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6-06-21谭君梅,林细吟,赵娟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下肢维度资料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谭君梅1,林细吟2,赵娟娟2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 成都 610072;2.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是指由于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全身整体性、连续性疾病[1],它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2]。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LEAD的患病率为2.1%~6.0%[3],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中LEAD的患病率为25.40%[4],60岁的人群中LEAD的估测患病率约20%[5]。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LEAD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偏低,生活质量受到患者年龄、病程、疾病诱因、疾病分期、不良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LEAD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LEAD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提供依据,对改善和提高LEA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3年1~5月在某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被确诊LEAD的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LEAD的诊断标准[3]包括:①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等)、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静息踝肱指数(ABI)<0.9或运动后ABI下降20%;③超声多普勒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本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年龄≥18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或能进行完全有效的语言沟通;确诊时间≥1个月。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如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败血症、呼吸衰竭及恶性肿瘤等)和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研究工具包括: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2个部分,即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生活习惯、疾病确诊时间、有无得到健康指导等。疾病相关资料主要是研究者查阅病历等得到的疾病相关资料:包括临床检验指标、疾病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等。②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共有8个维度36个条目及1个健康变化自评(与1年前健康相比),用于评价个体对于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总体变化的主观感受。资料收集方法:①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样;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对患者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研究者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完成后收回,采用查阅患者病例和随诊资料获得疾病相关资料。参考人群:以李宁秀等[6]对四川地区1603名农村居民和646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得分作为参考人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服从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资料,两组资料选择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资料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多组资料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选择组间LSD法进行两两比较。若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则选择采用非参检验中Mann-whitney U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多重线性回归对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全部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中男61例(67.8%),女29例(32.2%);年龄24~89岁,平均62.76岁,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58例(64.4%);无配偶患者12例(13.3%);仅有18例(20%)患者在职;医疗费用完全自费17例(18.9%);75例人均月收入大部分低于3000元/月。患病确诊时间为1个月至52年,平均6年1个月,中位数为4年1个月;LEAD的诊断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6例(62.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4例(37.8%);疾病临床分期中,严重缺血并肢体溃疡者54例(60.0%);采取非手术治疗47例(占52.2%),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47.8%)。患病后,仅有26例(28.9%)进行了运动锻炼,52例(57.8%)主要通过医护人员来获得疾病相关知识;47例(52.2%)吸烟,吸烟量为每天(22.49±11.46)支,30例(33.3%)饮酒,饮酒量为(183.33±176.82)ml(白酒)。

2.2 LEAD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LEAD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除“精神健康”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普通参考人群[6],整体生活质量较低。仅有6.7%的患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较一年前变好了一些,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受损程度以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三个维度受损最为严重,见表1。

表1 LEAD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普通参考人群比较 (分)

2.3 LE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以LEAD患者的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时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变量,通过分析,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疾病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有无运动锻炼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维度产生了影响,见表2。

表2 LEAD患者生活质量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LEAD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LEAD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受损程度以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三个维度受损最为严重,可能是由于疾病发生部位在下肢,造成患者躯体活动不便,下肢动脉缺血,循环障碍,给患者带来疼痛,限制了患者的正常工作或活动,同时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又不能在短时间痊愈,患者往往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治愈信心不足,对疾病的治疗有失望的情绪。这提示我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7,8],鼓励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采取合适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尽量帮助患者改善生理功能受限带来的不便,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调节情绪等。

3.2 LE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通过比较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生理功能越差,这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脏器和感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功能下降,对于患者配合治疗、康复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这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都较长,社交圈较小,患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的能力也会变差,患者也很少有主动了解疾病的意愿,这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护理。

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这与李晓绿[9]、胡婷[10]、段洁[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患者,经济能力较好,能获得较好的医疗资源,能得到相对较好的治疗,疾病带来的不良后果也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患者本人经济地位较高,人际交往圈子较为广泛,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不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护理配合度较高,对疾病的治疗进展有正面促进作用。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应该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更多关注收入较低的患者,给予经济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鼓励其尽可能多的开展社会活动,减少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生活质量差于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病变极易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肢体出现缺血等症状,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是一种累及周围脉管(中、小动脉及静脉)的血管炎症病变,病变一般局限在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病程冗长,长期的医疗护理过程会使患者慢慢对疾病的治愈失去信心,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消极配合的态度。所以在护理中,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要注意对合并症等的护理,防止患者产生厌烦、倦怠心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努力复健等;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注意多提供疾病相关知识,解释疾病相关影响因素和不良后果,劝导其坚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恶化等。

严重缺血并肢体溃疡的患者疼痛最为严重,这与张立华[12]、Iles[13]的研究相似。严重缺血并肢体溃疡期的患者由于病情进入到晚期,肢体出现破损坏疽,甚至合并感染,患者有难以缓解的疼痛持续出现。所以对于无症状期的患者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健康宣教和早期防御等,防止病情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对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期的患者要帮助其控制疼痛、解释疼痛的原因等;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缺血并肢体溃疡的患者,一定要尽可能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消除因伤口坏疽或感染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良的情绪等。

适当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肢的血供,另一方面也可有利于肢体生理功能的恢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也指出,步行锻炼等是治疗LEAD的有效方法,有计划的辅助性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鼓励并协助患者针对自身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有计划性的运动锻炼,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LEAD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低下,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护理措施,争取能采取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付凌云.步行对下肢动脉疾病有益[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10(4):60.

[2] 叶颖.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

[3]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10):725-740.

[4] 沈乐.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无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的中医证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 何岸苇.下肢动脉疾病无创性影像诊断方法的最优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

[6] 李宁秀,刘朝杰,李俊,等.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评价参考值[J].华西医科大学报,2001,32(1):43-47.

[7] 李莉,黄春晖,彭梦萍,等.18例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2012,(2):46-47.

[8] 田素红.系统化家庭随访对下肢动脉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6):

[9] 1238-1239.

[9] 李晓绿.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分布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D].河南中医学院,2005.

[10]胡婷.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疾病感知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中山大学,2011.

[11]段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困扰程度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1.

[12]张立华,金晓燕,尚少梅,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17-619.

[13]Iles RA,Davidson M,Taylor NF,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bility of recovery expectations to predict outcomes in non-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J].J Occup Rehabil,2009,19(1):25-40.

2016-05-10;

2016-05-28)

猜你喜欢

下肢维度资料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