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6-13李子明

当代医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骶管低浓度肛肠

李子明

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子明

目的 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肛肠病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90.4%,麻醉时间分别为(2.1±1.0)h和(3.9±1.4)h,利多卡因的用量分别为(12.8±2.3)mg和(98.2±23.1)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和36.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肛肠手术;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临床效果

临床肛肠手术实施的时候,常会采用骶管麻醉方式,但考虑到骶管解剖结构的问题,骶尾部具有较高的变异率,传统的骶管阻滞成功率低,且易发生骶管麻醉并发症,使患者出现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苏醒时间延长以及苏醒期梦幻躁动的情况[1]。本文就实施肛肠病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肛肠病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5.3±3.1)岁。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包括:肛瘘、肛裂、肛周脓肿、混合痔、直肠前突,分别有14例、10例、3例、23例、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4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5.5±3.8)岁。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包括:肛瘘、肛裂、肛周脓肿、混合痔、直肠前突,分别有13例、11例、4例、22例、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要求患者在实施麻醉前禁食6 h。进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处理,并对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指征进行观察。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屈髋屈膝。以手指明确并标记骶裂孔位置后,对患者的骶尾部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选择6号普通针头、一次性10 mL注射器在患者的骶裂孔处进行穿刺,方向为垂直或者针尖略向斜向上方倾斜,以针头通过黄韧带时有明显落空感为标准,推注时无阻力,经抽吸无回血后方可注药(麻醉药物的组成为:1%的利多卡因2.5 mL、0.75%的布比卡因5 mL,以注射用水2.5 mL进行混合)。要求注药速度需缓慢,所有麻醉药物完全推注的时间要>3 min。注药的过程中同时对患者的主要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有头晕、发汗、面色苍白等主要症状,要立即停止给药。术中,为避免麻醉药物的单侧集中,可以在骶管注药后改行坐位,使其双侧下肢自然下垂,以增强麻醉效果。手术可开始于骶管麻醉结束后的15 min。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有轻微疼痛、肛门坠胀感、麻醉效果单侧集中等的情况,可以追加3~6 mL的1%利多卡因进行阻滞完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骶管麻醉,麻醉方法是推注1%的利多卡因20~30 mL。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其中,麻醉效果的评价方法是[2-4]:以术中无疼痛,患者的肛门括约肌松弛度良好,术中无显著不良反应为麻醉效果优秀;以术中患者有轻微疼痛、牵拉时有肛门坠胀感、肛门轻度松弛、麻醉效果单侧集中等情况,但疼痛可以耐受,需要追加局麻药方可完成手术为麻醉效果良好;以术中患者感觉剧痛,肛门括约肌无松弛,无法耐受手术,需改行其他麻醉的情况为麻醉效果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90.4%,麻醉时间分别为(2.1±1.0)h和(3.9±1.4)h,利多卡因的用量分别为(12.8±2.3)mg和(98.2±23.1)mg,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n)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中出现头晕、恶心、发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术中发生6例不良反应,术后出现排尿困难6例,尿潴留5例,苏醒期躁动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5%,经常规干预处理后均好转,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肠疾病食欲临床常见病,在经手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因肛门区域的神经丰富[5],对疼痛刺激十分敏感,加上术野暴露后,肛门括约肌群的收缩运动也会对神经感受器造成刺激,诱发疼痛。疼痛的产生会使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相应的改变[6],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反馈作用于身体上,也表现出的相关系统发生异常变化。阻滞效果不佳,还可能引起术后疼痛,使患者出现持续性或者间歇性的坠痛、跳痛、胀痛、灼痛,诱发尿潴留、呼吸心率异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7],威胁患者人身安全。

本文比较了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与常规剂量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可见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组具有显著优越性。其优点在于避免了传统骶管麻醉采用俯卧位或折刀位,需将骶尾部抬高,舒适性降低的情况[8],而准确定位骶裂孔,并在麻醉后改变体位,可以实现药量集中,获得良好阻滞麻醉效果的目的;选择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配伍使用,既减少了麻醉药的总体浓度,而且剂量小,安全性好,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邱建胜,汪水香.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22):38-39.

[2] 施平声.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肛肠手术50例临床观察[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14(8):318.

[3] 严培勇.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7):76.

[4] 冯德军.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肛肠手术的比较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279-280,312.

[5] 蒋益明.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肛肠手术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24(12):131-134.

[6] 张毅,曹兴华,郭海芳.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3):499-500.

[7] 王尚平,王芳丽,张书玲,等.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师,2010,38(6):49-51.

[8] 谢生山,王霞,谢宁.小剂量骶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肛肠手术75例体会[J].新疆医学,2008,23(1):100-1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15

江西 344900 广昌县人民医院 (李子明)

猜你喜欢

骶管低浓度肛肠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