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率变异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2016-05-30曲桂一张姝兰李敬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心率变异(HRV),研究心率变异(HRV)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32例(VVS组)、阴性组28例(非VVS组),两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 两组24 h 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值后比较,阳性组的患者24 h HRV中SDNN(117.19±25.20) ms、SDNNi(50.88±12.90) ms、PNN50(5.84±5.30) ms、rMSSD(33.59±13.00) ms、TP(1769.05±831.40) Hz、VLF(1591.10±734.30) Hz、LF(513.17±262.80) Hz、HF(309.51±226.80) Hz明显低于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HRV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晕厥;心率变异性;直立倾斜实验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6-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in vasovagal syncope(VVS) by analyzing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during the silent period of the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 Methods 6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fter the head-up tilt test (HUTT) examination,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positive group 32 cases(VVS group)and negative group 28 cases(non VVS group), two groups patients during the silent period and without any symptoms were measured the 24 hour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spection. Results The 24 h HRV index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SDNN(117.19±25.20) ms, SDNNi(50.88±12.90) ms, PNN50(5.84±5.30) ms, rMSSD(33.59±13.00) ms, TP(1769.05±831.40) Hz,VLF(1591.10±734.30) Hz, LF(513.17±262.80) Hz, HF(309.51±226.80) Hz in the posit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egativ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or P<0.05). Conclusion HRV has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VVS.

[Key words] Vasovagal syncope; Syncop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ead-up tilt test

不明原因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短暂性脑组织灌注不足,伴随出现意识丧失、肌张力减低而摔倒的一种急症,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体位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等,其中VVS占约70%左右,VV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VVS的诊断主要依靠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但HUTT检查需要诱发晕厥重现,有危险性,给患者带来痛苦。心率变异(HRV)是一种用来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性及其平衡的方法,一种能定量、可重复、操作简便的方法。本文观察HRV是否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晕厥患者60例,年龄34~70岁,平均(51.5±16.5)岁,女37例,男23例,详细询问所有患者病史及发病的临床表现,经仔细查体及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24 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各项生化检查等,仍不能明确晕厥的原因,均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后,再进一步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分HUTT阳性组32例(VVS组),HUTT阴性组28例(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 检查者在检查前应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3 d或3 d以上,检查禁止饮食12 h以上,试验前建立静脉通道。试验过程简言之[1]:①基础试验:首先检查者平卧在可以倾斜的床上20 min,3~5 min记录一次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然后使检查者体位快速由平卧位逐渐倾斜70°,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观察达45 min的全过程仍出现阳性反应后终止检查。②药物激发试验:基础试阴性者在倾斜床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0.25 mg,观察至出现阳性反应或至含药后20 min,并检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阳性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心血管疾病编委会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标准[3]。

1.2.2 HRV的检测方法 通过深圳博英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运用计算机在人机对话的方式下分析得出24 h HRV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①所有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单位为ms;②所有的相邻的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单位为ms;③所有每5分钟时间段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单位为ms;④所有相邻窦性心搏的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除以总的心搏间期个数的百分比,单位%(PNN50);⑤所有每5分钟内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单位ms;⑥总功率(TP);⑦极低频(VLF);⑧低频功率(LF);⑨高频功率(HF);⑩LF/HF。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中SDNN、SDNNi、rMSSD、PNN50、TP、VLF、LF、HF比较,阳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不明原因晕厥的最常见类型[4],占不明原因晕厥总数50%~66%[5],自主神经系统在VV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直立倾斜试验(HUTT)是VVS的主要诊断方法[7],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将患者体位快速由平卧位改为倾斜体位,由于下肢静脉血液未能及时回心室,过度充盈在下肢,正常人可通过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弱使回心血量增加,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左心室强烈收缩,神经调节过度异常,刺激位于左心室后下壁机械感受器C纤维,触发Bezoid-Jarisch发射[8],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异常增高与相对的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心率突然减慢、一过性脑缺血,就会引起晕厥发作[9]。HUTT检查阳性者可诊断为VVS。

心率变异(HRV)是指心率的快慢差异性,是用来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查[10],可以定量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性,HRV包含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11],时域指标:主要包含SDNN、rMSSD、PNN50、SDNNIi、SDANN,其中SDNN反映总体心率变异情况,包括心率变异中的各种成份变化;rMSSD、PNN50与频谱中的高频相关;SDNNi、SDANN与低频成份相关.频域指标:包含TP、VL、LF、HF、LF/HF,其中TP表示总频与表示高频成分的HF,一同表示迷走神经活性;LF是低频成份,代表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性;LF/HF表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活性的比值。蔡高军等[12]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VVS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程秋梅[13]也得出结论认为心率变异参数变化于对非发作期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严建宝[14]研究得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本次研究得出HUTT阳性组(VVS组)较阴性组中SDNN、SDNNi、rMSSD、PNN50、TP、VLF、LF、HF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肯定得出HUTT阳性组(VVS组)较阴性组的迷走神经功能活动降低;再因HUTT阳性组(VVS组)LF/HF比值大于1,说明HUTT阳性组(VVS组)患者交感神经占优势,可总结出,HUTT阳性组(VVS)较阴性组患者的迷走神经活性低,交感神经功能活性占优势,可说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无症状期间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认为心率变异(HRV)中的部分指标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次结论与较多研究结果一致[15,16]。

由于心率变异(HRV)受疾病、药物、饮食、运动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应用HRV来诊断VVS有很多的限制,如能避免影响HRV指标的各种因素,得出HRV指标,再结合病史及晕厥的症状,HRV可以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孙仁华,潘菊芳,等. 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133-2135.

[2] 王松云,鲁志兵,赵劲波,等. 两种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 6(5):121-122.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5(26):325.

[4] 叶兵,邢永前. 青年人晕厥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36-37.

[5] 姜雪,刘悦,刘俊,等. 年龄和性别对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结果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2014, 29(9):706-707.

[6] 黄关娇,陈弹. 老年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14,42(6):534-536.

[7] 刘燕,郭培,姬晋芳.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1):73-75.

[8] Topcu B,Akalin 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orthostatic stress in children with neurocardiogenic syncope[J]. Cardiol Young,2010,20(2):165-172.

[9] 杨晓云,吴杰. 直立倾斜试验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临床应用[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3(22):630-633.

[10] 彭瑞华,白梅. 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对正常人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J]. 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147.

[11] 王继宏. 心血管神经性晕厥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2):210-212.

[12] 蔡高军,翁伟进,师干伟,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193例临床特征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5,6(31):121-123.

[13] 程秋梅.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率变异12例[J]. 郑州大学学报,2002,37(1):100-101.

[14] 严健宝. 心率变异性与晕厥的关系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26(6):58-59.

[15] 贺莉,顾晔,胡立群,等. 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对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368-369.

[16] 罗苑苑,林新峰.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2):291-293.

(收稿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
稳心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惊恐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率变异性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惊恐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率变异性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