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分布特征分析

2016-06-01闫春明周晓强耿蓉娜孙一硕温婵

河北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分布儿童

闫春明 周晓强 耿蓉娜 孙一硕 温婵

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医务处(闫春明、周晓强、耿蓉娜、孙一硕),院感处(温婵)



·药物研究·

2013年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分布特征分析

闫春明周晓强耿蓉娜孙一硕温婵

050031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医务处(闫春明、周晓强、耿蓉娜、孙一硕),院感处(温婵)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送检的各类标本共486株,采用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微生物菌株鉴定。结果共检测出多药耐药菌3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8%、革兰阳性菌占27.2%;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占9.2%,革兰阴性菌中占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15.8%、15.5%和14.1%。多药耐药菌在痰液中检出率最高为69.3%,其次在血液中为25.5%。结论及时掌握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儿童;多药耐药菌;分布;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急、危、重症患儿,由于病情较重在诊断、治疗过程中频繁接受各种有创操作。特别是儿童医院,由于收治对象年龄小,各器官系统均处于发育阶段,还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有的患儿是在基层医院无法治疗转入我院,来时患儿已处于极其危重状态,已经出现多药耐药菌现象,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临床送检阳性标本中的多药耐药菌数量及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减少耐药菌产生和传播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收集儿童医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痰液、尿液等各类阳性标本共486株,其中检出多药耐药菌368株。剔除单一患儿的重复菌株。

1.2仪器与试剂API手工鉴定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H琼脂北京天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养仪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BACTEC FX。

1.3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按照《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和标准操作程序》[1]进行菌株培养分离,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微生物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判断严格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 SI)标准执行。

1.4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由中国医学菌种保存中心提供。

1.5判断标准按照2010年美国等国家针对多药耐药菌共同提出的关于多药耐药、泛耐药、全耐药的国际标准化定义建议(草案)[2]进行。

1.6监测方法院感专职人员每日到微生物室收集数据结合医院感染数据直报系统将监测结果带入到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将监测到的多药耐药菌情况及时通知科室,以便早期采取防控措施,避免相互之间进一步传播。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2013年重症监护病房共检出多药耐药菌368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8%。革兰氏阴性菌中占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5.8%、15.5%、14.1%;革兰阳性菌占27.2%,其中占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2%。见表1。

2.2多药耐药菌标本来源分布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在痰液中检出率最高占69.3%,其次是血液中检出率最高占25.5%。见表2。

2.3革兰阴性菌中占前三位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87.9%、77.2%、88.5%,革兰阳性菌占首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痰液中检出率为100%。见表3。

3讨论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由于患儿病情严重,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这一点有关文献[3]已经证实,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降低重症患儿病死率。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表2 标本来源分布及构成比 %

表3 主要多药耐药菌在标本分布构成比 菌(%)

本资料显示,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75.75%(368/486),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8%,略低于有关报道[4]。占前两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与有关报道[5]相符。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导致泌尿道、呼吸道、及原发性菌血症[6-8]。此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可能与其能够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β内酰胺酶有关,此外此菌能够导致高产AmpC酶伴膜孔蛋白Omp缺失并且能够与青霉素结合使蛋白改变。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为15.8%,占首位。这主要与收治患者种类有关。另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儿大多是基层医院转诊来的,来时已经用过多种抗菌药物,更加重了多药耐药菌的产生。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中痰液检出率最高为88.5%,说明此菌主要存在于呼吸系统。但是根据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来看,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出现了明显下降[9],检出率为14.1%。我院制定了许多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每月公布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医务处与药剂科,院感处联合督导,药师每月抽查临床病历,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得到了一定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占首位,达9.2%,此菌是人类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常见致病菌[10],健康人群皮肤与黏膜也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美国人群皮肤与黏膜携带率近30.0%[11]。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破损出现炎症时此菌即转变为很强的致病菌。

多药耐药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69.3%,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12],其次是血液。重症病房呼吸机使用率高,患儿基础疾病重,长期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病房通风不足所致病室内致病微生物增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造成呼吸道菌群失调,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因此要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有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且要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合理用药,减少超广谱抗菌药物的经验用药,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建立危机值管理流程,一旦监测到多药耐药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在登记的同时应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科和临床科室,以便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总之,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药耐药菌现象出现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由多药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出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也是临床医师经验性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3]。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因其科室收治患者的特点更加重了其风险,一旦多药耐药菌在监护病房发生,不能及时发现,采取防范措施,很容易导致其爆发流行[14,15]。因此对于重点科室的多重耐药菌要做到及时监测,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患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秀明,兰海丽,卢兰芬主编.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和标准操作程序.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9-192.

2Magiorakos AP,Srinivasan A,Carey RB,et al.Multidrug-re-sistant,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nd pan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roposal for interrim standard definitions foracquired resistance.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2012,18:268-281.

3耿蓉娜,温婵,孙立新,等.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多药耐药菌分布比较.河北医药,2012,34:926-927.

4张海金,李荣,程丽萍,等.PICU多药耐药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95-997.

5温婵,耿蓉娜,赵博.河北省2011年儿童医院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756-3759.

6Meier S,Weber R ,Zbinden R,et al.Extended-spetru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gram-negative pathogens in community-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 increasing challenge for antimicrobial therapy.Infections,2011,39:333-340.

7Gpna F, Mezzateta ML,Corona D,et al. Klebsiella pneumon-iae ESBL producers responsible for severe UTIs in a renal transplant unit.Infection,2011,39:83-85.

8孔海深,杨青.陈晓,等.Mohnarin2010年度报告:华东地区 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915-4920.

9耿蓉娜,温婵,冀迎春,等.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58-760.

10Krishna B,Miller LS.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kin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Curr Opin Microbiol,2012,15:28-35.

11谈华,刘雪梅,迟富丽,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分离株黏附毒素与细胞毒素编码基因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85-487.

12耿蓉娜,温婵,刘会玲.2013年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86-1188.

13刘绪,穆锦江.多药耐药菌监测与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588-2589.

14王力红,赵霞,张京利,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68-3369.

15周晴,胡必杰,高晓东,等.2009~2010年上海市65所医院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08-2410.

(收稿日期:2015-10-15)

【中图分类号】R 9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10-1588-03

通讯作者:周晓强,050031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医务处;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10.048

项目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基金资助项目(132777142)

E-mail:xqz603@126.com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分布儿童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