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6-07-10李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观察护理

李艳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将30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依护理不同分为A组(行使治疗+护理干预)和B组(行使治疗+普通护理),每组150例。 结果 A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满意度91.33%明显高于B组患者满意度82.00%,(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169-02

据权威数据显示,有八成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因而,当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并且需要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该院最近几年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30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依护理不同分为A组(行使治疗+护理干预)和B组(行使治疗+普通护理),每组150例。

A组中,男76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50.7%,女患者74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49.3%,患者平均年龄为(62.7±3.97)岁。有38例(25.3%)患者伴随胸痛症状;有62例(41.3%)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症状;有24例(16.0%)患者伴随胸闷症状;有26例(17.3%)患者伴随心悸症状。

B组中,男75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50.0%,女75例,占A组患者的比例为50.0%,患者平均年龄为(62.8±4.15)岁。有39例(26.0%)患者伴随胸痛症状;有60例(40.0%)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症状;有27例(18.0%)患者伴随胸闷症状;有24例(16.0%)患者伴随心悸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通过合理的食谱和合理的运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糖的控制,如果患者伴随指标较高的血糖或者常规的控制方法效果不明显,就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来实现治疗,从而及时的控制患者血糖。就首次注射的胰岛素剂量而言,要控制在1 h0.1 U/kg,通过静脉滴注的方法一直到患者血pH值高于7.34,在降糖的时候,要始于小剂量,防止因为过量用药而引起患者伴随低血糖的现象。如果患者伴随其他并发症,要结合其病情实际给予对症的护理措施。

1.2.2 护理方法 B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A组基于B组护理法,还配合如下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由于受到病情本身治疗时间长、进食要求苛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频发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极易产生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等心理疾病;部分患者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法,不配合治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掌控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在讲解糖尿病专业知识时,尽量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建议他们常听舒缓的音乐等等。

(2)日常饮食及排便护理。饮食方面:要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的胃肠道没有刺激;多吃新鲜果蔬等富含VE的食物,禁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每次的进食数量要严格控制,可以适当增加进食的频率,食物的温度要适中;每天喝足够的水,早晨醒来的第一杯温开水是必须喝的,它能滋润肠道,有通便的效果。

排便方面:病人要在床上排便,要使用专业的排便器,尽量定时排便。如果有便秘的情况,要按医嘱服用缓泻剂,降低排便的力度,同时也减轻了心脏等多个器官的负担。

(3)胰岛素治疗方面的护理。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时重要的治疗方式就是胰岛素治疗。护士要遵照医嘱,严格控制胰岛素注射的时间间隔和药剂量,不能只在一个部位注射,注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无菌消毒,以防感染。在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看他们是否存在低血糖过敏的症状、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是否萎缩、是否增生等等。

(4)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终身的疾病,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离不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科学合理地健康教育指导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时的积极性,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治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①认识疾病的态度要客观。在日常宣传过程中,把糖尿病的病理常识、常见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等等常识用实地讲解、播放科普资料、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知晓。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疾病性质,积极配合医生诊治,对待疾病要乐观积极。

②常见的自我监测方法要会用。糖尿病患者要经常监测自己的血糖值,让患者学会常见的监测血糖的方法,精确观察血糖值的变动,与此同时还要自己监测血压值、体重,以便更精准地监控疾病的发展情况。

③基本的自我护理常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要增强合理饮食的意识、坚持锻炼身体、按照医嘱科学用药、监测日常血糖值、注意脚部的护理观察、积极调整心态,这样能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④戒烟。吸烟能使心肌二次梗死的发生率提高大约50%。患者要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彻底戒烟。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糖控制结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A组中,护理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空腹血糖量为(15.7±1.62)mmol/L,饭后血糖量为(17.6±4.56)mmol/L;护理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空腹血糖量为(6.2±1.21)mmol/L,饭后血糖量为(7.1±0.82)mmol/L。B组中,护理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空腹血糖量为(15.6±1.65)mmol/L,饭后血糖量为(17.6±3.63)mmol/L;护理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空腹血糖量为(6.7±1.54)mmol/L,饭后血糖量为(7.9±0.76)mmol/L。A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结果发现,见表1,A组患者满意度91.33%明显高于B组患者满意度82.00%(P<0.05)。

3 讨论

最近几年,伴随着不断改变的饮食结构以及不断减弱的身体机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伴随糖尿病,而患者伴随此病时,机体就会处在高糖的状态当中,如此,其血管将会难免伴随各种病理改变,进而会伴随一些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使得此病治疗起来更为复杂,因而应该给予患者及时的对症治疗,而有研究也指出[1],合理的护理干预能使得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

该院最近几年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配合了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进行血糖水平控制的时候,还针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合理的治疗,同时,还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了糖尿病专业知识的宣传,从而更好的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并且,还帮助患者进行了合理的食谱以及合理的运动锻炼,从而帮助他们将体内多余的脂肪及时排除,使得他们的心脏负担得以减轻,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状态。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还就他们的病情发展进行动态的监测,配合细致而全面的饮食/排便/心理护理,同时结合了相应的胰岛素注射护理和健康教育,如此对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病情控制有着很好的作用。

该研究发现,A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满意度91.33%明显高于B组患者满意度82.00%(P<0.05)。可见,与前人研究一致[2-3],合理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曲桂清.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37-138.

[2] 邹晖,刘畅,安闽玲.浅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9(3):383-384.

[3] 魏彬.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的治疗和护理配合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7):96-97.

(收稿日期:2015-12-26)

猜你喜欢

观察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