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6-06-12孙巍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高校大学生

孙巍

摘要:如今微博、微信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最青睐的软件,用意网络交流。而这些软件的使用,也对他们的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加快信息的传递、拓宽信息的渠道、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情感心理的需要;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大学生接受信息膨胀的同时,自身的道德观念、政治信仰以及判断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在沉溺网络的同时,受到了虚拟世界的影响,自控力也在减弱。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高校;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07-01

前言: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推广的情况下,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高度重视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等,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优秀人才。

1.对微博、微信进行的特点分析

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而产生的信息分享、获取传播的平台。可以通过WEB、WAP等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发表140字内的信息,并立即能够实现信息分享。微博的草根性强、便捷性快、交流方式直接、信息碎片化。与博客相比,微博的技术性要求低,对用户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也无门槛,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事情的描述和心情的表达,所以它的草根性极强;在140字内的表达中,用户可以自由的进行原创,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这个队伍,并加快了信息的传递,这体现了微博的便捷性;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中,人们有很多束缚,当微博的背对脸交流式替代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后,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微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将信息和知识变成碎片,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碎片式的生产和接受。

微信是在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主要通过发送文字、照片、语音视频、多人语音对讲等方式进行好友间的交流聊天。它最大的特点是零资费,且功能独特,具有语音与定位功能。微信与微博相比的不同点是:交流方式从"被对面"到"面对面",微信用户需要互相添加好友后,才能进行对话,并且关系更加紧密,情感性强;精准度也相对提高,在浏览信息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发送;微信还具有闭环交流,相比于微博的大众化交流,微信则是私人领域的闭环式交流,信息只能评论不能转发,微博在于转发传播,而微信在于评论交流。

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进行表达,当他们参与到网络生活中时,也被网络改变着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思想道德。

2.微博、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双面影响

2.1"微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积极面影响。微博、微信可以增加信息来源,拓宽信息渠道、关注时事政治、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工具,大学生都可以接受最新的消息与资讯。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微博、微信的信息接收性更加及时且快速。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段,他们通过关心社会时事热点,网络讨论等,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他们不仅带来思想伤的改变,也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情感心理的需要。九零后的压力愈来愈大,面临的生活学习就业等问题中,心理与现实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但微信、微博从虚拟个性发展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要层次,成为了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2.2"微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面影响。信息的快速传播对高校大学生的判断能力、道德观念、政治信仰等进行着冲击。因为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的堂而皇之,以及某些不良居心的操控者编造谣言等,都在干涉民意,并试图将还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带来极大影响。

还有些大学生沉迷于微博、微信,他们沉溺网络,自控力不断减弱,导致虚拟世界严重影响现实世界。某些高校大学生开始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现实世界变得冷漠无热情,并借此逃避现实社会与责任,不但止步不前,还因此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

3.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

微博、微信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与应用。高校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了正面的宣传,但同时,微博、微信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微时代"中,高校应该积极的应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4.确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并促进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

这足以说明,我国的政治法律需要创新,制度问题需要解决,网络运行也需要更合理规范。只有网络行为有法可依后,才能营造一个网络运行的文明环境。另外,高校领导人也需要高度重视,通过蜀道行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

5.结语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需要保护的群体,他们还处于未定型的成长期。除了法律保护,高校的治理,还需要公民的自觉维护。在高校教育中,工作者应该及时的了解大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在参与到大学生生活中时,也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应对,并解决大学生出现问题,并起到引导作用。高校也可以筛选出思想素质过硬、网络表达能力强的大学生作为代表,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1):114-116.

[2]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103-106.

[3]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23(11):75-82.

[4]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115-118.

猜你喜欢

网络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