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2016-06-03李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李娟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李娟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雷公藤多甙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FIB和PLT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低分子肝素;雷公藤多甙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一种免疫性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由此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单纯性尿检异常(血尿最常见)或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尚无特效方式治愈。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对比常规内科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确诊的6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均符合HSPN诊断标准[1]。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12岁,平均(7.7±1.3)岁。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6~14岁,平均(8.3±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激素、抗凝、抗过敏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70~100 U/(kg·d),连续治疗2周;口服雷公藤多甙,初始剂量1.5 mg/(kg·d),分三餐后口服,连用4周后改为1 mg/(kg·d)三餐后口服,继续用12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

1.4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24 h蛋白定量恢复正常,皮肤紫癜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RBC计数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24 h蛋白定量明显减少,皮肤紫癜部分消失,尿常规检查RBC计数明显减少≥30%;无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未见任何改善或加重。

2结果

2.1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PT、FIB、APTT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FIB和PLT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治疗组呕吐1例,腹泻2例,对照组腹部不适2例。两组均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s)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多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药物过敏引发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累及肾脏及其他系统。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复发次数增加,病程延长,预后不佳。因此,肾脏受损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目前对于HSPN的治疗尚无统一的特异性方案,主要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为主。近年来大量研究认为免疫因子介导的微血管炎症、患儿机体血液状态改变均可导致本病发生[2]。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炎、促进血栓溶解、抑制免疫、抗过敏等作用,同时与凝血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有效缓解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雷公藤多甙具有明显抗炎症作用,应用于肾小球疾病治疗中,有助于清除基底膜上免疫复合物,增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提高毛细血管壁阴电荷,阻碍系膜增生,从而起到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黏滞性等作用。相关文献报道,雷公藤多甙治疗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但具有安全性高等优势[3]。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T、FIB、APTT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FIB和PLT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749.

[2]王成芬.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合并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903-2904.

[3]刘树生,张丽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404-4405.

(收稿日期:2015-11-21)

【中图分类号】R 725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88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抗凝治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估
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