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6-07-12盖小飞解学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

科学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营销策略互联网

盖小飞,解学芳(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研究

盖小飞,解学芳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关系的研究,从传播渠道、政策因素及技术因素三方面剖析了影响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原因;同时从政、产、学、研、用的产业联盟组织和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的结合等两个层面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大众传播机制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营销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营销策略

2014年被定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的“元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萌芽到迅速发展的历程。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特斯拉提供了很多发展的经验。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日益兴盛的当下,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交融互动,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更为迅速、健康的发展。

1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众传播现状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外实际发展较早。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众传播方式,当前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主要有三个关键词:体验、口碑、圈层。并且由此三个关键点衍生出互联网生态下的营销模式。专家预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由互联网为出发点所形成的“车联网”所带来的利润至少占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的十分之一。其中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互联网传播层面具有其成功且独特的思路。张婧,郭凯认为正是特斯拉经营管理者的来自于互联网的思维打造了其独特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互联网体验,并由此开辟了新能源汽车的互联网销售渠道。[1]关于特斯拉的互联网传播,其创始人十分注重传播的氛围和口碑。早期使用者在社交网络上的使用感受的分享,使特斯拉在传统媒体上的经费投入为零,却也同时形成了巨大的传播动力。[2]陈柳钦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Linzhou Gu,Yunfei Shao指出,网络的媒介特性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时尚、新颖的特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接合和关联。[4]创新最活跃,覆盖面、渗透性、应用型最广泛的互联网,将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颠覆性的创新。[5]

1.2关于影响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因素的相关研究

首先,在技术层面。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倡导,要鼓励将互联网通讯、信息、微电子等新兴科技与汽车技术融合应用。[6]同时,充电桩数量的缺失更加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特斯拉在这一点给其他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其太阳能充电站,应用了互联网思维,通过用户预付款,在资金池内形成了沉淀资金,用来投资获利以解决充电桩建设的瓶颈。[7]

其次,在宣传渠道层面。网络为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其市场调研打造了全新的通道。网络平台的信息延展性和阅读便捷性能够方便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减少消费成本。[8]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多环节和外围产业的交叉,给其消费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样对于传播和推广渠道的要求就相应的提高。因此,便于新能源汽车传播和推广的渠道除却互联网之外,在平面媒体、电视等渠道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9]

第三,在政策层面。张轩平认为,政府的扶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各类优惠政策可为其推广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财政资金政策的出台则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成长资金。[10]如特斯拉发展初期就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11]挪威政府规定,民众可以在公共充电站免费为电动汽车充电,可以在收费道路免费通行,免缴停车费和交通拥堵费,还可以使用公交车道。[12]这一系列的政策均会促进人们在选择时对新能源汽车的倾向。

综上所述,近年来已经有研究成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相应的研究基础。同时,以下层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第一,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传播的研究分析,还需要从其他媒介渠道,诸如电视、户外广告、微信、微博等多种传播媒介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第二,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已有研究偏重于互联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对策性研究,基础理论建构还有待加强。需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本身特性出发,界定产业与互联网的互动关系。第三,现有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需加强实证基础上定量研究,从而提出实证与理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机制。

2 影响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因素探析

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众传播现状的分析,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及传播渠道层面发掘影响推动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要素,并且确定其核心要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媒介传播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同时,主要以特斯拉的发展为典型成功案例,对以下三个层面的要素进行剖析。

2.1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基础性因素:传播渠道因素

在当今这样一个消费时代,“眼球经济”正在成为主流。如何有效的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商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其中,传播渠道的选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处在互联网时代。

特斯拉将互联网和工业产品的结合,将其推上了成功的顶峰。在创业初期,与其他企业相比较而言与众不同的就是特斯拉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了汽车的推广之中。这种推广思维造就了特斯拉独特且广泛的销售渠道。同时特斯拉不仅仅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推广模式中,营销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影响,采取了IT行业中的直销模式。而且从直销模式出发,独自打造匹配了全新的公司管理系统,采购体系和供应链层面建立了分级的采购体系。由此让自己的推广和营销模式更为灵活多变。在销售角度来讲,特斯拉根据多年顾客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打造了具有特斯拉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采集系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消费者无缝链接且独一无二的购买体验。

