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联合尿激酶治疗脓胸疗效对比

2016-06-15罗保卫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脓胸灌洗胸腔

罗保卫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联合尿激酶治疗脓胸疗效对比

罗保卫

目的 为了寻求脓胸的最佳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61例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观察组的31例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传统的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情况。结果 通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联合尿激酶方案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和使用。

脓胸;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灌洗;临床效果

急性脓胸是呼吸内科比较多见的急症之一,同时是由于胸膜腔的渗出液在胸膜腔内聚集并发生化脓性感染导致。脓胸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多是由局部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且多继发于肺部的感染[1]。脓胸的致病菌很多,其中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最高,多数合并有厌氧菌感染,部分也可能是由于胸部外伤、胸部手术、膈下疾病及败血症导致[2]。脓胸的治疗的首要原则是进行排脓。本研究对31例脓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因脓胸而住院治疗的61例患者列为考察对象,入组的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分组原则,入组的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并临床症状;所有患者中包括男35例,女26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5.6±7.8)岁;患病时间5~30d,平均(20.4±6.8)d。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6;平均年龄(44.6±8.7)岁;患病时间6~29d,平均(21.4±5.9)d。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5~77;平均年龄(43.5±6.7)岁;患病时间5~31d,平均(21.8±6.3)d。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患病年龄、性别构成比例、患病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B超定位,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胸腔穿刺引流、引流后用甲硝唑、生理盐水作冲洗治疗,其操作过程遵第7版外科学[3],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同时根据B超的记过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2次胸腔穿刺,1周治疗不超过3次,以胸水量减少、清亮为终点。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则采取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予以生理盐水和甲硝唑灌洗治疗,同时予以尿激酶10万单位注入,具体操作为:在患侧腋后线胸水位置最深处定位,常规放入中心静脉导管并进行固定防止脱出,外部链接一次性的引流袋,每次引流袋内液体量满1000mL时夹闭引流管,引流后注入尿激酶,每天进行引流冲洗和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可进行负压引流。当每天引流液变清晰,沉淀物减少终点进行胸部B超复查了解胸腔内情况,如无积液可拔除引流管。

1.3 统计学方法 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x±s,d)

3 讨论

脓胸属于我国呼吸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多是由于肺部感染、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或者邻近部位组织感染导致,部分患者可继发于胸部外伤、胸腔手术及全身性感染[4]。脓胸的致病菌很多,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布是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合并有厌氧菌感染[5]。近年来随着我国抗生素的滥用,目前的致病菌谱也在发生改变,临床比较多见的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脓胸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主要以感染和积液症状为主,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体检可发现呼吸短促、患侧胸廓胀满、呼吸频率和动度明显减弱、语颤减弱,叩诊可发现明显浊音区,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气管及纵膈移向健侧。胸腔形成局限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或仅有局部症状[7]。脓胸化验上主要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高为主。影像学检查可见胸腔内积液呈均匀模糊、外高内低阴影表现,胸腔穿刺抽出脓液或胸水常规生化白细胞、LDH明显增高,糖降低可明确诊断。脓胸治疗除了积极的全身抗感染治疗外,进行脓液引流和全身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极为重要。排除脓液以往主要是进行胸腔穿刺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并给予胸腔灌洗等治疗[8]。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内灌洗在清除脓液过程中效果切实可靠。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具有以下优点:(1)治疗过程中操作简单快捷,减少了对胸腔组织的破坏,减少多次穿刺的医源性气胸发生,无需作胸壁切口,而且术后给予固定,不易再次脱出,导管胸腔组织相融性好,不会因为相互接触而产生疼痛和诱发胸膜反应,将导管去除后愈合好,不会遗留疤痕。而且治疗过程冲洗方便,利于后期的管理和处置。(2)持续胸腔灌洗能够将胸腔的黏稠脓液排除,同时可以进行冲洗,减少治疗时间。(3)持续胸腔灌洗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能。(4)可以直接向胸腔内注射抗生素,起到直接的局部抗感染作用,有利于对胸腔内细菌的直接处置[9]。(5)胸腔灌洗引流的植入管很细,但是出管口比较粗,利用胸腔内絮状物的引流。但是由于植入管细,要求每天都必须定时进行冲洗,防止发生管口堵塞,尿激酶可以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可以减少胸膜粘连、胸廓变形的发生率、防止以后肺功能的下降[10]。总之,脓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灌洗方案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而且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简单快捷,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使用。

[1] 程霞.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治疗脓胸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A):32-33.

[2] 刘振波,张文峰,郑志强,等.胸腔内抗生素灌洗治疗急性脓胸3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5):65-67.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

[4] 洪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21):56.

[5] 任红芬.58例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C):193-194.

[6] 苏萍,杨文杰,聂凡刚,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270 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54(6):1096.

[7] 谭远光,杨武军,向少伟,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8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59-1860.

[8] 李爱民,暴静玲,易顺新.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7-8.

[9] 黄海辉,罗小红,杨安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12-13.

[10] 林滔,张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内灌洗治疗急性脓胸23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24-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19

湖南 417700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罗保卫)

猜你喜欢

脓胸灌洗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