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践教学模式下提升高等数学课程有效性方法探究

2016-05-30高敏王莹于海波崔丽娜程薇薇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高敏 王莹 于海波 崔丽娜 程薇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的职能逐渐发生了转变,加大了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等数学作为各个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提高其有效性显得更加迫切,本文中结合了社会发展现状,学生学情,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下提升高等数学课程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实践教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创新人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实施“管理创新、教育主导、丰富载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相对于传统大学所培养的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开发等人才而提出的,是指通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未来需求数量巨大且目前社会上储备非常少。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服务现代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强劲,出现了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象,而且在有些地區和行业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技能型紧缺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从开始就被带着抵触及厌恶又不得不学得心里被动得接受着,但就其重要性而言,它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及工具,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使用提供知识的支持,因此提升课程有效性是推动课程发展得必然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提供理论支持。

一、樹立乐观的学生观

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分组,以PK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上,教师设计问题,将问题前置,通过团队间的PK,通过学习团队间的竞争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学生通过学习团队的互助完成相应用的任务,学习教学内容,一系列的“争”、“抢”,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中来,通过团队作战抵消对学习的恐惧,树立乐观的学生观。

二、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面对当前参差不齐的生源,职高普高基础知识良莠不齐,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将知识分块,重新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任务,将知识分层次的教授给接受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开展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举办各类数学辅导、建模大赛、数学竞赛等,通过数学实践,促进数学理论课堂教学。以学习评价计入平时成绩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学辅导,数学大赛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也可以从中体会数学知识里蕴涵的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的理性思维”及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贴近专业设计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以学生专业中的工程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未知领域内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探索、不断解决、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解决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去抽象出其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中,渗透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多元评价原则

高等数学课程应将一次性的最终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考核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实现小组互评,组内自评,教师点评的多元评价模式。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课程有效性研究的落脚点或目的在于确保高等数学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根据课程有效性标准,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设施配套、校企合作、课程实施的策略、措施和方法。若要提高本门课程有效性,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在实践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专业,切实提高课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松林,谢利民.高职教育课程有效性现状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

[2]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李召存. 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4]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