同时,在营销方面,特斯拉的互联网思维更为明显且成功。特斯拉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投入几乎为零。之所以能成功的实现这一点,是因为在特斯拉刚刚进入汽车市场之时,它的用户大多数为发烧友或者名人,这些特斯拉消费者一般都会把自己的驾车体验通过互联网展现出来,从而无形之中将自己变为了传播载体。在传播渠道的选择方面,特斯拉从零起步,依靠“体验店O2O电商预售与定制”的模式,通过互联网扁平化渠道的思维,产品是反传统大工业思维的个性化定制,这一点恰恰是时下消费者最需要的。

2.2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保障性因素: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赢取一定的市场份额。[13]以欧美国家为例,可以看出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积极颁布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并执行实施,以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政府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为之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美国于2004年将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商业化推广;2007年05月,美国国内收入局(IRS)调整了针对环保车辆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奥巴马上任之后,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纳入了政府能源政策之中并为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设立新能源汽车资助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等。

欧洲大部分国家也对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扶持。如英国政府投资三千万英镑补助充电站,法国政府2008年投入四亿欧元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德国政府在2009年初通过的五百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汽车充电站网络的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占据了很大部分。

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起步阶段,具有重要的扶植、保障作用。

2.3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的“技术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研发状况。

首先,从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曾经有人问过,特斯拉是什么?如果我们仅是单纯的将其视为新能源汽车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其同时作为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连接点的价值。[14]作为这个连接点,特斯拉在不断的争夺着消费者的注意力,不断的采集消费者的偏好。如同智能手机一般,特斯拉能够将消费者的关注点变为生产力,变为大数据。除此之外,特斯拉还巧妙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了太阳能充电站,通过用户的预付款,在资金池内形成一定的沉淀资金,用这些沉淀资金来投资获利,由此来解决充电桩缺少的瓶颈。[15]这一系列的互联网思维都彰显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互联网头脑与技术的结合是何其重要。

第二,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研发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新能源汽车面世时间不够长久,在很多技术领域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性能也不是很稳定。这就要求从技术研发的层面来严把质量关,只有让新能源汽车通过技术层面的考验才能发展的更为长久。从特斯拉成功的角度出发,技术创新是其成功的核心。超长的电池续航、先进的中控、便捷的充电是特斯拉领先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技术创新领域。[16]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为特斯拉的推广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得,在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方面,媒介的传播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在其发展与推广的过程中,最能营造口碑、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新能源汽车自身的相关技术研发。

特斯拉的成功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辅相成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美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同时也包含了特斯拉公司本身的技术、服务、营销及宣传渠道的成功创新。由特斯拉自身的成功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与推广同时受到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即宣传渠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将这些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同时与时俱进克服这些因素层面所具有的障碍问题,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成功传播与推广。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众传播机制剖析与构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众传播机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成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业联盟组织;以及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途径。

3.1政、产、学、研、用的产业联盟组织

成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业联盟组织,各方分工协作,互动循环,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实现传播与创新效果的最大化。业内专家认为,成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业联盟组织,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和产业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乃至消费者等一系列的环节,在汽车物联网的基础之上,实现技术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众传播。

3.2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的结合

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众传播机制中最为关键的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介主要包含了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户外广告等内容在内;新媒体主要涉及互联网媒介(诸如门户网站、即时通讯如微博、社交网络等)和移动互联网媒体(诸如手机报、手机电视、微信等)等领域,其中对于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大范围应用。

