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6-06-28李金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

李金辉

河南宝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宝丰 467400

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李金辉

河南宝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宝丰4674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5-06收治的15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的患者为对照组,84例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术后30 d采用以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再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也更短,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GOS评分、S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骨瓣开颅术,值得临床开展。

【关键词】脑出血;基底节区;高血压;小骨窗开颅;传统骨瓣开颅术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02—2015-06收治的15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与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对比,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以期更好地为基层医院临床大夫开展手术提高参考。现将手术体会及策略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5-06收治的15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史,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确诊。病例选取标准:(1)年龄70岁以下;(2)出血量>30 mL;(3)无凝血功能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4)无严重手术禁忌证;(5)无心、肝、肺、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剔除标准:(1)脑血管畸形、肿瘤等引起的出血;(2)手术距离发病时间>24 h;(3)有脑疝体征与表现;(4)各种原因导致不能配合及失访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39~70岁,平均(58.6±9.2)岁;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30~63 mL,平均(38.6±6.4)mL;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5~24 h,平均(20.4±4.2)h;GCS评分8.6±2.1;入院收缩压(182.1±20.4)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100.2±15.4)mmHg。观察组84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42~69岁,平均(58.6±9.2)岁;出血量32~61 mL,平均(36.9±6.2)mL;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7~23 h,平均(20.8±4.4)h;GCS评分9.2±2.4;入院收缩压(180.6±18.4)mmHg,舒张压(103.2±14.6)mmHg。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骨瓣开颅术:患者全麻下,根据术前CT扫描确定血肿位置,在额颞部作一7 cm×8 cm的马蹄形皮肤切口,直视下颅骨钻孔,形成一6 cm×8 cm大小骨窗,然后剪开硬脑膜,注意避开血管及重要功能区,显露血肿后直接清除血肿,找到责任血管进行止血,最后留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减张缝合硬膜,回纳骨瓣,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行局部麻醉(部分躁动患者严重者改行全身麻醉),术前CT扫描明确血肿准备位置后,在头皮距血肿中心最近处作一5~6 cm切口,“十”字型切开颞肌筋膜,以与切口平行的方向切开颞肌并向两侧牵拉,使用颅骨钻钻孔,形成一直径 2.5~3.0 cm的小骨窗,然后十字切开硬脑膜,分离外侧裂显露岛叶,使用吸引器吸破岛叶进入血肿腔,吸出大部分血凝块后,周围脑组织逐渐向血肿腔塌陷,接着向血肿腔内填塞脑棉片,以防止脑组织过度塌陷。最后,仔细电凝血管残端,吸净血肿腔内的残存血凝块,放入脑棉片压迫10 min后取出,如无明显渗血,在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后关颅。术后所有患者均密切监测心肺功能、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瞳孔变化,应用甘露醇,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脑血管痉挛等。

1.3观察指标术后感染、再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30 d采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Ⅰ、Ⅱ级为预后良好,Ⅲ、Ⅳ、Ⅴ级为预后不良。

2结果

2.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再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1,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2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也更短,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2.32组SSS评分比较术后30 d观察组S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SSS评分比较

2.42组ADL分级比较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ADL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ADL分级比较 (n)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部位好发于基底节壳核区,对于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保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出血量小、亚急性期、慢性期血肿较适宜[2]。而对于出血量较大者,应采用手术治疗不但可尽快清除血肿,为脑组织恢复创造条件,降低颅内压,避免或减少继发性病理损伤,还可有效处理活动性出血及对责任血管行电凝处理。但手术治疗的效果主要与手术时机、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与策略等有关[3-4]。小骨窗开颅手术具有简单易行,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等优势,既往常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兴起,微创血肿抽吸术逐渐开展起来。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在直视下操作,寻找破裂出血的脑动脉从而进行电凝止血处理,止血彻底,但其对患者的创伤大,且操作时间长,这样其适应范围受到诸多限制,对年老体弱者,手术的风险就会加大。立体定向颅内微创抽吸术的创伤较小,且手术操作时间短,但也存在血肿清除不彻底,容易再出血等弊端。有研究报道,行立体定向颅内微创抽吸术的患者残留的血肿量可达40%~60%[5]。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血管多为豆纹动脉分支,且较固定,位置变异不多,因此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即可直视下找到豆纹动脉及分支,从而寻找责任血管确切止血,并有效清除血肿,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且不需要对患者全麻处理,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影响小,降低了再出血的几率。术中注意保护血肿周围是血管及脑组织重要功能区,尽量减少使用脑压板对脑组织进行牵拉,使用吸引器吸除血肿液时,动作尽可能轻,要清除干净,止血要彻底。另外,术者必须非常熟悉豆纹动脉、大脑中动脉、引流静脉的解剖,术前仔细查看CT检查影像结果,做到精准定位血肿。

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6],应进行6 h内急诊手术,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全身应激反应,尤其GCS评分低者或伴脑疝者更应进行早期手。也有学者认为[7],发生出血6 h内,可能存在尚未完全凝固的血肿,手术会引起再出血的可能,使手术风险增加。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病理变化有血肿急性膨胀,占位效应导致局部微血管缺血性痉挛、梗阻及脑组织坏死;另外,血肿液中包含许多细胞溶解产生的凝血酶、血红蛋白、血小板等产物,其毒性作用使周围脑组织水肿、变性、出血和坏死。这些病理改变在24 h内是可逆的,因此早期清除血肿可使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降到最低,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致死率。我们采用在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手术,迅速有效地清除了颅内血肿,解除了脑组织受压,创伤较小,且可彻底止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的比率更高,表明其是一种有效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另外,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更适用于高龄脑出血患者,且所需费用相对较低,更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4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孙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28(1):39-41.

[3]夏国道,姚建任,包平,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3):231-232.

[4]李红伟,仉学军,佟正中,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龄基底节区脑内血肿(附34例报告)[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0):2 035-2 036.

[5]余震,吴碧华.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现状[J].神经外科杂志,2002,10(6):376-378.

[6]黄波,邹国荣,胡友珠,等.Toth水解剖技术在经侧裂入路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2):194-196.

[7]林发牧,许小兵.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4):2 224-2 226.

(收稿2015-07-11)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9-0105-02

猜你喜欢

脑出血高血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