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三农业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以“薰衣草香溢丝绸之路”为例

2016-06-17徐晶晶

地理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薰衣草知识点

徐晶晶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 浙江 上虞 312300)



“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三农业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以“薰衣草香溢丝绸之路”为例

徐晶晶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 浙江 上虞 312300)

主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将若干个系统的知识点整合于某个情境中,以该情境为主线索,从而将分散的知识点相互融合,达到有效复习的目标。高考农业专题涉及到的考点有: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以湘教版教材为例,传统的区域农业复习课常以美国农业为例,总结概括相关知识要点(见图1),将农业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构建。这种传统的复习方式问题情境陈旧乏新,社会热点弃之不用,或对某一问题情境挖掘不深,问题设置缺少探究价值等,从而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断点”。而历年的高考试题都选取生活中的热点作为主题情境,贯穿综合题的各小题中,问题情境新颖,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具有探究价值。

图1 农业专题知识要点

因而,高三农业专题复习呼唤以新颖的热点主题情境作为主线索,以农业的常考知识点作为切入点,提高问题的探究价值。笔者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一带一路’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薰衣草香溢丝绸之路”为例,提出“情境创设——勾画主题背景”、“问题驱动——组织主题线索”、“首尾呼应——深化主题情感”的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实现对农业专题的探讨复习,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情境创设——勾画主题背景

【香韵教室】开课前笔者在教室点燃薰衣草檀香,营造课堂气氛,并阐述古代女子有“焚衣熏香”的传统,焚香与烹茶、挂画、插花合称为“文人四艺”。

【香染古道】随后,笔者陈述主题背景:1000多年前,在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上(见图2),伴随着阵阵驼铃,古新疆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无数香料曾经在这里汇聚,在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道上留下芳香。特别是在伊犁河谷地区,薰衣草种植繁盛(见图3),并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并称为“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正可谓“一袭香气醉大漠,漫天黄沙不掩香”。

图2

图3

此环节,笔者通过“香韵教室”、“香染古道”的描绘和铺垫,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到新疆薰衣草花海之中,又使学生置身在历史长河之中,空间与时间的更替,给课堂增加了文艺气息,渲染了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给本节课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勾画了主题背景。

二、问题驱动——组织主题线索

主题情境教学的推动力来自学习任务的设置,通过设置针对性强的活动,使学生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从而以基础知识为落脚点,强化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建构。此环节的设置上,笔者改编重绘了模拟试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考点一一击破。

1.提供图表信息,分析区位条件

材料一 图4为新疆及周边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伊宁气温和降水量图。

图4

图5

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信息,简要分析伊宁所处的伊犁河谷地区发展薰衣草的优势区位条件。

正确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笔者在进行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通过图表信息的呈现,重点加强学生图表信息解读的能力,注意读图析图方法的指导,同时指导学生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网络构建。

答案: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少,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处伊犁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铁路)交通便利,有利于薰衣草外运;靠近城市,(国内国际)市场广阔。

2.展开探讨,直面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的发展有其优势条件和限制性条件,如果人类开发和改造不合理,就会产生环境问题。笔者提供以下材料在课堂开展“头脑风暴”,结合新疆地区的区域特点,通过分析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材料二 我国新疆伊犁河谷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现种植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米。我国伊犁河谷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一起成为世界薰衣草的四大产区。

探究问题:(2)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试说明理由。

答案:支持。理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

反对: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大面积开垦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问题拓展】

材料三 近年来,尽管我国薰衣草深加工技术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产品深加工层次以及品种规格等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产品主要是粗放型加工。薰衣草栽培品种少,整个种植区域品种混杂、无序。各县市在薰衣草产品的研发与经营销售上,各自为战,没有有效地整合地区资源,形成统一的特色品牌。

探究问题:(3)简析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答案:伊犁河谷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不高,从而影响了该地薰衣草产业的发展。

因为区域条件限制,农业发展不仅面临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还面临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成熟造成的发展性难题。笔者通过提供上述文本信息,在教学时意在培养学生文本信息的解读能力,特别是抓住显性信息和挖掘隐含信息,并将信息归类整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综合题的解题能力。

3.提出措施,打造“中国的普罗旺斯”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薰衣草生产企业就收割机械、种苗培育等与法国农业种植协会展开积极合作,并计划扩大投资,建设原料初提和精深加工项目。

材料二 依托资源优势,薰衣草的加工业迅速发展,加工精油、薰衣草枕头、眼罩、面膜等成为主要生产产品。

材料三 新疆本土企业更加注重对产业的提升改造,并扩大国际市场,品牌效应显现。

探究问题:(4)简述该区域薰衣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考虑到本环节的能力培养与上一环节相似,因此笔者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侧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着重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则起到提示与补充作用。

答案: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扩大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旱灾和虫害发生概率。

以上探究活动都在“新疆薰衣草发展”这一主题情境的构建下实施,以探究问题的设置作为驱动力,推动教学内容的逐层推进,由“薰衣草”这一“点”扩展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面”,由点到面,较好地组织起主题线索(见图6)。

图6 “薰衣草香溢丝绸之路”主题线索

三、首尾呼应——深化主题情感

本节课结尾,笔者展示国家“一带一路”的地理版图,并阐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让学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以“历史留香”作为课堂结语:几千年过去了,丝绸之路上的驼铃依稀犹辨,新疆人依然对气味有所迷恋,并且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还将继续洒下新的芬芳……

主题情境的选择讲究“新”、“活”的原则,即主题情境要新颖,契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如本文“一带一路背景下薰衣草的发展”,同时要有探究价值,作为主线贯穿农业专题的方方面面,即“活学活用”,一节课下来,不仅将农业专题的各知识点落到实处,更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提高了解题能力,薰衣草现象探讨的背后是浓浓的地理味。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薰衣草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薰衣草,都可以用在护肤品中?
南京地区薰衣草育苗技术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Лаванда в Или Синьцзян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