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16-05-30戴倩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戴倩

摘 要: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事关空中乘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更是事关民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培养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更新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转变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本文从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范围与职业能力特征、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等方面,就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77-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问题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为指导思想,结合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特色,探索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空乘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民用航空业发展所需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及岗位群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具有良好身心素质、职业道德、沟通表达能力、较高英语口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从事民航空中乘务、安全员、要客服务、客票与订座、机场安检、值机与行李运输等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通用知识与能力

基于以“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重构课程内容。按照“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方法,组织课程专家、一线的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成立学习领域开发建设团队,重点开发5项专业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境。在教学实施中,强调教学过程的行动导向,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要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步培养。

●专业知识与能力

1.民航知识运用能力、航班信息搜集能力、客舱广播能力。2.空乘形象塑造能力、沟通能力、基本救生能力。3.熟练操作客舱设备的能力。4.熟练进行客舱各种服务的能力。5.维护客舱及旅客安全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6.应急处置能力:外伤处理、常见病处理、心肺复苏处理等能力。7.要客室装饰布置、插花、茶艺、调酒等服务技能。8.熟练使用安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的能力。9.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航班信息查询、客票与订座服务的能力。10.航班飞行记录及事后总结分析能力。11.熟练运用民航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能力。1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向高层次发展的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

1.具有较强的相关岗位迁移能力。2.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空乘专业职业范围与职业能力特征

(一)职业范围

1.空中乘务——从事客舱服务、客舱管理、广播、安全急救等工作;2.航空安全管理——从事飞行安全管理工作;3.机场地勤服务——从事机场候机楼地勤各类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4.民航商务——从事国际国内客票销售、机场值机服务、易登机服务、机场商贸等方面工作;5.涉外服务——从事酒店、旅游、翻译等涉外高端服务工作。6.其他沟通类综合服务——企事业单位前台、接待、行政等对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综合服务岗位。

(二)职业能力特征

1.了解民航服务及管理基础知识体系;2.具有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等文件的能力;3.具有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空中服务工作的操作的能力和技能;4.具有采取正确措施应对有关民航运输管理工作的各种需求变化的能力;5.具有应用正确、精炼的行业特征术语进行联系、交流、汇报的表达能力;6.具有能够有效地和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良好地服务的能力和技能。

三、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

(一)课程体系

针对当前的主要就业领域,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沟通与融合,着重培养民航服务领域的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空乘课程体系体现学生主体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做一体化,学习地点复合化;课程评价方法多方位多主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组织管理方式多层次项目式,保障实施效果和专业、课程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工学结合。

(二)教学组织

空乘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运用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应使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将学生划分成乘务小组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其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不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快乐学习。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情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利用空乘CBT实训软件进行虚拟教学。

3.教学手段多样化。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采用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符合企业的空乘专业人才。

4.推广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强化实习指导。

综上所述,高职空乘专业应以“重技能、懂管理、宽知识、能创业”为专业特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先导,培养以适应企事业单位要求,能够从事民航企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杭.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1

[2]于晶.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式分析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