2,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k,将C、E点的坐标代入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3)分类讨论:可分▱MDNE、▱MNDE、▱NDME三种情况,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设M(-2,k)后,利用平移规律及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对应的M、N的坐标.当四边形MDEN是平行四边形时,有MN∥DE,MN=DE,因此,当把D(-1,0)先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点E(-3,1),由这个平移规律可把M(-2,k)平移后得到点N(-4,k+1),再将N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得k=1,从而得M1(-2,1),N1(-4,2);同理,当四边形MNDE是平行四边形时,得M2(-2,3),N2(0,2);当四边形NDME是平行四边形时,得

四、两点思考

1.精细识别,精心提炼经典

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提升,正如张奠宙院士所言:需要每节课“细水滴灌”,每道题浸润,更得有专题式“大水漫灌”的渗透.而习题课,正是承担小专题教学的最好载体,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最有效的途径.通常,好题放在合适位置,才能发挥其价值,识别经典,选题编题是小专题教学必要的一步.选题编题要以学生学习可接受能力为本,守住教学要求的底线,积累题组,力求通法,少玩技巧,[1]以最大限度使用题目的训练功效.选择经典题进行小专题教学,可以分解大目标,分散难点,强化模式,落实小目标而实现总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公认的经典题,在探讨多种策略求解时,会发现题目无论是从知识深度、广度和完整度,还是基本思想方法,一定会多角度关联,[2]或关联多个核心知识点,或蕴含着多种基本思想方法,或有基本图形等,因而才会沉淀并流传下来.如本文中的范例,虽然题小,如果从探究解法、图形变式入手,会收获化动为静、数形结合等转化策略;积累从局部到整体,通过补形构造,利用矩形性质进行转化的经验;甚至于通过图形位置相同的特性,采用特殊点位置这一特殊方法,到用函数思想最值一般性的解法,养成多视角自由切换的思考意识.在完成解答过程中,探究熟悉特殊图形性质,紧扣变与不变关系和数量,在温故的同时,吸取解题营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扣住经典范例中共点等边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放缩的特性,可以进行外观简单的图形变式,实现“做一题,会多题,会一法,得多法”的目的.

2.精致拓展,精彩生长经典

课本习题及中考题,犹如“金矿”,是专家及命题人精心编制,是命题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一些好题,堪称经典,是习题课范例的首选素材,能有效地开发成题组.能被师生多年认可的经典,绝不是仅仅可以“旧瓶简装”,局限于从外观上进行图形变式,而是可以“旧瓶新装”,能多角度变式拓展或生长.经典题如同题根,“抓住一个题根,就等于抓住了这个题族、这个题群、这个题系”.抓根挖掘进行改编,可以追求大道至简,[3]显然,能成为经典,自身具有生长性、渗透性和实用性,可以“旧瓶新装”.如同本文的范例那样,在立足原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下,尊重原创命制意图,遵从命题严谨科学的原则,力求简约而不失本质,[4]可以从换装内部基本数学知识,或有意增设更多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质的变式.

精选、提炼、拓展经典,找到生长点,借题再生,“旧瓶新装”,让老题生根发芽,焕发新机,是一种可行的编题方式.“旧瓶新装”式的改编,可以进一步认识、提升经典,让经典更出彩;可以把握研究的方向,提升研究水平,助力专业成长;可以更好地关爱学生,为他们提供更优化的高质量的习题,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新正.中考压轴题的一种价值取向:平实、简约[J].中学数学(下),2015(8).

2.刘东升.关联性: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中学数学(下),2013(12).

3.刘永东.简化·简至——数学小专题复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中学数学(下),2016(4).

4.万广磊.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一道压轴题的命制历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6 (1-2).H

猜你喜欢

新装抛物线变式
巧用抛物线定义妙解题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抛物线变换出来的精彩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