3.2.1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

从传统媒介的传播层面来分析。在电视、电影、图书出版等媒介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通过广告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通常还会以赞助商的形式出现,我们一般称之为“广告植入”。特别是在现在很多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中,这种形式更加普遍。因为这种户外的竞技真人秀综艺节目,一般拍摄地点都在野外,长距离的转移使得汽车成为必需品,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出现显得顺其自然,这在无形中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广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图书出版领域,新能源汽车除了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以外,现在比较时兴的还包括很多车类的杂志,诸如《CAR AND DRIVER》、《汽车画报》、《汽车之友》等;还出现了很多专门跟车相关的电视节目,诸如《车行天下》、《极速快递》、《超级马力》等;以及很多汽车类的单机游戏,如“极品飞车”、“达喀尔拉力赛”、“无限试驾”、“横冲直撞”等。这些车类的杂志、游戏及电视节目必定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现状,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作为自己的主流任务。

3.2.2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播媒介必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整个传播机制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汽油车,它提供了由基础设施、零部件、整车、销售、渠道、服务等构成的全新的产业链,[17]这一系列的区别使得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的传播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体现在互联网层面的传播渠道上。在互联网时代,新能源汽车的电子传播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这种区别主要如下表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者的购车消费,影响最大的媒体渠道就是网络,占总百分比的54.9%,其次是电视,占总百分比的15.7%。而在消费者购车消费的过程中,他们获得车辆信息的媒体渠道主要是网络,占总百分比的71.4%,电视次之,占总百分比的55.2%。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传统媒体。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新能源汽车购买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互联网领域的传播取得理想效果的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团队的开放、平等的互联网思维,促使其在制定各项传播及营销策略时,都努力达到超越消费者预期心理的效果,努力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同时开辟了体验店和网络直销新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特斯拉的用户可以去体验店感受产品,这个体验店的销售人员不会对消费者做任何的推销,而是让消费者自主体验。用户如果对车感兴趣,可以通过网络来预约做试驾。

图1 消费者购车的信息渠道

这种互联网思维的去中介化和体验策略,使得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成本。同时,特定的互联网思维造就了独特的特斯拉的互联网传播路径。通过创始人讲述故事创立口碑,营造传播氛围。而创始人讲述故事的视频在各大网络上出镜率极高,使得特斯拉的过去和未来能够成功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在特斯拉互联网传播中扮演“关键先生”的就是其口碑,尤其是早期使用者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使用经验和感受,形成了最强大的传播源动力。这一系列的互联网传播举动使得特斯拉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经费投入为零,没有做任何的电视和平面媒体方面的广告。

另外,智能手机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媒介带来的是连接方式的彻底改变:更快、更广范围、更方便的连接。无论是伴随着智能手机而出现的手机报还是手机电视乃至现在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微信,这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媒介形式都为新能源汽车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特别是现在已经逐渐代替短信和电话通话功能占据人们交际主流的微信,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微信公共账号,如“电动汽车时代”、“陆地方舟电动汽车”、“EV视界新能源汽车网”、“第一电动汽车网”等账号都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业性微信平台,主要结合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资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讨论与梳理。这些微信账号平台的及时性、迅捷性都是其他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在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小的功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传播模式的创新与转变,必将会对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一个全新的产业来讲,其传播模式必然会对未来技术路线演进的轨迹产生重大影响。

4 基于大众传播机制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营销策略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到目前为止发展比较快速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出发,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传播机制的两个层面,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媒介传播营销策略。

4.1新能源汽车产业传播机制的“政、产、学、研、用”层面

首先,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传播机制的“政、产、学、研、用”层面出发,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营销策略。

