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6例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6-06-15朱政仁胡群英钟静温世萍

当代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人员满意度

朱政仁 胡群英 钟静 温世萍

76例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朱政仁 胡群英 钟静 温世萍

目的 探讨76例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6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为(6.49±0.56)分,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平均焦虑症评分为(17.96±2.95)分,护理满意度为63.16%。2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焦虑症;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范畴,在神经科中比较常见,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2种[1]。焦虑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运动性不安,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不安、紧张,在做事时缺乏耐心、心烦意乱,面对压力时表现为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等,静息时也坐卧不安,担忧飞来横祸[2]。因而,焦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本组研究中,选择7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组对照法探究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通过焦虑症量表评估确诊为焦虑症。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5.94±7.9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例,初中至高中35例,专科及以上24例;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传染性疾病者、有意识障碍者,76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文化程度、年龄与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环境护理等常规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其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支持 焦虑症患者通常处于坐立不安、焦虑烦躁的情绪中,入院时会因为陌生感增强其焦虑心理,因而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热情诚恳的接待,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探视制度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感,缓解其焦虑心理。然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倾诉和宣泄其焦虑感受,并以亲和热心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以获得患者好感、信任,从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同时,焦虑症患者通常比较多疑,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握自身言语得体、恰当,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允许患者进行纠缠、哭泣等情绪发泄,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2 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会放松心理,采取深呼吸、静坐、肌肉放松、发散思维等方式调整其焦虑情绪,让患者逐渐放松心情,缓解其焦虑症状。同时,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矫正患者人格缺陷,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逐渐学会在面对问题和压力时保持乐观、豁达,在人际交往中养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但需注意的是,锻炼患者心理素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起到相反作用,最好争取到患者家属的配合。

1.2.3 分散注意力 护理人员可通过培养患者兴趣爱好来分散其对焦虑本身的注意力,可通过引导患者外出散步、练习书法、听音乐剧、练峨眉剑法等,使得在兴趣培养过程中宣泄其苦闷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给患者提供幽默书报,或为患者播放正面积极的幽默视频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调动起积极、轻松、欢乐的情绪。此外,当患者的惊恐、焦虑症状发作时,护理人员要运用注意分散法为患者排解突发情绪,并让患者摆脱应激源,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自伤、自杀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1.3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反之表示越轻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统计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态度等的满意情况,总分为10分,7分以上为特别满意,5~7分为满意,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症评分分别为(25.06±2.61)分和(25.05±2.63)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为(6.49±0.56)分,对照组平均焦虑症评分为(17.96±2.95)分,2组患者护理后平均焦虑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症评分对比(x±s,分)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特别满意33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患者特别满意11例,满意13例,不满意14例,护理满意度为63.16%。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焦虑症是一种功能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实质上是一种紧张过度的心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通常因心理长期处于过度紧张而得不到有效缓解而形成[3]。正常人本应有紧张、松弛2种心理过程,当遇到困难和压力需要克服与面对时,人体潜在力量会自发调动起来[4],即适度紧张地面对当前状况,当压力撤去后即可恢复正常松弛的状态[5]。而焦虑症患者则因为丧失自我调节功能而出现功能障碍[6]。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心理疗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7]。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支持获取患者信任感,以此提升其护理依从性,而分散注意力方法和心理素质锻炼,有助于患者宣泄情绪,养成积极健康的性格[8],早日恢复健康而顺利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 禹婷婷,刘倩.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30例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4):124.

[2] 魏惜晨,赵艳红.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8(5):820.

[3] 陆仕英,祝滢.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眼病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2):1231-1232,1242.

[4] 杨秋芬.78例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517-518.

[5] 朱继贤.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的心理干预与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25.

[6] 于庆云.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08-209.

[7] 陈苏.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并发焦虑症状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125-126.

[8] 孙英明,傅瑶.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9-2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76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朱政仁 胡群英钟静 温世萍)

猜你喜欢

焦虑症护理人员满意度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