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体质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分析(附1例报道)

2016-06-15袁梅娟

上海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高血压

袁梅娟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2+.4/R5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0-0042-02

Analysis of medication for allergic constitution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a case report

YUAN Meijuan

( Xid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1, China)

KEY WORDS hypertension ; medication; allergic reaction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仍存在安全问题[ 1 ],本文报道1例过敏体质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如何合理、安全的选择抗高血压药物。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7岁,过敏体质,有高血压病史10年,由于发病后不规律服药而血压控制不良。2年前,患者开始按医嘱规律服用缬沙坦胶囊,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150~160/90~100 mmHg),于6个月前改服珍菊降压片治疗,因服药后出现痛风而停药。之后,患者改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 mg/d,血压控制较好,为140/80 mmHg左右,但因患者2周前出现颜面潮红、双下肢轻度浮肿,于2016年1月至奉贤区南桥镇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笔者参考病史,考虑该患者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效果不佳,且对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有不良反应,遂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d治疗。患者服药3周后出现阵发性干咳,排除支气管炎、咽炎,考虑为药物引起的刺激性干咳,予停药。因考虑患者为过敏体质,对多种降压药物均不耐受,故建议患者至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2016年2月患者至瑞金医院就诊后的方案为:厄贝沙坦150 mg/d,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 d,螺内酯20 mg/d,复方硫酸双肼屈嗪片每天1片。之后,多次社区随访患者血压在120~130/70~80 mmHg。

2 讨论

本文患者曾先后服用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出现痛风和过敏反应,分析原因可能是:①珍菊降压片中的噻嗪类利尿剂可以减少尿酸排出使血尿酸浓度增加[ 2 ],甚至诱发痛风;②硝苯地平缓释片系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胫前、踝部水肿、头痛、颜面潮红等[ 3 ];③马来酸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不良反应以干咳最常见,发生率为1%~30%,发生时间一般为服药后的3~6周[ 3 ]。研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除了药物自身因素所造成外,亦会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 4 ]。然而,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5 ],随着病程的进展,单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相应血压达标率为25%~35%,大部分患者需要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 6 ]。本文患者最后采取的治疗方案中,A R B类降压药厄贝沙坦作用平稳,不良反应较少;富马酸比索洛尔系b受体阻滞剂,与血管扩张剂联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抵消二者不利影响[ 5 ];方案中的复方硫酸双肼屈嗪片含有中枢降压药盐酸可乐定、扩血管药双肼屈嗪,还有经典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近年来,复方降压制剂的改进逐步增多,如以中枢作用药与利尿剂联合的复方制剂,中枢作用药与扩血管药联合应用也较为常见[ 5 ]。另外,给予螺内酯具有保钾作用,能避免氢氯噻嗪所致低血钾。综上所述,多药联合应用的优点:①药物间的协同、累加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②小剂量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大剂量单一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③联合用药可以起到钝化反调节作用,可互相牵制彼此所诱导的不良代偿;④可以兼顾患者本身存在的多种并存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 7 ]。鉴于社区人群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作为社区全科医师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其疗效、是否有多器官保护,还要重视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对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2 ]。另外,社区全科医师应对过敏体质人群加强追踪、随访,以免长期服药产生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体状况。

参考文献

[1] 徐智.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对策[J]. 中国药事, 2009, 23(11): 1156-1160.

[2] 段练. 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11): 1247-1250.

[3] 毕孝泉. 浅析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2): 249-250.

[4] 周晶, 齐亮, 司永红, 等. 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处理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 2016, 9(2): 84-85.

[5] 宋彩霞. 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7): 142.

[6] 王丽斌. 浅谈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及预防对策[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4): 146.

[7] 李学灵. 抗高血压药物联用的现状调查与合理用药对策探讨[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2): 35-36.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