政策导向营销策略。2010年年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雏形刚刚出现,各大车企们就已经根据此规划描绘了各自企业的未来发展蓝图。虽然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以国家财政补助的方式进行示范推广的阶段,市场并未完全的启动。但是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政策导向的重要性。同时,政策导向另一层含义指的就是政府的支持与合作。近日,国内首个政务绿色文明共享平台上线,该平台由人民数字联手易到用车共同打造,将“‘互联网+’出行”的创新性模式引入政务用车市场,给中国公车改造提供实际解决方案。此次政务用车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在2015年5月,易到就在业内率先提出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用车平台的计划,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普及,此次与政府部门一起,将平台新能源车优先接入政务用车平台,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政府通过与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合作的好处是,充分利用平台新能源汽车资源、降低公务用车成本,加速公务车改革落地,同时也是对新兴约租车平台践行绿色出行的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使用、购买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其中汽车被归类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此后,工信部对这项政进行了详细解读。对中国汽车行业四个发展方向进行了界定,分别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这种政策层面的强调及扶持导向,必将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开辟良好的前景。

4.2传统传播媒介及新媒体传播的层面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营销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4.2.1“‘互联网+’智能汽车”整合营销策略

无论是否认可互联网将颠覆汽车产业,互联网行业与汽车产业的结合日趋紧密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互联网的加入对于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以来,随着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姻,北汽集团与乐视结合,腾讯与和谐汽车签署战略规划,再到上海车展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车企纷纷发布“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汽车”概念火爆一时无两。在‘互联网+’汽车领域,“‘互联网+’智能汽车”创造的市场产值占据了绝大部分。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预计到2016年,互联网+汽车产业市场产值将达到8000亿到10000亿,而其中互联网+智能汽车产业占据其中的6000亿到7000亿。[18]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结合,能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在产业链后端,互联网技术与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租赁等方面的结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造,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提高效率。[19]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已经成功实践了一系列的想法,诸如庞大集团成立了自己的汽车电商平台;广汇汽车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二手车O2O平台;比亚迪建立了电商平台比亚迪E购等。同时,多数的国内汽车品牌经销商已经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电商业务,目前主要的营销平台包括汽车之家、易车网、天猫汽车、搜狐汽车等。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智能网联汽车”。阿里巴巴、乐视、百度等IT巨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自动化程度。当然,在市场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论,认为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之间能不能画上等号。如今中国国家工信部直接用了“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概念,彻底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这对于各大IT巨头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更为利好的消息。

4.2.2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主要指的是借助于品牌粉丝的力量,通过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进行产品的宣传,以此来打破纸媒、电视、展会等产品的营销推广方式。[20]根据尼尔森网联提供的数据,2014年2166家汽车公司在电视、平面和广播这三个媒体渠道中的广告花费为429.45亿元。而根据特斯拉的发展经验,口碑和粉丝经济,造就了他们在传统媒体上广告费零投入的奇迹。网络营销策略的威力可见一斑。4.2.3 网络品牌直销与体验式营销相结合的策略

网络品牌直销的策略,指的是让产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者的手中,建立品牌体验店,提供产品订单、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预订订购,个性化定制。[21]同时,体验式的营销方式,可以确保消费者充分体验新能源汽车的服务,实现体验的无忧,同时要创新跟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线上线下同时搜集企业和客户的需求。汽车行业分析师、博客作者、汽车行业咨询师Alysha Webb在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时,从她对美国汽车制造业和销售领域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中国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些厂商需要明白,营销的作用就是让消费者想要去购买新能源汽车,即使买这种车不是他们的初衷,但是他们还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再者就是让人们去试驾,去体验,如果不能体验的话,一切都是徒劳的;要利用好媒体的传播作用,建立良好的口碑,通过社交媒体来做好新能源汽车的营销。[2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体验式营销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讲,必不可少。

4.2.4新型租赁营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传统汽车的租赁模式下发展而来。国内代表性的企业有康迪、时空汽车等。首先出现的是“微公交”、“团租”等新概念。随着这些概念的兴起,康迪汽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微公交”是一种分时租赁业务,是康迪首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模式。采用两门两座康迪“小电跑”和四门五座纯电动熊猫两种车型,只接受日租。小电跑和电动熊猫的租金分别为20元/时和25元/时,租期未满一小时,可以按分钟计费,主要针对上班族、出差人员等。[23]这种营销方式可以让那些对新能源汽车并不熟悉或者不能完全接纳的人群在初步层面上接触到新能源汽车,从而培养他们成为自己的潜在客户。

