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微课引入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课堂教学中的探讨分析

2016-06-08潘丽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

潘丽婷



将微课引入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课堂教学中的探讨分析

潘丽婷

【摘要】目的 探讨将微课引入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课堂教学中的探讨及效果分析。方法 从本校中职护理专业2014级选两个班共108名同学,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名学生。实验组接受微课课堂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课堂教学,课后比较两组学生在临床实践的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在患者入出院护理表格填写的正确率,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良好率,总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课引入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课堂教学,是翻转课堂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入出院护理;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连州卫生学校护理教研组,广东 连州513400

微课(micro-lesson)相对于常规课程来讲是一种更微小和碎片化的课程,着重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重点突破某个教学问题为主,教学时间更短,往往借助网络环境,以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的方式在线将重点、难点等知识点展现给学生,或方便其随时随地下载学习[1-2]。在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扩展课堂外的延伸教育,帮助学生助攻疑难知识,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3]。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本校中职护理专业2014级选两个自然班共108名同学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实验组为1班共54名学生,学生年龄在16-18岁,平均年龄(17.35±0.37)岁;对照组为2班共54名学生,学生年龄在16-19岁,平均年龄(17.42±0.41)岁。两组学生均为初中起点,均为女生。两个班级的学生性别、年龄及入学水平等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两组接受同一名教师授课,理论与实践学习时数相同,学习内容与教材一致,统一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晓松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2版,内容章节选用第八章的第一节入院护理、第二节出院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授课,即理论讲授,操作示教,下课由学生自己消化掌握。

实验组在授课同时配合微课视频教学,视频内容资料通过本校护理教研组专业教师论证明确。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找出本次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根据重点及难点为学生分配微课课堂视频,以备随时学习使用。并建立微课学习的网络平台,组织QQ群和微信群,向学生上传视频,允许学生复制,采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学习,安排固定时间段与学生在线交流、答疑。

1.2.2微课视频内容准备选用《护理学基础》第八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重难点内容,录制相关视频。①迎接新患者。包括送患者到病房并安置床位,扶助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长度为6分钟。视频着重展示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介绍主管医生及同室患者。②建立患者住院病历、填写有关护理表格。包括在体温单上填写入院时间,填写患者入院登记本、诊断卡(患者一览表)、床头卡。视频展示正确填写方法及常见容易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时间长度为6分钟。③执行出院医嘱。包括停止一切医嘱、撤去各种卡片和填写出院登记本及在体温单上填写出院时间,时间长度为4分钟。

1.3结果指标

(1)两组学生进行模拟实践练习,观察两组学生填写患者入出院有关护理表格,分填写正确、填写错漏两方面进行评价比较。(2)两组学生匿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课后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108份,有效收回率为100%[5]。①课堂教学效果,分良好、一般、较差三等级,内容共有七方面进行评价;②教师授课方法效果,分优秀、良好、差,总体优良=优秀+良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频率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频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学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在填写患者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表格的临床实践效果比较[n(%)]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2.3两组班级学生对教师授课方法效果的评价(见表3)

3 讨论

微课教学用于患者入出院护理课堂教学,使学生能随时随地采用手机或电脑进行重点、难点的复习与学习,达到翻转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4-5]。

3.1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学习兴趣

患者入出院护理课程中有关护理表格的填写,在课堂上老师难以实践演示。在此内容引入微课视频教学,展示各种表格正确填写方法及常见容易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知识点,理论实践紧密联系,学生实践得心应手。

3.2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中职护生对护理专业认识模糊,整体素质低。在微课视频中,护士迎接新患者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及娴熟的操作,展示了良好的护士形象风采,在护生素质及护患沟通能力方面是一个直观的教材。

3.3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微课内容设计针对课程章节的重难点而制作,符合实际教学的要求。课后把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学生可以随时播放复习,互相讨论,根据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开拓思维,从而突破重难点的学习[6]。

微课学习方式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整合、定位每节课程的知识点,能够在碎片化的小知识点学习中为学生贯穿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利用现代技术和学习方式的同时,正确认识到知识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部分,切忌过分追求形式,主次颠倒[7-8]。

表2 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n(%)]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方法效果的评价(n=108,[n(%)])

参考文献

[1]赵蓉,巩晓璐. 微课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 33(15):67-68.

[2]张杰,薛巧巧. 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8):219.

[3]戴叶花,陈川. 微课教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 (4):439.

[4]井晓磊. 微课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5,29(6):2037-2039.

[5]张艳云,孙洪宇. 将微课引入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5(19):75-76.

[6]谭晓虹,杜心涛. 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9):77-78.

[7]潘红玲. 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46-47.

[8]陈建. 微课、翻转课堂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 课程教学研究,2014(12):20-23.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Basic Nursing of Patient’s Admission to and Leaving from Hospital

PAN Liting,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Health School of Lianzhou City, Lianzhou Guangdong, 513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micro-lectur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basic nursing of Patient’s Admission to and leaving from hospital”. Methods A total of 108 students selected from the classes of the year 2014 majored in nursing care in a secondary school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led group, with 54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akes the microlecture, while the controlled group are taught in the traditional way, so as to compar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two groups, and to survey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with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nursing-related records fo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book=27,ebook=38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led group. Statistically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icro-lectur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vert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nursing nursing of Patient’s Admission to and leaving from hospital ”, which can als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Micro-lecture,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and leaving from hospital, Classroom,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1-002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1.016

猜你喜欢

微课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