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水压在超声引导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观察

2016-06-21蒋文军马俊梅李治熹曹李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四川成都61007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肠套叠水压灌肠

蒋文军,马俊梅,李治熹,曹李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不同水压在超声引导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观察

蒋文军,马俊梅,李治熹,曹李明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48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复位平均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具有复位用时较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小儿肠套叠;B超;水压灌肠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的常见急腹症,临床将其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肠套叠好发于婴幼儿,约有90%以上的肠套叠都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人群[1]。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患儿还可有呕吐、突发性哭闹、果酱样便等症状,本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如果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进展为肠坏死、绞窄性肠梗阻,甚至还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给患儿造成生命威胁[2]。长期以来临床都采用的是X射线技术诊断、治疗小儿肠套叠,但X射线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辐射危害。我院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超声引导水压灌肠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148例肠套叠患儿,诊断标准:①患儿阵发性哭闹,有便血、呕吐、腹痛等症状;②腹部可触及稍活动的香肠样肿物,质地稍硬;③超声检查长轴切面显示“套筒征”,短轴切面显示“同心圆征”。纳入标准:①发病时间<72 h;②患儿意识清楚;③有轻微血便,套叠长度<5 cm;④无严重并发症。排除:①发病时间超过72 h者;②存在意识障碍者;③套叠长度超过5 cm;④存在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者;⑤合并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男39例,女35例,年龄3个月至6岁[(2.9±1.3)岁],发病时间1~72 h[(16.9±5.2)h];肠套叠包块位置:右侧腹腔58例,左侧腹腔10例,上侧腹腔6例。阵发性哭闹74例,呕吐55例,果酱样便27例,腹胀3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2个月至5岁[(2.8±1.5)岁],发病时间2~76 h[(17.4±6.1)h];肠套叠包块位置:右侧腹腔60例,左侧腹腔11例,上侧腹腔3例。阵发性哭闹73例,呕吐52例,果酱样便31例,腹胀3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灶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 128XP超声诊断仪,飞利浦HDI 5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 MHz;2 L灌肠器;直径8~10 mm的连接导管;18~20 g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支架;温生理盐水;石蜡油;一次性床垫等。①对照组: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经患儿肛门插入Foley管,再向球囊内充气、固定,球囊内压力保持在110 mmHg左右,利用空气压力使套叠肠管复位,个别患儿可用手进行适当按摩。整复灌肠后,若患儿的肠套叠肿块逐渐消失,则马上停止灌肠。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出会阴部位。将双腔导尿管插入患儿肛门、固定,向管道内注入20~30 ml的生理盐水。将导尿管一端与灌肠器相连接,然后将灌肠器悬挂在距离病床1 m处的灌肠支架上。使用彩超仪对患儿腹部进行扫查,上移灌肠器调整水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水压进行灌肠(≤3个月者,水压60~80 mmHg;3~6个月者,水压60~90 mmHg;>6个月者,水压60~100 mmHg),确保生理盐水完全浸润套叠部位。在超声扫查下可见套头、套鞘后,将灌肠器向上移动0.2 m,缓慢增加压力10~30 mmHg,然后采用手法按摩进行复位治疗。对于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躁情绪的患儿,可放水休息10 min,然后再重复灌肠。对于水压灌肠未能正常复位的患儿,且经B超检查显示无套入肠管坏死,可在麻醉下继续进行水压灌肠,若仍不能复位,则需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灌肠治疗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复位成功[3]:患儿的套叠包块消失,超声下可见回盲瓣,且回盲瓣开放,远端小肠被生理盐水充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位成功率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复位成功的患儿中,观察组有1例行肠切除术,对照组有2例行肠切除术,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比较

2.2 复位时间 成功复位患儿中,观察组用时<30 min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成功复位平均用时(23.58±5.06)min,对照组(36.85±4.28)min,观察组成功复位平均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t=15.906,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成功复位用时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两组复位成功的患儿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39%(1/72),对照组复发率8.62%(5/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497,P< 0.05)。

