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2016-06-16仇卫锋向宗兴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室早汤加室性

仇卫锋 刘 佳 向宗兴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宝鸡 721001)



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仇卫锋刘佳向宗兴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宝鸡 721001)

摘要目的:探讨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胺碘酮片0.2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主题词室性早搏复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炙甘草汤 胺碘酮

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等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细胞自律性激动在心室内形成折返,临床表现为心悸和心搏骤停感。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易引发心力衰竭和心绞痛,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引起重视[1]。我们应用炙甘草汤加味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2例,临床表现为心悸、头晕、乏力等,均经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平均室早数>30次/h。按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52.75±7.69 岁。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18~75岁,平均51.09±7.22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 12 版[2]室性期前收缩相应诊断标准,平均室早数>30次/h。中医辨证为心悸心血不足、气阴两虚者:心悸、怔忡、胸闷喘憋,头晕目眩,或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或盗汗口干,五心烦热,舌淡红或少苔,脉细弱,或结,或代;确定处于临床发作期;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Ⅲ度以上心衰患者;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所致的心悸;合并严重脑血管、肝、肾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服用与治疗心律失常有关的西药 5 个半衰期以内,中药两周以内者;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以及其他资料不全者。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起始剂量0.2,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味:炙甘草12g,生姜3片,桂枝、红参、阿胶、麦门冬、麻仁各9g,生地黄18g,大枣5枚,丹参15g,黄芪30g。 兼痰湿加陈皮、半夏、竹茹;气滞加柴胡、郁金;虚烦加酸枣仁、夜交藤、远志;10 d 为 1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疗效标准根据《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3]拟定:显效:心悸、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室性早搏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减少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或大部分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按照严重程度积分,重度:6分,中度:4分,轻度:2分,无:0分;次症按照严重程度积分,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0分。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附表。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19.1±1.7,治疗后8.4±1.5;对照组分别是19.0±1.6,12.5±2.1。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早搏次数改善比较两组24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治疗前8532.14±2361.2,治疗后为892.3±203.6,对照组分别为8156.32±2140.2和2312.5±769.2。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室性早搏病因复杂,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心外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还可见于精神因素如情绪激动、焦虑等以及过度疲劳、饮浓茶、吸烟或喝咖啡等。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人来讲,一定条件下,频发室性早搏会演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这些是致命性的,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治疗室性早搏,就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西医治疗本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影响肝肾肺和甲状腺功能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有些还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有使心律失常恶化的可能。对潜在恶性室早的远期预后,并不总是能够减少随访中的死亡,有些在抑制了室早的情况下,反而使长期死亡率成倍增加。故而临床很少应用,常常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室性早搏在中医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其病因病机乃为心阳不振,阳虚水泛,无以温养,心自不安;或血行不畅,心脉痹阻;或心血不足,不能藏神。临床表现则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实以瘀血、痰浊、寒凝为主。治疗以养心,通脉立法。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为《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著名方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证乃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阳气不振、阴血不足所致,与室性早搏之病因病机相符。方用炙甘草补气生血,温通血脉,生地黄滋阴补血,充脉养心。而炙甘草历代医家认为其有着极好的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效果[4]。生地黄,《名医别录》谓其“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炙甘草与生地黄二药重用,益气养心以复脉,其妙如岳美中所论“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才能上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5]。人参、大枣补益心脾,补脾化血,阿胶、麦门冬、麻仁甘润养心血、充血脉,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且厚味滋腻之品得桂、得姜滋而不腻。加丹参活血养血通脉,黄芪营养心肌,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功能。诸药合而成为炙甘草汤加味,有滋阴养血,气血双调,阴阳并补,利血气,通经脉之功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可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心悸定复。

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含有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等多种有效成分,能显著降低大鼠离体心房肌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延长离体心房肌的不应期,显著降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并能使心律失常总发生率降低[6]。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室性早搏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还能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用其治疗室性早搏,可减慢缺血缺氧状态下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速度,改善心肌血供及窦房结传导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心律。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良效。我们用炙甘草汤加味,结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效的改善了临床症状,同时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应用盐酸胺碘酮片的对照组。炙甘草汤加味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强.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 82 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232 .

[2]兰茹,徐京育,王月.加味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室性早搏 60 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5,35(2):10-12.

[3]张庚.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60例[J].陕西中医,2013,34(10):1283-1284.

[4]李林.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 85 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 ,7(16):97-98 .

[5]左伟慧,白丽娜.炙甘草汤对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4):1694-1695.

[6]张军茹,张选国,张笑峥.炙甘草汤加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48例[J].陕西中医,2013,34(9):1145-1146.

(收稿2015-11-08;修回2015-12-10)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08

猜你喜欢

室早汤加室性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