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6年呼吸内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2016-06-21任思静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04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四川成都6007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四川南充6700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李 涛,刘 华,任思静(.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04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四川 成都 6007;.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四川 南充 6700)

2015~2016年呼吸内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李 涛1,刘 华2,任思静3
(1.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04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3.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四川 南充 637100)

目的 了解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状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凡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均查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3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6株为定植菌株,定植率为53.33%;14株为感染菌株,感染率为46.67%。30株铜绿假单胞菌多数为多重耐药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3.33%、53.33%、53.33、43.33%、13.3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常常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具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抗菌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常常存在土壤、尘埃、水等环境中,也可定植于人体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部位。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导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增多,住院患者定植率升高,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高度关注[1]。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和定植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本研究对2015~2016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状况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30株铜绿假单胞菌均由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而获得,在标本中分布情况见表1。仪器及试剂(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 COMPACT、GNI鉴定卡、GNS药敏卡,GNS药敏卡检测抗菌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

1.2 方法

1.2.1 病例调查 查阅2015~2016年呼吸内科30份病历,了解患者入院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等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验报告、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

表1 30株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送检标本中的分布情况

1.2.2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医政司2001年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感染/定植铜绿假单胞菌。

1.2.3 痰液标本质量 按照卫生部医政司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接收进行细菌培养标本的条件,进行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①痰液标本:平均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②气管呼出痰液:平均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10个或20个油镜视野至少能见1个细菌;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鳞状上皮细胞数<细胞数的10%。即为合格痰液标本。

1.2.4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按照卫生部医政司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获得纯菌种后,根据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结果,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2粪肠球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全程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0岁9例,>60岁21例。多数患者使用了呼吸机、进行了雾化治疗,部分进行了气管插管、使用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见表2。

表2 30例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布 (%)

2.2 3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定植调查情况 感染情况:根据临床感染特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升高、痰涂片镜检质量合格等指标,判断患者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调查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为14例,感染率为46.67%(入院时感染8例,为院外感染,占57.14%;入院48小时后感染8例,为院内感染,占42.86%)。定植情况:根据临床诊断、痰涂片镜检不合格,降钙素原等指标,判断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患者16例,定植率53.33%(院外定植13例,占43.33%;院内定植3例,占10%)。多数患者患有呼吸道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重症肺炎为主,患有COPD与支气管扩张的人数百分比为30%和40%。见表3。

表3 30例铜绿假单胞杆菌患者的感染/定植情况统计

2.3 使用抗生素情况 患者多数使用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抗生素,见表4。

2.4 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情况 30株铜绿假单胞杆菌中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实验耐药率见表5。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空气,人体皮肤、肠道、呼吸道均有存在,并且在人体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均可定植,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2]。呼吸内科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而较多使用呼吸机等高危感染器械更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与传播。目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日趋严重,定植率也日益增高,尤其耐药性强,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开展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感染/定植,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减少医院感染率至关重要。

表4 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

表5 30株铜绿假单胞杆菌的耐药情况

本调查结果显示,从呼吸内科分离出的30株铜绿假单胞杆菌全部源于痰标本,表明铜绿假单胞杆菌是呼吸道感染/定植的常见菌。据文献报道,患者住院时间长、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和雾化治疗等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3,4]。本研究中70%的患者大于60岁,均患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免疫力低下。80%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3.34%进行了雾化治疗,23.33%进行了气管插管,部分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激素。这表明老年患者、使用呼吸机和雾化治疗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定植重要易感因素[5]。

本研究中,30例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为46.67%,定植率为53.33%,其原因是多数患者都是由其他医院转入我院呼吸内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随患者带入我院。调查还发现支气管扩张、COPD、慢性支气管炎、重症肺炎院外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定植高于院内,其中支气管扩张的感染/定植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主要原因是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同时患有COPD、重症肺炎[6]。

本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多数使用了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其中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3.33%、20.00%、13.33%、30.00%、30.00%、13.33%、33.33%。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据相关文献报道,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7],但由于在本次调查中,统计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数量不多,所以统计得出的这些抗生素的铜绿耐药率都不高。因此,临床须按照抗菌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常在呼吸内科的患者体内感染/定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因此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检测,正确判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定植情况,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感染患者进行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对感染/定植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有效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率。

[1] 张瑞琴,陈灿,王凤芝,等.医院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7):539-544.

[2] 袁珣,李铁强,冯梅.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2):295-301.

[3] 张华.医院获得性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6(23):3230-3231,3238.

[4] 辛续丽,杨朵,王松雪,等.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4(1):99-101.

[5] 龙小华,侯正利,王金龙.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4):36-39.

[6] 江硕,袁飞.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各科室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245-247.

[7] 岳红梅,王万淑.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30(15):3509-3012,3518.

Infection/colonization status and antibiotics resistance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from 2015 to 2016

LITao1,LIUHua2RENSi-jing3
(1.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JintangCounty,Chengdu610400,China;2.ClinicalLaboratoryCenter,Si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Sichu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Chengdu610072,China;3.DepartmentofMedicallaboratory,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637100,China)

LIUHu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colonization status and antibiotics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ruginosa) isolated from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from 2015 to 2016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P.aeruginosa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ports of patients from respiratory department were collected from 2015 to 2016. In addition,med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aeruginosa results from clinical microbiology department were reviewed. The status of infection/ colonization and antibiotics resistance of P.aeruginosa were determined.Results Among 30 strains of P.aeruginos,16 were as colonization status,and the rate was 53.33%. However,14 were as infection status,and the rate was 46.67%. Most of the P.aeruginosa were multiple-drug resistant.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to the antibacterial agents of cephalosporins,aminoglycoside,penicillins,carbapenems and quinolone were 63.33%,53.33%,53.33,43.33% and 13.33% respectively.Conclusion P.aeruginosa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especially for patients from respiratory department. The stra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Therefore,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aeruginos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P.aeruginosa;Infection;Colonization;Antibacterial agents;Drug-resistance

刘 华

R446.5;R56

A

1672-6170(2016)06-0084-03

2016-07-09;

2016-09-24)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