表3 两组患儿灌肠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在临床常较为常见,目前,临床诊断肠套叠的方法首选超声检查,临床治疗则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两类。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传统非手术疗法,临床应用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各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疗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其已逐渐取代传统空气灌肠成为了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4]。

比起传统的X射线引导空气灌肠法,超声引导水压灌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操作简单,在应用超声技术对患儿进行检查,确诊为肠套叠后即可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5]。②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下水压灌肠治疗的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30%,显著高于采用X射线下空气灌肠治疗的对照组(78.38%)。这一结果与国内多篇文献报道结果相符。③治疗方式灵活,超声下水压灌肠治疗可在超声室以外的儿科病房开展,对于发病时间过长和病情复杂的患儿,根据彩超显示的血流信号判断肠套叠的严重程度[6],若套入肠管未发生坏死,则可转入手术室,在麻醉下松弛肠管,进行灌肠复位,以提高复位成功率[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就有6例在麻醉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并最终复位成功。④适应证较广,对于初次发病者、多次复发者以及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者,均可采用超声引导水压灌肠进行复位治疗,疗效确切[8]。⑤复位时间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复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符,这是因为生理盐水比空气的透声更好,在B超引导下,声像图显示更加直观、清晰,方便观察复位效果,所以复位用时更短。⑥并发症少。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患儿病情灵活调整灌肠器高度改变水压,无需注水加压,复位治疗安全性更高,能够较好地避免肠穿孔的发生[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仅有1例发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对照组则有6例发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例发生肠破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另外,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还避免了X射线对患儿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安全性更好。

对于婴幼儿而言,其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肠道内的阻力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肠道的压力承受限度也有有所区别。通常来说,<3个月的婴儿,由于饮食时间不长,肠壁发育不够完善,所以肠道的压力承受能力较低,随着出生时间的延长,婴儿饮食量的增多,婴儿在出生后3~6个月后,肠道壁会逐步发育完善,压力承受能力也会逐渐增强[10]。据文献资料显示[11],>6个月的肠套叠患儿,其肠道能够承受的水压明显比<6个月的患儿强。可见年龄与肠道内阻力、肠壁发育、肠道压力承受能力都有着显著相关性。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在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水压灌肠时,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设定了不同的水压,以免因水压过大而造成结肠穿孔,以确保治疗安全。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对于全身情况较差,有严重脱水、休克、高热等现象的患儿,以及腹腔积液较多、腹膜刺激征明显者,均不宜选用此法。总之,在B超引导下,根据患儿年龄采用相应的水压对肠套叠患儿进行灌肠治疗,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复位用时较短,治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单叔煤,李贵斌,赵卫斌,等.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141-142,146.

[2] 腾想,杨孟选,朱倩如,等.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1):1044-1046.

[3] 柏艳红,梁明,唐凤珍,等.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超声学评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5):352-354,356

[4] 林志川,李建国.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1):37-39.

[5] 姚振宏,李祥萍,谢仔坚,等.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2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85-85.

[6] 彭开兵.小儿肠套叠20例的超声诊断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178-179.

[7] 杨军.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51-53.

[8] 李庆丰,雷淑琴,孙传玮,等.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仪治疗小儿肠套叠[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0):193-194.

[9] 马海峰,董贺龙,周福金,等.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1-1612.

[10]周光辉.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4):54-55.

[11]陆文明,戴元颖,姜志强,等.实时超声监测下行温0.9%氯化钠溶液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原发性肠套叠[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76-1777.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under ultrasound-guided enema for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

JIANGWen-jun,MAJun-mei,LIZhi-xi,CAOLi-ming
(DepartmentofPediatricSurgery,Children’sMedicalCenter,Si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Sichu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Chengdu610072,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under ultrasound-guided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eight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s,74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air enema treatment under X-ray-gui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under ultrasound-guided enema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set succ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0% th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8.38%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et average tim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enema for intussusception has high success reset rate. It also has some advantages like shorter reset time,fewer complications,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when compared to air enema treatment.

Intussusception;B-ultrasound;Hydrostatic enema

R726.5

A

1672-6170(2016)06-0060-03

2016-06-30;

2016-08-01)

猜你喜欢

肠套叠水压灌肠
水压的杰作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