4.2.5绿色营销策略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节能环保的特性。在网络时代,任何话题都可能成为一段时间的关键词,而在当下,环保、绿色等概念具有持续吸引人们眼球的魅力。通过网络传播,营造一种绿色消费的文化氛围,鼓励所有的潜在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放弃使用传统的燃油汽车。[24]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在宣传中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让消费者明白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公民态度。[25]

综上所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传播体系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传播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而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的大众传播渠道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才是王道。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出现及不断的发展,其影响越来越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张婧,郭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J].汽车工业研究,2014,(09):29-32.

[2]杨凯.特斯拉发展的源动力 特斯拉,早已出发[J].华东科技,2014,(06):28-32.

[3]陈柳钦.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业研究.2010,(06):15-24.

[4]Linzhou Gu,Yunfei Shao.The analysis of innovation polici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J].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03):133-137.

[5]刘刚.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陷阱及其演化——基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50-160.

[6]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0,(02):18-49.

[7]Wang Xiaoyin,Liu Junyong. An Research on Electrical Vehicle’s Charge-Discharge Behavior Based on Logit Model[J].Physics Procedia.2012:845-850.

[8]李佳霖,吕洪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络营销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0,(26):34-36.

[9]孙冰,袭希,余浩.网络关系视角下技术生态位态势研究——基于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04):518-528.

[10]张轩平.电动汽车的创新引领者——特斯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07):140-142.

[11]Vladimir Paar.Tesla -- Visionary of the 21st century[J].Radov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work-Varazdin.2007:199-219.

[12]Daniel Freund,Marco Lutzenberger,Sahin Albayrak. Costs and Gains of Smart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to Provide Regulation Service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2,(10):846-853.

[13]孙晓华,李明珊,刘小玲,郭少蓉.新技术冲击、产业演化与公共政策选择——以新能源车为例[J].系统管理学报,2015,(03):321-332.

[14]薛奕曦,邵鲁宁,尤建新,毕晓航.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技术域分析及其转型推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03):78-88.

[15]I. International Standard,Iec 61851-1,Norsk Elektronisk Komite (NEK),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10).

[16]马宏宇.高新技术产品设计方案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特斯拉汽车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4,(04):30-41.

[17]邢晓娟.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4,(30):129.

[18]信息来源:光大证券:预计互联网+汽车新兴产业2016年产值达到万亿[N/OL].大智慧经,2015.06.04[2015.07.16].http://www. aastocks.com/sc/stocks/analysis/china-hot-topic-content.aspx?ca tg=3&id=200000438735&type=23.

[19]刘颖琦,王静宇,Ari Kokko.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全球经验及中国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4,(12):01-16.

[20]郑雨潇,刘孚清.基于消费者偏好分群的网络营销模型设计[J].科技广场,2015,(04):234-240.

[21]徐晨曦.新能源汽车需要新营销模式[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21):54-55.

[22]信息来源:新能源汽车市场新策略:营销、技术和渠道[N/OL].汽车精选.2014.06.15[2015.07.12].http://yidianzixun.com/ article/news_fb05724f235ac98207d46df7a3e28a43?s=1.

[23]范非,邢文杰.国外电动汽车租赁模式对杭州微公交的启示[J].新经济,2015,(02):121-122.

[24]沈悦,郭品.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实证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0-46.

[25]桑扬,张健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营销策略,2014,(11):26-27.

(责任编辑:张 萌)

The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ies and the Mass Media

GAI Xiaofei,XIE Xuef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Abstract:The prosperity of the mass media,especially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E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ies and mass media,the text analysi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read and extension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policy factors and the technical factors. And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at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that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stry alliance organization for the political,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u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ies.

Keywords: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ies;Mass media;The Internet;Marke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2.007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基金资助(0600219061)

作者简介:盖小飞(1991-),女,山东东营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解学芳(197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副教授,媒体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营销策略互联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