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状

2016-06-28王旭利

人间 2016年1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王旭利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状

王旭利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利益分化严重,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正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融洽;实践的重点不突出;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当今社会相结合,它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从而使思想与行为相统一,最终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涵及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施加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活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出发,阐述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载体、内容、方式、方法等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环节、运行过程和结果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对话性、情境性、交往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它是社会或者相应的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对其整个群体中的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融洽。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不融洽成为了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步的一大障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因身份的不同导致关系的不融洽,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它需要为社会思想品德进行代言,也需要对一定的对象客体实施相应的引导和教育,在这过程中主体的组织者身份与客体的被引导者身份往往会使二者之间因身份的不同而导致关系的不融洽。此外,主客体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因为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导致关系的不融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重要,它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进行引导、促进、调节,而在这个过程中客体不管理不理解,接不接受,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主题的“塑造”,往往会受到主体的制约,这也导致主客体关系的不融洽。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点不突出。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五个重点。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先导性内容,它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支柱;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质等多方面的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人们可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的规划;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贯彻执行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道德教育能够对社会各种关系进行规范和调节;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警察,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法纪作保障;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他几个组成要素的贯彻执行也是很好的保证。这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点内容不突出,具体表现有:其一,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地位并不突出,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政治教育。其二,思想教育的根本价值没有体现。人们的行为是由思想意识决定的,因此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思想教育作为根本。而目前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教育中,思想教育对人们的内心意识的改变的根本价值并没有体现。其三,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发挥差,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几乎成为了一句空话。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被忽视。其四,法纪教育的保障性功能被忽视,法纪教育史保障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有序进行的关键,人们只有在知法、懂法、守法的前提下才能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然而,目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没有对人们进行法纪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实效性。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多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整个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如没有立足于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要面向受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活动。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没有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身份、素质等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并没有根据受教育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化、教条化、脱离实际生活等。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教条化主要表现,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当作客观世界的真理,要求受教育者去记忆和掌握。在实践中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由于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实践缺乏精神的培植和情感的培养,教条化的思想尽管可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大量道德知识,但教育效果仍然可能是无效。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知未必导致行,在知和行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桥梁和中介行为,只有通过行动去培养。我国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思想政治教育着固然离不开一定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与形式直接相关,然而如果思想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大搞形式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曹一建著.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树荫.论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5-01

作者简介:王旭利(1993-),女,汉族,四川•泸州,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