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2016-06-21陈文海石昌花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脑梗死老年人

陈文海,石昌花

(黎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贵州 黎平 557300)

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陈文海,石昌花

(黎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贵州 黎平 5573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0 d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0 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30 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速度,降低血液黏度。

关键词:脑梗死; 脑苷肌肽; 血流动力学; 血液黏度; 老年人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也是造成我国老年人行动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由于治疗后患者大多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原则为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细胞及血液循环,修复损伤脑组织细胞[2]。笔者对55例脑梗死患者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均经MRI、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严重意识障碍和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不能配合本次研究、未签署入组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将11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60~78(66.87±2.23)岁,病程5~72(21.2±3.1)h。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61~76(65.87±2.14)岁,病程6~70(20.5±3.0)h。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改善脑循环、降压、抗感染、溶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03212、20140622)6~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2组疗程均为30d。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0d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病残情况进行评价[3]。优:治疗后,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评价为0级;良:治疗后,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评价为1—3级;差:治疗后,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以下,病残评价为1—2级。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快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s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

对照组治疗30d后血浆黏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0d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值及观察组血浆黏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0d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比较 ±s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血压极易产生异常波动,如果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导致脑血栓的形成。有研究[4]发现,老年脑梗死主要是由脑部血液流动性差、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且因老年人血液循环系统趋于老化,自我调节能力显著下降,故脑梗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赵洪芹等[5]对重度颅外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密切关联,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指标可以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类型及预后情况。

脑苷肌肽是一种由多肽、神经节苷脂组成的复方制剂,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心脏组织、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系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6]。多肽是广泛参与人体生化过程的重要物质,不但在物质生成、转运、信息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对脑组织新陈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7];神经节苷脂可以有效修复受损脑神经组织,帮助神经支配功能再造,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意识障碍情况[8]。何锴[9]研究发现,采用脑苷肌肽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脑苷肌肽在促进缺血组织脑组织神经新陈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蔡秀颜等[10]使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其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余乐涵等[11]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伴随着细胞凋亡,故给予脑梗死患者修复脑组织细胞药物可有效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恢复脑组织正常新陈代谢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快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30d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差值、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差值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速度,降低血液黏度,进一步起到了溶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信群,王泉兰,应国秋,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损伤心肌的修复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6):1-4,21.

[2]张红心.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中S100B、MMP-7和MMP-8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1):2781-2782.

[3]张建新,张志坚,饶富兰,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4):73-75.

[4]刘冠云,陈奇,梁文俊.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3):300-303.

[5]赵洪芹,张晓芳,丁磊,等.重度EICAS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51(4):427-429.

[6]林坚,董战玲.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4):22-23,30.

[7]张宝钧,陈峰.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3):102-104.

[8]武霞,赵世刚,宋军平.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8):25-27,105.

[9]何锴.奥扎格雷钠配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9):673-675.

[10]蔡秀颜,杨职,袁莉,等.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64-65.

[11]余乐涵,万慧芳,朱伟锋,等.牛磺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及心肌GRP78、Caspase-12表达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3):5-10.

(责任编辑:胡炜华)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2-0019-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2.007

猜你喜欢

血流动力学脑梗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