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聋生语文字词教学效果的思考

2016-06-21◎俞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词聋生词义

◎俞 芹



对提高聋生语文字词教学效果的思考

◎俞 芹

字词教学贯穿聋生语文学习的始终,无论是小学低段还是小学高段、中学还是大学,始终都需要进行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词语,为搭建句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具备更强的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语言能力。如何才能取得字词学习的良好效果,关键是要改进字词教学的方法,通过正确界定本课的生字新词,进行有效的词义教学,加强字词运用的实践教学以及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字词的积累。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作为一名学生,只有在学好字词的基础上学好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语言能力,才具有社会交往、交流思想的能力。学生,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入社会,发展自我。因此字词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其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字词犹如造房子,没有夯实的地基,哪能立起高楼大厦!“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意不晓而见意者也。”(程颐语)程颐所说的对象虽是健全人,但对聋生来说也是如此,聋生学习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对字词学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呢?

现行的聋生语文教学是对一篇篇课文进行字词、阅读、写作、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对字词的学习约占五至十分钟,到了高年级或者大学几本是一带而过。而这几分钟的学习步骤一般是这样的:教师罗列本课存在一定理解难度的、要求掌握的的词语——根据教师罗列的词语进行拼读与理解检查,检查的同时进行一定的讲解——检查完毕出示罗列的词语——抄写词语——巩固练习。而在其它的时间里,更注重的是对课文结构的分析,对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感悟,很少再涉及字词。那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字词的意义与运用呢?虽然说,授课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PPT,词义解释也非常清楚,通过读写背学生们或许也记住了这个字词及解释,但是需强调字词学习的核心是“词义及其词义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最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完备的词义系统——一张强大的词语网络”。“完备的词义系统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怎样的字词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呢?本文试图对如何提高语文字词教学的效果作深入探讨。

二、提高字词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正确界定生字新词

一般来说,教师总是把课文注释里出现的字词和教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学生可能不认识的比较难理解的字词作为本课的生字新词进行教学,并由此认为这些字词就是学生识记、运用的重点。其实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聋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聋生词汇量比较大,生字新词的范围相对较小;有些聋生词汇量很少,相对应生字新词的范围就很大。另外,学生的认知和教师的认知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认为容易的字词也许正是学生所不知的,所以完全依靠教师的感觉和参考资料很难界定本课的生字新词。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几乎没有学生针对教师摆出的生字新词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几乎没有学生对课文中的其它词语提出不懂的问题。这难道是因为学生掌握了除此之外的所有词语吗?答案其实不然。也许有一种解释是:很多的学生不懂装懂,还有的学生被教师拖着鼻子走,他们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曾经在学习《画里阴晴》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查找课文中的生字词,由此来检测教师和学生查找词语的相似度。两个班级共51位学生,教师备课时准备了“浓酣”、“含蕴”等13个词语。而在这些词语中,只有17位学生认为“浓酣”,9位学生认为“含蕴”这两个词语需要作为生字生词,而另外11个词语,大部分学生没有把它们作为生字词、重点字词。可见教师在上课时摆出的这些所谓的生字词、重点字词,在部分学生看来并不是如此。之后笔者也对其它课文进行了相似的检测,结果大抵相似。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必须以“生本位”来界定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预习去发现和汇集本课的生字新词,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生字新词教学。

(二)进行有效的词义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字词融入课文的分析中进行教学,在对字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学生会对字词的掌握更牢固。曾经某教师在课文分析过程中对某个字词进行插入式的分析,但专家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插入字词的解释及分析割裂了上课的内容,使课堂缺乏流畅性。但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学生都不理解这个词语谈何理解整个句子呢!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去教这个词语就成为关键。

众所周知,直观的东西最容易为人们所熟知,知识也是如此。对聋生来说掌握直观形象的知识远比抽象知识来得容易。词的教学是要教耳聋学生理解词义,尽量少用语言来解释词义,因为这种方法对语言能力非常有限的耳聋学生往往是徒劳的。因此“直观教学法”是聋校教词义的最重要方法。字词直观教学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运用图画、动作、表情、表演、想象等手段。

在《善良》这篇课文中,“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对这个“四面楚歌”的理解,可以运用图画的方法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又比如《合欢树》里面的“虔诚”,这个词比较抽象,就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来演示;《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中的“班门弄斧”可以通过表演故事来掌握。特别凑巧的是在教授《绝版的周庄》这篇课文前,两个学生在玩耍,一个冷不防被另一个同学撞了一下,这情景正符合“猝不及防”这个词语。

现在很多教学都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其实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教师不妨多书写,直观的书写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字词如果仅仅是通过PPT展示出来,学生可能不会注意到该字词书写过程中的要点,但通过教师的书写及讲解就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如《洛阳诗韵》中“贬谪”一词中的“谪”,很多学生会误写成“摘”“謪”“滴”,如果事先进行板书,就会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类似的还有《一段最古的长城》中的“迥乎”“夯”等。

(三)加强字词的实践运用教学

造句是最常用的字词教学方法。通过造句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字词,但是造句这个教学环节通常比较花时间,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很多教师省却了这一环节,其实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字词,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因为教师只有通过学生写出的句子,才能判断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词语。

(四)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字词的积累

辞不达意、语句颠倒、语言缺乏生动性是聋生作文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和字词积累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对词语理解得不准确,脑海中词汇量的贫乏都会造成这种现象。因此,聋生的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字词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造句成文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才能避免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1.在课堂教学中积累

课堂教学积累是字词积累的最直接办法。通过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通过“默写词语”来检查掌握词语的程度。比如可以尝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看谁写得最多又好。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课外阅读是字词积累的有效办法,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去,在阅读中感悟词语,积累词语。作为语文教师都深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个道理。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相对困难、字词积累贫乏的学生就需要多多阅读,因为阅读能教给他思考,书读得越多思考也就越深刻,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智慧力量越活跃,接受能力就会越强,对字词的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日常生活积累是字词积累最广阔的天地。学生和家人、同学、朋友交流,在交流中积累;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积累。例如《为你自己高兴》这篇课文有“江郎才尽”这个词,在进行造句练习时,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个成语。例如“我看完了一本厚厚的书本,真是个江郎才尽的学生。”“这个面,我吃得江郎才尽。”“我们江郎才尽地把整篇作品看完。”“短跑比赛我得了前第三名,我江郎才尽。”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看了《超能陆战队》的片段,影片中出现过“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在教学时再次让学生观看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该词的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逛街、旅游的时候也能积累字词。

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字词是非常广阔的。聋生字词相对贫乏,用词比较混乱,往往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因此多接触社会,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不失为最有力的办法,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语言能力进步明显,正是因为在校期间的积淀,再加上进入社会后把自己所学的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丰富了词语积累量,理解了词语的正确意思。

参考文献:

[1]孙群力.高中语文字词教学刍议[J].语文学刊,2006,(04).

[2]梁歆.词语与词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北京:华夏出版社.

(俞芹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310023)

猜你喜欢

新词聋生词义
声音·数字·新词 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学诗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