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2016-06-20方繁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都昌3326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干扰素

方繁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都昌 332600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方繁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都昌332600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治疗方式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单纯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通过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1年眼压回升程度及视力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高达94.29%;对照组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62.86%;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眼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而观察组患者基本维持不变;对照组有22例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观察组有33例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57%,观察组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眼科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干扰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国内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疾病,表现为眼痛、偏头痛以及畏光等症状。同时,病情严重的患者眼压将会达到58 mmHg以上,出现角膜水肿、巩膜充血、眼部虹膜色素脱落以及房角粘连等情况[1]。如果患者不及时对眼部进行治疗,不仅会长期伴随眼部疼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呕吐的症状,甚至导致失明。因此,一旦患上这类疾病,就应立即去医院对眼部进行全面治疗,以免引发更多并发症。小梁切除术是这类疾病常用治疗方式,但该手术存在较多限制,并且疗效一般[2]。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手术已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治疗方式,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3]。本文对两种青光眼手术进行探讨,并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以此分析两种手术方面对患者眼压以及视力功能的实际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70例患者均属于典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排除白内障等类似病症,所有患者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眼压均处在39~75 mmHg的范围内,并伴有眼痛的症状。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选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平均(43.7±7.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3.75±1.26)年;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46.4±8.6)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半年,平均(5.74±1.76)年。在70例患者中,因糖尿病所致22例,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19例,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所致29例。两组青光眼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小梁切除术,操作过程如下:先对患者眼部球周进行麻醉,并在显微镜下做以角膜缘为基底、面积约8 mm×10 mm的球结膜瓣。接着对患者板层巩瓣膜进行严格地预制,并选取加有少量抗生素的250 mL生理盐水对患者板层巩膜床进行冲洗,再将患者眼部巩膜瓣下部分小梁组织及对应的周边虹膜进行切除。巩膜瓣复位并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二针,球结膜瓣复位用8-0可吸收缝线对患者球结膜切口进行缝合,手术完成后,将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均匀涂在患者眼部结膜囊内,绷带包扎患眼,术后进行激素、抗生素处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小梁切除术的操作过程与对照组完全一致。丝裂霉素的操作过程如下:将干棉片放在浓度为0.5 mg/mL的丝裂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86,规格为2 mg/支)中,再将湿棉片剪成与巩膜瓣相近的形状,并置于巩膜瓣下约4 min,接着用250 mL的清洗液将创面进行彻底清洗,最后进行小梁切除术;干扰素的操作过程如下:在术后2周内,将已被稀释的干扰素(哈药集团,国药准字S10960023,规格为300万国际单位)(4.5×105)U注入到患者的球结膜下部。同时,每日对患者眼部按摩换药一次,并借助裂隙灯显微镜来检查患者眼部。在术后1个月内,观察患者眼部的滤过泡、角膜、前房、虹膜以及结膜创口等部位的具体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标准[4]可分为三类,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的NVG症状完全消除,视力完全恢复,眼压下降到目标眼压的眼压值;显效是指患者的NVG症状有所缓解,视力也有所提高,眼压也有所降低,接近目标眼压;无效是指患者的NVG症状无明显改善,视力与术前基本一致,眼压无明显下降。②同时,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也分为三类,其中恢复为患者术后经过视力表测试,较之前有明显改善;改善为患者术后经过视力表测试,较之前有所改善;不变为患者术后经过视力表测试发现较之前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33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达到94.29%;对照组只有22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仅有62.86%。两组NVG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的眼压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眼压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眼压出现大幅度回升,而观察组患者基本维持不变,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眼压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眼压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眼压变化情况比较(±s,mmHg)

对照组观察组t值P 35 35 39.68±6.97 39.15±8.98 0.275 >0.05 13.63±4.65 13.86±6.34 0.579 >0.05 25.59±6.38 12.38±1.23 12.027 <0.05组别 n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年

