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正能量的挖掘和利用

2016-07-10赖鑫

师道·教研 2016年8期
关键词:名句古诗文人物形象

赖鑫

无论是哪门学科,激励教育的意义都不容忽视。但在当前,老师和学生都以“直面高考,提高成绩”为目标,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在这种目标明确的教学模式下,却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文化性的、精神性的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特别是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发掘和利用正能量更是举步维艰。如何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挖掘和利用正能量,并让其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上都起到正面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挖掘正能量

高中语文古诗文大多数都是以人物为载体,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这些形象中有一部分是消极的,如怀才不遇的形象,慷慨愤世的形象,退隐避世的形象,但更多是积极的,如豪放洒脱的形象,矢志报国的形象,旷达勇毅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对与考试有关的字词的讲解,总结与之相关的高考题的答题方法,或者只对人物形象的特点做浅层次分析,并没有把这些积极的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正能量挖掘出来,让其作为教育和鼓舞学生的精神介质。可见,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正面教育意义的发现和进一步探究,是挖掘和利用正能量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粤教版选修课文《将进酒》的教学课堂上,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情感,手法等知识后,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分析诗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并探究这一形象对我们有何现实意义。”当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虽然仕途遭挫、理想破灭,但仍能乐观自信,豪放洒脱”的形象特点后,老师可以进一步设问“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后,我们和李白的表现有何异同?”学生会自然联系自我,以人为鉴。至此,通过有目的的问答设计,使学生真正从古诗的人物形象中领悟和学习到积极的精神,那么,这节课的教育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通过联系比较教学,用不同古诗文中所表现的相同或各异的精神节操教育学生

高中语文古诗文篇目中有很多内容具有相关性和相似性,同时又具有相差点和相异点,如果老师能利用这一特点,把两篇或多篇先后学到的古诗文或古诗文中的关键段落融入同一教学课堂中,用“求同寻异”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那么学生会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正面力量,这不但可以使古诗文中的正能量得到更有效地表现和发挥,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学习陆游的 《书愤》 时,可以这样提问:“和这首诗歌主题相似的的诗歌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哪一首?”通过互动问答,老师引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两首诗词的比较分析讨论探究,最后得出“这两首词都含有爱国报国,表现古人身处逆境依然心系国家的思想”。通过问答互动,讨论探究,最后学生对这两首诗词的主题精神的理解尤为深刻,这两首诗词所表现的正面精神直接激励着学生的爱国心。

三、把古诗文教学的正能量延伸到写作中

高中语文古诗文篇目中不乏文采斐然,饱含积极向上人生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多有正面的典型人物事例。基于高考默写的要求,很多学生通过努力,把一些古诗文熟记于心,但这只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默写,殊不知,这些古诗文中的名句和典型人物事例,也是高考写作材料中的宝藏。若能把这些名句巧妙引用在作文的题目、题记、开头、篇中、结尾,把这些典型事例用为作文的论据素材,不但让其作文思想健康积极,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人格。

比如学到高中选修内容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时,可以让学生积累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表现对理想的执着、坚持的古诗词名句,并在以后这一主题的写作中加以利用;学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可以让学生积累像“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样的表现只有不畏困难、勇攀高峰才能取得最终成功的人生哲理的名句,以备之后写作之需。如此举一反三,学生逐渐学会了在写作中引用古诗文名句,以增强作文的整体表现力。

叶澜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巧妙地挖掘古诗文中的正能量,使其能在学生良好人格、品德的形成中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生命真正产生正面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把古诗文中蕴含正能量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使其成为深化作文思想、美化作文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宝贵资源。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试行这一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名句古诗文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