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01李冰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技能

李冰(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冰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影像1班(实验班)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在相同年级影像2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班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影像技术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影像技术学;职业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传统教学法大都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灌输为方法、以应试为目的,先教后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具备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提出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按职业需求来组织教学,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2]。它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常用的教学方法。现笔者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实验实例介绍如下。

1.1实验对象

笔者在任教班级中,随机抽取2013级影像1班(51人)作为实验班,同年级影像2班(51人)作为对照班。

1.2实验班教学方法

1.2.1教学前准备(1)分组。一个完善的小组将利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将利于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合作学习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以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组长负责制。(2)学材及导学案准备。现有的教材主要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学生阅读这样的材料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编写学材。将教材对各种检查技术的描述改为漫画版本,以大量的图片作为知识的载体;收集医院放射科操作视频;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及相关习题。将上述材料制作成学材,在授课前发放给学生。另外,导学案也是课前发放给学生的重要资料,导学案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社会目标)、重难点、教学环节以及结合本次课重难点设计的练习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学边做,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习。(3)教具准备,即准备各类影像检查设备。

1.2.2教学过程实施(1)课前检查。教师抽查各小组结合发放的学材对本次课的预习情况。(2)情境导入。观看放射科操作视频,导入新课。结合本次课授课内容录制医院放射科操作视频,让学生观看操作步骤,了解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去学。(3)案例教学。结合本次课教学内容,将某位“患者”的放射科检查申请单分发给各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结合病史资料讨论,为该“患者”制订检查方案,并将检查前准备、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写在卡片上,张贴在张贴板上。(4)角色扮演。创设放射科检查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小组设计的检查方案,各组分别进行角色(医生、患者、患者家属)扮演,模拟临床情境,展示操作流程,其他组作为观众观看演出,并在展示完成后进行评价。展示过程中注意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交流过程中的礼貌用语、规范用语,用温和的语言、亲切的态度进行沟通,并取得其配合,同时扮演医生的学生应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技术参数等。(5)评价。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对每次课进行评分,评分包括教师评分、学生组间评分及学生组内评分,将三者的平均分直接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团队合作、仪表、态度、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应变能力及操作规范程度等。

1.3对照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法,即先讲理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室先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最后教师总结。

2 结果分析

2.1两班成绩比较

本学期结束,我们对两个班进行阶段性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见表1。

表1 两班理论测试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2.2评价调查

为获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主观感受,笔者在课后设计制作了评价调查表,以了解两个班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2。

3 体会与思考

3.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

3.1.1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通过模拟职业情境,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不管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进来,而课堂上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也活跃了气氛。围绕学习内容而展开的信息搜集、实验讨论、操作实施、学生互评等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充分挖掘自我潜力,发现自身的优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表2 两班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

3.1.2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很好地运用到临床中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对于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来说,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从影像技术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用的操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还提升了学生的礼仪修养,为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2.1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同时还应启发学生,并思考所教理论是否适度、够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根据现场情况指导学生正确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业务能力。

3.2.2学习评价的多元性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能只用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应以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即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和分析,笔者认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通过行动来学习,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田静梅,刘亚贤.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31-32.

[2]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5):110-11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34-03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