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们导航

2016-05-30潘鸿燕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潘鸿燕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从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指导辨别选择读物,教给方法提高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課外阅读      指导方法      激发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知启智,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体会到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建立“谈天说地”十分钟制度。我每天早读拿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谈天说地”,自由畅谈阅读的收获,交流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信息,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搭起资源共享的平台。

(二)采取多种方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读物内容;二是教师宣读读物中最精彩、最能打动读者的部分、章节;三是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读物内容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悬念,以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上完《太阳》一课后说:“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这样的密切,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太阳的传说,你们还想了解太阳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有关太阳的传说吗?现在,老师向你们介绍几本书:《后羿射太阳》《神奇的太阳》《太阳能的利用》,读了以后有什么收获别忘了向老师汇报。”

(三)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是阅读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每个学生向大家交流自己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收获;二是讲故事比赛;三是“阅读大王知识竞赛”;四是“词汇比赛”,看谁的词汇记得最多;五是朗读比赛,要求学生从阅读的内容中精选出自己喜爱的文章。先在小组中进行比赛评出优秀者再在班级上参赛。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因此,我所任的班级课外阅读的兴趣特浓厚,知识面特广,在参加学校的语文智能竞赛中,每次都名列前茅。

二、指导辨别,选择读物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并非所有的课外读物都适合他们阅读,因此,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极为重要。我认为课外读物首先要内容健康,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为此,我是这样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给学生的:

(一)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课外读物。如: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我向学生介绍丹麦作家安徒生,并推荐他的童话作品。

(二)结合课外活动选择推荐课外读物。如班上要以“英雄激励我前进”为主题召开班会,事前我就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英雄人物的读物,如《闪光的雷锋》《邱少云的故事》等,让学生阅读。

(三)结合纪念日、节日选择推荐课外读物。如国庆节到来之际,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壮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祖国,更加热爱祖国。

(四)结合社会生活,选择推荐影视节目。充分发挥电视信息快、知识丰富等优势,我引导学生收看《动物世界》《中国听写大会》以及地方电视台的一些优秀少儿频道节目,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于有些有意义的电视连续剧,我也引导他们收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并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结合书报杂志选择推荐报刊读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杂志种类繁多,尤其是面向小学生的报刊更是数不胜数。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订阅一些报刊,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如我向他们推荐《小博士报》《语文报》《作文向导》《故事大王》等优秀刊物,同时还组织课外读书读报小组,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读报,培养自己的独立阅读能力。

(六)教室设有读书角。我利用班费购买一些适合学生读的优秀书刊,或者发动学生捐出一些好的书籍,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书看,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教给方法,提高能力

把好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之后,教师并不是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应该让学生知道,读课外书籍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导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默读,弄清楚文章中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并明确词语之间、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建立由感性到理性的导读系统。

(二)运用“导思”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学生掌握了一般的读书步骤是不够的,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首先帮助学生列出导读提纲或阅读思考题,让学生真正读懂、理解文章的含义,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对于课外读物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在学生共同阅读后,我组织他们讨论,提出思考题。如:书中有哪些人物?写了什么事情?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为什么?等。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努力让学生在思想教育和写作方法等方面有所收益。

(四)写好读书笔记。我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求他们作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把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对读后感受特别深的作品,就某一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定期检查。我班学生都有一本《小小集锦》,里面写满了他们阅读优秀作品后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甚至是好的文章。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好词、好句也就多了,自然在写作时就有材料可写,就能得心应手,顺手拿来。我要求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每周交一次读书笔记让我检查,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于一些好词、好句、好段,我还让学生抄到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做到资源共享。因此,同学们从不为写作发愁。我任教的班级参加县市级小学生作文比赛均获得过一等奖。

总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家庭、学校缺一不可,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三方面的作用,使其相互协调,融为一体,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良好环境,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