2.3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5例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恢复较为明显,18例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仅2例患者的视力保持不变,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只有7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较为明显,15例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13例患者的视力保持不变,有效率仅有62.86%。两组患者的视力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比较[n(%)]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前房出血症状,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前房出血症状,发生率为5.7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05)。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并与普通青光眼疾病存在较大差异。从医学角度来看,引发这类青光眼疾病的病因较多,主要病因是由于纤维血管膜长期受到较强的收缩牵拉应力,使得房角关闭,导致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及剧烈疼痛的症状[5]。一旦患上这类青光眼疾病,就会出现眼痛及畏光、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6]。同时,病情严重的患者眼压将会达到58 mmHg以上,甚至出现角膜水肿、巩膜充血、眼内虹膜色素脱落以及房角粘连等情况。如果患者不及时对眼部进行治疗,不仅会长期伴随眼部疼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呕吐的症状,甚至导致失明[7]。小梁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主要先对患者眼部球周进行麻醉诱导,并预制与患者相匹配的巩瓣膜,再将患者原有的巩膜下部分小梁以及眼部周边虹膜进行切除,最后对患者眼部伤口进行抗感染以及包扎处理。但由于这类青光眼疾病较为复杂,单纯的小梁切除术难以起到良好的眼部治疗效果[8]。基于这一点,可采用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治疗方式是在小梁切除术之前加入适量的丝裂霉素,并将干棉片置于丝裂霉素中,再将湿棉片置于巩膜床下4 min,最后用适量的清洗液将创面进行清洗[9]。在小梁切除术结束后,将已被稀释的干扰素注入到患者的球结膜下,并保证每日对患者眼部按摩和换药一次,再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来了解患者眼部结膜滤过泡的情况[10]。丝裂霉素是一种从头状链霉菌溶液中所提取的广谱抗生素,并能对患者体内增殖期细胞进行有效抑制,避免细胞内DNA快速进行复制[11]。同时,丝裂霉素还具有阻止瘢痕增生以及滤过泡粘连等作用,可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率[12]。干扰素属于一种典型的抗病药剂,不仅能对纤维细胞增殖起到抑制效果,还能对胶原生长进行抑制[13]。本次试验让对照组NVG患者接受单纯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而让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手术。研究表明,观察组有33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达到94.29%;对照组只有22例患者得到改善,有效率仅有62.86%。同时,观察组有15例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恢复较为明显,18例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只有2例患者的视力无变化,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只有7例患者的视力恢复较为明显,15例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善,13例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无变化,有效率仅有62.86%。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眼压都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眼压出现大幅度回升,观察组患者则基本维持不变。由此可见,在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治疗方式下,患者治愈青光眼疾病的概率更大,疗效更好。

究其原因,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干扰素有效抑制了纤维细胞的快速增殖,以此减少胶原蛋白中细胞含量;同时,干扰素可减少患者眼部的血液供应量,以此对新生血管产生抑制作用[14]。二是丝裂霉素可对增殖期细胞进行有效抑制,减少细胞DNA的复制速率。同时,丝裂霉素还能对瘢痕增生、滤过泡粘连以及纤维细胞增殖等现象起到抑制效果,从而增加手术成功率。三是基于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治疗方式可保证患者眼部滤过道处于顺畅状态,使患者眼部的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既能控制患者眼部的眼压,还能保留患者眼部的视功能[15]。现有研究表明,术中应合理控制丝裂霉素溶液的浓度以及与眼部组织所接触的时间[16]。一般来讲,丝裂霉素溶液的浓度应超过4.2 g/L,而与眼部组织所接触的时间则应小于4.8 min。究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防止丝裂霉素与眼部结膜以及眼部角膜进行接触,造成因滤过功能偏大而产生的低眼压以及渗漏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小梁切除术、干扰素以及丝裂霉素相联合的手术疗效比单纯的小梁切除术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青光眼眼压,控制高眼压症状,最大限度地保护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值得眼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道红,赵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 (1):146-148.

[2]魏国英.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 (4):46-47.

[3]王辉,齐景福.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12):1159-1161.

[4]谢志,张爽,崔凯,等.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联合青光眼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11.

[5]陈聪.雷珠单抗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4.

[6]杨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

[7]李丽波,张新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4):205-208.

[8]张启珍,罗顺利,王勤. TSCPC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4,34(8):784-786.

[9]张晓利,陈鹏,秦玉芝,等.青光眼引流阀与综合性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医药论坛杂志,2010,(1):53-56.

[10]马利,何朝永,陈基黎.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及副肾棉片放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6):90-91.

[11]尚琳.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3-34.

[12]方红玲.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眼科新进展,2011,31(8):761.

[13]张利华,王蕾.光凝虹膜联合小梁切除及应用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医药论坛杂志,2011,(18):84-86,88.

[14]李红梅.微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D].郑州大学,2014.

[15]沈亚君,吕学峰,黄新潮.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1,(2):73-75.

[16]杨智,王昕华,李若溪.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04-106.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and interferon in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FANG Fa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Duchang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Duchang 332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and interferon in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35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simple trabeculectomy,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and interferon. The response rate, recovery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One year, and changes in vis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 patients, response rate was 94.29%. Only 2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relief of glaucoma, response rate was 62.8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recovery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to different degrees after 1 year, whil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enerally maintained. The vision of 2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improved, which were 3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hificant(P<0.05). The difference in response rate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and interferon is significant in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which is worthy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Trabeculectomy; Mitomycin; Interferon; Neovascular glaucoma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6)03-0073-04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干扰素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分析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填置游离小梁瓣的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效果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