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

2016-06-21庄建新李银辉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混合痔罗哌卡因镇痛

庄建新,叶 晋,李银辉

(南昌市第三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9)

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

庄建新,叶晋,李银辉

(南昌市第三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9)

摘要:目的探讨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84例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住院治疗的病例,将其按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94例、对照组90例,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内痔套扎术。于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手术创缘注射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混悬液,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2组疗效、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疼痛评分、术后出血、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P<0.01);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亦低于对照组 (16.0%比38.9%,P<0.01)。结论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长效镇痛,在痔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关键词:混合痔; 手术; 镇痛; 亚甲蓝; 罗哌卡因

痔是肛肠最常见良性疾病,一般无症状痔不需要处理,临床III—IV度痔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疼痛是患者恐惧手术的因素之一,也是评价手术疗效的指标之一。亚甲蓝是解毒抢救药和临床诊断染色剂,本文旨在探讨亚甲蓝与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184例为南昌市第三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入住院的病例,均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13例,女71例,年龄45~67(55.93±8.64)岁。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94例,男58例,女36例,年龄(55.67±8.24)岁,平均病程5.4年。对照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56.59±9.72)岁,平均病程5.2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备皮、常规肠道准备。

1.2.2操作步骤

患者取侧卧位,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适当扩肛,暴露出全部痔核,梭形切开痔核基底部,两切切口间保留0.5cm以上皮桥,钳夹内痔核,结扎并切除痔核。创面如有出血行电凝止血。

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用1%亚甲蓝2mL与0.75%罗哌卡因5mL和注射用水5mL配成复方亚甲蓝混悬液,创缘皮下点状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

1.3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第5天进行2组疼痛、出血、水肿评分,并观察术后肛周组织坏死,肛周感染,肛门失禁等并发症[2]。

疼痛评分:0分(无疼痛);1分(轻度疼痛,无需用止痛药);2分(中度疼痛,用一般的止痛药);3分(重度疼痛,需用强镇痛剂)。出血评分:0分(排便时无血);1分(手纸染血);2分(滴血);3分(喷射状出血)。水肿评分:0分(无水肿);1分(轻度隆起、有皮纹);2分(中度隆起、皮纹模糊);3分(重度隆起皮纹消失、发亮)。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184例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大出血、感染和肛门狭窄,肛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且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

2.1各观察点2组术后疼痛评分

观察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P<0.01),见表1。

表1各观察点2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s,分

2.2各观察点2组术后出血评分

观察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术后出血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P<0.01),见表2。

表2各观察点2组术后出血评分比较

±s,分

2.3各观察点2组术后水肿评分

观察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术后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P<0.01),见表3。

表3各观察点2组术后水肿评分

±s,分

2.4术后镇痛药2组使用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较对照组少(16%比38.9%,P<0.01),见表4。

表4 术后镇痛药2组使用情况

3讨论

痔是肛肠常见良性疾病,术后疼痛是肛肠手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引起疼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肛门区域的神经丰富,对疼痛非常敏感;2)手术创面组织被破坏,神经受到被动刺激,引起肌肉痉挛疼痛;3)术后大便刺激、切口分泌物刺激及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疼痛。术后无痛化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口服药、肌内注射、直肠内给药、镇痛泵以及骶管给药[3-5]。

亚甲蓝是染色剂也是解毒剂,目前也运用于术后镇痛。用0.2%溶液局部注射可逆性损伤神经末梢髓质,随着新的髓质生长,感觉可恢复正常,有着长效镇痛的作用[6]。罗哌卡因皮肤镇痛时间平均为4.4h,较布比卡因长,可能与罗哌卡因能引起血管收缩有关,而局部浸润麻醉作用时间较同浓度布比卡因长2~3倍。但同等剂量和浓度的布比卡因使皮肤血流量增加,这有利于减少手术创面出血[7]。罗哌卡因还可覆盖亚甲蓝起效前引起的烧灼痛,因此联合运用可达到术后完全无痛效果。刘春丽[8]对113例肛门疾病术后创面常规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镇痛,完全镇痛者占35例(30.97%),I度疼痛者57例(50.44%),镇痛总有效率达81.41%,表明镇痛效果明确。厉荣平[9]使用亚甲蓝混合液对肛肠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率达95.52%;陈丙杰[10]认为,术后联用复方利多卡因与亚甲蓝镇痛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亚甲蓝组;赖芳平等[11]研究显示使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止痛优于常规止痛(P<0.05)。

本研究采用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混悬液对混合痔术后创缘皮下注射,剂量为0.1%~0.33%[12],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疼痛评分、术后出血、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亦低于对照组(16.0%比38.9%,P<0.05),且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长效镇痛,在痔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SamalaviciusNE,PoskusT,GuptaRK,etal.Long-termresultsofsingleintradermal1%methyleneblueinjectionforintractableidiopathicpruritusani:aprospectivestudy[J].TechColoproctol,2012,16(4):295-299.

[3]勾娟,郑双清.肛周美蓝注射联合双氯芬酸钠栓肛塞在肛肠术后镇痛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2):692.

[4]董亚静,高英雪,任慧如,等.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用于肛周手术术后镇痛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5):682-683.

[5]SousaAM,AshmawiHA,CostaLS,etal.Percutaneoussciaticnerveblockwithtramadolinducesanalgesiaandmotorblockadeintwoanimalpainmodels[J].BraJMedBioRes,2012,45(2):147-152.

[6]闫丽丽,傅绪珍,李思惠.急性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27例临床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32(3):148-150.

[7]柳向前,曾观海.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232.

[8]刘春丽.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工企医刊,2010,23(3):32-33.

[9]厉荣平.亚甲蓝混合液对220例肛肠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2):20.

[10]陈丙杰.复方利多卡因针和亚甲蓝针合用与单用亚甲蓝用于肛肠科术后止痛的对比观察:附7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1-52.

[11]赖芳平,李广海,林太鸿.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肛门疾病术后镇痛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111-112.

[12]史振玉,孙卫国.不同浓度亚甲蓝对肛门病变术后止痛效果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3,5(9):1284.

(责任编辑:罗芳)

收稿日期:2015-07-31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2-0038-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2.016

猜你喜欢

混合痔罗哌卡因镇痛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