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后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

2016-06-01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5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质性研究实习

张 洋(1.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5)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后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

张洋1,2
(1.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遭受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对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12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结果护生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用物配备不齐。心理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自责、沮丧、抱怨、职业认同感降低。护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是获得信息和关心支持。结论应通过规范护生的技术操作、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医院管理来预防针刺伤的发生。通过关心护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来减轻职业暴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高职护生;针刺伤;心理反应;实习;质性研究

针刺伤是指由各种针具引发的意外针尖扎伤而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实习护生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1]。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2]。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HBV、HCV、HIV[3]。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伤后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广西某高校2013级三年制全日制护理专业高职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实习期间发生过由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具引起的针刺伤;语言表达能力好;自愿参与本研究。共调查12名发生过针刺伤的实习护生,护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在针刺伤发生后1个月内,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体化深入访谈形式收集资料。访谈内容包括:(1)针刺伤发生的过程。(2)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3)针刺伤对心理造成的影响。(4)受伤后希望得到的帮助。(5)获取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途径。访谈时间大约30分钟,遵循Colaizzi七步法完成资料的分析。

2 结果

2.1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表1 12名发生过针刺伤护生的一般资料

2.1.1操作不规范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掌握得不够扎实,对不规范的操作没有识别能力,受周围人的影响,模仿他人不规范的操作。本研究中操作不规范是导致针刺伤的最主要原因。护生F:“我回套胰岛素笔‘笔盖’时,针头刺穿了‘笔盖’,扎到了手。”护生A:“我想把头皮针扎进延长管里,管子很硬,针一划就扎到了手。我见过一位护士就是这样操作的。”护生G:“老师让我把针头插进莫菲氏滴管加药盖内,我就照做了,结果扎到了手。”

2.1.2心理素质不稳定护生心理易受外界干扰,当工作繁忙、患者催促时易出现急躁情绪而导致针刺伤。护生A:“我着急下班,抽血时没带锐器盒,把拔出来的采血针丢进弯盘里,整理用物时被这根针扎到了。”护生J:“那天特别忙,一位患者家属怒气冲冲地催我换液体,我很紧张,就被刚拔出来的针扎伤了。”

2.1.3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本研究发现护生中普遍存在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防护意识薄弱的现象。护生F:“我以为胰岛素笔‘笔盖’不是针帽。”护生H:“锐器盒快满了,我把针丢进去后针又弹了出来。”一些护生在针刺伤后通过查阅病历得知患者没有血源性传染病就没有上报,或根本不知道需要上报。护生C:“扎伤后我自己处理了伤口,两天后一位同学提醒我针刺伤要上报,我才去上报的。”遇到不合作的患者时护生没有防护意识。护生J:“那位患者喝醉了,自己把针拔了出来并想下床,我马上过去扶他就被他刚拔下来的针扎到了。”

2.1.4用物配备不齐医院治疗车、锐器盒等用物不足,不提供安全针具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将针头回插入输液瓶胶塞这个环节中发生的针刺伤最多,而原因多为治疗车少,取车不方便。护生C:“科室治疗车不多,大家都是先把针回插进输液瓶胶塞再拿回治疗室处理的。”护生E:“科室没提供采血针,只能用注射器抽血再注入试管,回注时我被刺伤过两次。”

2.2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2.2.1恐惧、焦虑护生A、C、D、F、H、I、K发生针刺伤后均表示非常害怕自己被感染,部分受访者伤后出现了焦虑。护生C:“知道那针头是梅毒患者使用过的后,我整个人都吓傻了,哭了起来。虽然我抽血化验的结果正常,但是由于存在潜伏期,不能排除我被感染的可能,这让我非常担心,寝食难安,常常做噩梦。”护生H:“得知那针是丙肝患者用过的,我害怕极了,每天都想起这件事,没办法专心工作,怀疑自己被感染了。”

2.2.2自责、沮丧经历针刺伤的护生对自己没有履行正规操作流程而自责和沮丧。护生D:“很后悔自己不按照正规流程去操作。”护生J:“我知道那个患者很躁动,应该请人协助我的,不应该逞能。”护生A:“发生这件事后,我还是很自责的,那天为了早点下班,没有正确处理采血针,其实想想这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2.2.3抱怨护生抱怨教师对自己不够关心。护生I:“老师知道那是乙肝患者,却没提醒我,如果有人提醒我也许就不会受伤了。”

2.2.4职业认同感降低针刺伤使部分护生畏惧护理工作甚至产生放弃当护士的想法。护生G:“被扎后,我开始害怕上班,护理工作风险太大了,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转行的。”护生J:“我本来对护理工作很有兴趣,发生这件事后,我觉得因上班而感染疾病太不值了,真不想当护士了。”

2.3希望得到的帮助

2.3.1获得信息遭受针刺伤后,护生对“感染几率有多大?是否需用药预防?多久能排除自己感染的可能?”等问题特别关心,希望快速得到详细准确的信息。护生K:“受伤后我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乙肝的信息,网上百度、翻看教材、咨询医生,我希望有人快点告诉我这些信息。”

2.3.2获得关心支持护生A、C、D、G、H、I、K均表示发生针刺伤后内心很脆弱,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安慰。护生A:“扎伤后我心理好难受,希望有人来安慰我,带教老师说了句‘没事’就再没过问,让我觉得好冷漠。”

3 讨论

3.1关心安慰,心理辅导

发生针刺伤的护生害怕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恐惧、焦虑等情绪,这与张福荣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医院或学校应建立心理支持团队,当针刺伤发生后,立即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带教教师、护生班主任等应该多关心护生,多询问其内心感受,及时给予帮助,以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

3.2规范护理操作

学校应加强护生的护理技能训练,给护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及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实习前可开展操作技能集中训练,以巩固所学的操作技能。实习医院可安排出科技能考试来督促护生复习巩固操作技能。医院要合理选择带教教师。带教教师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带教能力,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5]。带教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因此需以身作则,规范操作,为护生做出表率。

3.3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研究表明,职业安全防护强化教育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但是我国职业防护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6]。本研究中,护生获取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学校教育,且只有2学时,不能满足护生对职业防护教育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增加职业防护教育的课时,在常用护理技术教学中融入职业防护内容。实习医院可运用多种手段对护生开展针刺伤防护教育,如现场模拟易发生针刺伤的情景,进行预防针刺伤的技能训练[7]。针对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制订相应操作流程,使护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定期召开职业安全防护研讨会,让护生讲述针刺伤发生的经过和体验,使其充分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危险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4加强医院管理

医院应配备足够用物,多提供安全针具。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会提高针刺伤的发生率[8],因此医院还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医院需建立完善的针刺伤上报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并监督各科室严格执行。带教教师也应重视护生的针刺伤,提醒或帮助护生上报,避免因护生不懂上报流程而出现漏报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俊玲,付显华,徐美贤.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J].护理学杂志,2012,27(15):71-72.

[2]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3]梁素娟,陈婉.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4):64-66.

[4]张福荣,邓敏,张丽娟,等.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及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60-761.

[5]沙丽文.新带教模式对减少临床护生针刺伤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4):609-610.

[6]彭蓉.护理人员如何进行血源性职业防护[J].中外健康文摘,2008,5 (5):249-250.

[7]谢家兴,牛敬雪.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康复医院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中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3):298-300.

[8]赵俊杰,吴蓓雯,戚倩,等.护士遭受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方式与心理体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1-6.■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137-02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质性研究实习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