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教育视角下普通高中办学实践探索

2016-06-18洪景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

洪景琳

【摘 要】面对深化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要求,普通高中在办学实践中必须用选择性教育视角,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学生选择路径设计、学校特色发展文化设计、教育教学评价设计,力求学生在选择中成长,教师在选择中提高,学校在选择中发展。

【关键词】选择性教育;顶层设计;路径设计;文化设计;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51-03

“实现普通高中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改革,以及进一步凸显“选择性教育”理念的高考改革,将“选择性学习”提到了足够的高度,学生可以在普通高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4种考试招生模式中自主选择;在统考招生中可以从7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学考和选考科目一年两次考试,每次全科开考,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在外语和选考科目中,考生可以有两次考试的机会;在高职自主招生中,可以一档多投,学生可在多所拟录取高校之间进行选择;在统一高考招生时按“专业+高校”方式填报志愿,考生可在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间进行选择。面对深化课程改革和新高考,学校要用选择性教育视角,去研究、分析、思考问题,力求学生在选择中成长,教师在选择中提高,学校在选择中发展。

一、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

浙江省推进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内容简而言之是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必修课由116个学分减少到96个学分,选修课由28个学分增加到48个学分。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学校必须要把课程体系完善起来,设计好学校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学业和专业发展。

学校的课程体系,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外,还要从人的全面发展视野来考虑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奠基。洪家中学坚持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核心理念,依据生源特质和学生成才的特点,建构了“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1)。在课程体系中,阳光德育,如水之载舟,立德树人,让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成为可能。核心课程——国家课程,连接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学生健康成长,驶向理想彼岸的舟船。领导力课程,融合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助力帆。

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要获得社会认可,除了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更需要具备社会生存、社会活动、社会实践能力,而其中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说德才兼备加社会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各领域的CEO。学校对浙江省课程改革方案推出的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四类选修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打破四大类课程体系之间的界线,构建以培养学生组织沟通社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C.E.O.课程体系(如图2)。即C课程、E课程、O课程(人际沟通课程、活动体验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学生在核心课程基础上进行选修课的学习,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定位。

这样的一个顶层设计,在师资的优化提升、学生潜能的激发、资源的整合、制度的创新中,变革教学内容和方式、育人模式,逐步呈现学校普职融通,培养学生领导力特色,最终达到育人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做好学生选择的路径设计

课程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而执行操作顶层设计的更为重要。选课带给学生的是个性化教育,教师在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时,要把改变教学活动的数量参数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质的改变结合起来,同时注意教学活动的最大个别化才是有效的。个性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人才具有比较高的思维发展水平,在思维过程中能理清和抽象出思维对象在相互关系方面的条理性、准确性以及在数量参数方面的超前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深度,教学活动也应该多样化、个别化,从教转变到学,做好选择路径设计工作,才能真正达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选择性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般性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在“订单式课程”上做文章。通过订单式课程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通过网上选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订制”课表。课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现个人学习特长转移的情况下,学生还能通过二次选课或在几个重大时间节点改变自己的选择。学生借生涯规划课程对自己进行深入分析,在班主任和导师的帮助下和家长进行深入探讨,然后通过网络选课,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课程表。而学校负责通过分类分层网络选课系统,设置分类分层教学班级,并根据教学班的设置,科学地安排学科教师。

三、做好特色发展的文化设计

学习是应该有内在动力的,而不是被动的。我们给予学生选择权利,可以选择课程,可以选择老师,希望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习。那么,怎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呢?校园的文化设计不可忽视,学校给予的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无限空间”。而这个无限空间中,不仅是虚拟的世界、过去的世界、书本的世界,更是真实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校是求知问学的场所,但是,如果没有了生活和生命跟知识去共鸣,这个知识将永远是死的知识。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学校采用现代学生生活社区文化运作模式成立鸿洲书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秀的文化环境和自我教育平台,它主要通过对优秀学生生活社区的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文化学习、活动中以及对自己的目标不断从外部和内部的矫正中,认识自己,实现自主发展。它是课堂的延伸,是课程的载体,是学习的场域,是探究的空间。校园社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建构书院的学习活动场景。学校“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特色在学生知识、生活、生命成长的共鸣中进一步显现。

四、做好教育教学评价设计

普通高中红黄蓝管理模式(如图3)是学校多年来本土形成的以“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追求卓越”为理念,注重过程、持续激励绩效管理模式,强调通过对师生资源的管理,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学校以最佳途径和方法达成设定的办学使命和目标。

红区,又称基础区或警示区,代表着学校绩效评价的底线标准,蕴含着对不合格教育现象的善意提醒和警示。黄区,又称发展区,是开发潜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每个被考核者都必须立足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追求发展与提高。蓝区,又称理想区或卓越区,是一个追求理想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区域。

普通高中红黄蓝管理模式总体框架是:基于学校战略规划的要求,确立学校的使命和发展愿景,以此为指引确立学校的战略目标,把战略目标分化到对个体、处室和学校组织的绩效要求上,同时,根据绩效管理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班主任管理和后勤服务四个关键领域进行绩效考评,尤其在班级管理上更加突出对学生的德育规范、学业水平和兴趣特长三个指标加以评价,并把教职员工和学生在这4个关键领域的绩效考核分成3个层级,即红区、黄区和蓝区,通过3个区域的层级绩效管理,对学校全方位工作进行监测和动态管理,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学校文化。

实现选择性教育视角下绩效管理,实现对教育教学精准管理评价设计,对学校实现特色、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导向作用的引擎。学校进一步完善红黄蓝绩效管理体系,将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绩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绩效规划、确立绩效指标、实施绩效考核。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维持收集和反馈绩效信息,持续进行绩效沟通,以确保绩效指标的圆满完成。构建基于大数据与分析技术的红黄蓝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学考与选考、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行政班与教学班进行分层评价,以最大限度的评价权力交给学生和教师,并以直观的图示反映学科教学的规范和质量,更加符合选课走班的管理需求,对教育教学的规范质量实现了极具说服力的监控与评价。教师可以对各个学生学科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地进行选择性学习。

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适合学生的教育唯有通过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不断选择才能发现、才能实现。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生命力毋庸置疑。如何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实现教育教学根本性的转变,我们还在路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参考文献:

[1] 龙江.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绩效评价[J].武汉金融,2010,(8):50-52.

[2] 陈志明.普通高中红黄蓝绩效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立志高远的人才战略缘何落地难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中国顶层设计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